李红霞
校园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学生能否平安健康的成长,每一位教师能否安心执教;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因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不健全而造成的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意外伤害或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指出:校园应当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各级政府和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系统、切实有效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病”,从源头上预防,从根本上治理,从制度上发力,从突出问题突破,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校园安全问题,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也是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和提及的热点。有关人士建议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园安全处理办法,明晰学校和教师的安全责任,给予学校适当的惩戒权。同时,有人大代表建议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建立统一的保护平台。目前,我国虽然有86%以上的幼儿园以及中小学校都已经配备了保安员,而且有70%以上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已经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但是依然有威胁校园安全的不良因素存在。
因此,政府方面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推动学校进行综合、全面的制度改革,既要落实督导检查和追责工作,实时监督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又要重视对教师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学校方面需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安全教育机制,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内容落实、落细。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校長责任制,设立安全教育办公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杜绝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家庭的作用不容小觑,需对家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在对子女的安全教育方面,家长需强化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掌握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日益发达,青少年在接收新鲜知识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其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所侵害。所以家长要与学校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及健康特征,承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尽早规避风险。
要加强校园安全体系建设,需统筹协调好各方的力量,并贯以法律、行政、社会服务、市场机制等各种方式,为学生的安全综合施策,这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我们在努力将中小学校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这也将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