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迈克尔艾普特导演拍摄了一部名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14个孩子,从他们7岁的时候开始,每隔七年采访他们一次,以此了解他们这7年的生活变化。
这14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上至精英家庭,下至来自社会底层的家庭,甚至孤儿院。这部纪录片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你的出身阶层能否决定你的未来?换言之,即社会阶层是否已经固化?
经过50年后,这14位小孩怎么样了?在这部纪录片的最后,我们发现,上流社会的孩子绝大部分依旧留在上流社会,而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孩子们,绝大部分还是位于社会底层。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家庭的影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放到这里也同样适用。出身在上流社会的孩子们,从小受父母影响,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比如自律、待人和善、为人谦逊等等。但是,相比之下,出身在社会底层的孩子们就没有那么幸运。在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模仿大人的做法,比如打架、酗酒,甚至辍学、早恋、早婚、早育……因为他们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世界上的诱惑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综上所述,家庭的影响无疑成为了阶级固化的催化剂。
第二,社会的影响。我们必须承认,尽管我们一直致力于社会的公平,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当孩子们长大,他们步入社会的时候,难免会遭受这样那样的不公平。首先,上流社会的孩子将接触到更优越的资源,而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孩子就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父辈的认知来选择他们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次,在接受面试时也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抛开面试官的个人因素不谈,不同阶层的孩子面试时的表现也大有不同,那些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自信和气质是其他孩子学不来的……凡此种种,皆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孩子与上流社会的孩子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此这般,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是形成阶级固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自身的影响。有人说:“人穷志不短”,“清贫也能出人才”。这不无道理,但是,穷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谈何容易?由于从小接触的教育和环境不同,他们手里可供利用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就算逃过了诸多诱惑的干扰,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沒有技巧的加持,最终也只能成为我们所说的“书呆子”。的确,我们身边也许会有那么一个两个凭借自己的努力爬上高层的人,可我们也该明白,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使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夜晚,也许只有星星陪他们度过;那些拼尽全力但效果不如人意的时刻,或许他们也想过是否值得;痛哭过后还要笑着对生活说:“来,咱们三局两胜”……我们总在羡慕他们的光鲜亮丽,抱怨生活为何如此的不公,殊不知,史书从来都忽略英雄们艰难求索的过程,只记录一个结局。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不会摇身一变就成了百万富翁,来自社会的底层不算什么,努力不一定会看到成果,但尽力了就问心无愧。我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少人对自己说过,虽然现在,我也经常这么对自己说。火爆全网的“抖音”APP上有一句这样的话: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我不赞同这句话。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不相信有天意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认,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们,除了努力,好像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
没有权利,没有钞票,没有人脉,这样的“三无”人员,不努力怎么办呢?所以,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农民工子弟”,他们努力吗?当然,他们风餐露宿,早出晚归,当然辛苦。可他们的工资又有多少呢?反观上流社会的人们,他们每天出入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高跟鞋下面踩着的都是骄傲,他们努力吗?也很努力,他们也可以熬一晚上做一个方案,陪客户喝酒到凌晨。他们都努力了,结果呢?农民工的薪水可能还没有他们的一半高。不光是大人,孩子也是如此。农民工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以后迫切的想融入新的环境,交到新的朋友,抛开城市孩子的偏见不谈,他们在进入新的环境以后,突然增加的课程可能会让他们喘不过起来,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业的布置、作业的完成等与乡村教师大有不同,孩子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城市孩子已经熟悉的领域,即使这样,也只能够勉强跟上,而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早已利用这个时间去参加兴趣班、比赛、做实验,又或者和同学春游,久而久之,差距越拉越大,农民工子弟的心理难免会有很大的落差和挫败感。
这样看来,努力和努力是不能划等号的。就像某人所说的,“有的人拼尽一生也没能抵达终点,但有些人就出生在终点。”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努力的借口。
阶级固化只是对大部分人而言,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漏网之鱼”?命运的洪流都已经来了,与其临阵脱逃,倒不如痛痛快快的与这世界豪赌一场。赌赢了,就当是世界给我们的馈赠;赌输了,青春葬送那几年,就权当是不谙世事惹的祸患,冷然一笑,任他作别过去从前,此后不再叹它日暮薄空,西风散炊烟。
出生在终点必然是好的,但没能出生在终点,我们就跑着去。路上有坎坷有荆棘又怎样?虽千万人吾往矣。
作者简介:倪冰茜(2003.01——),女,汉族,籍贯:山西省翼城县,就读于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