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堂课应该怎么上?这是所有师范生或者新任教师初登讲台时都会碰到且必须回答的一个经典问题。文章以作者34年深耕教坛、专注教研为例,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追求有温度的课堂、追求有梯度的课堂、追求有深度的课堂、追求有广度的课堂。
【关键词】专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戴启猛,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 自1985年7月从大学毕业,我已在教坛默默耕耘了34个春秋。回顾这34年,服务的学校和教学岗位虽有变化,但我对课堂教学改革所持有的热情始终没变。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研路上,我会一直享受教学给我带来的激情和快乐,倾情于更多、更精彩的课堂。
一、初涉教坛遇教改,无悔倾情育桃李
1985年,我在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中走上了讲台,那天正巧是我工作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当时,我虽身处边远郊区的学校,但被重视、受尊敬的感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讓从小便崇拜和向往当一名教师的我暗自庆幸自己的职业选择,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当时,我所在的学校规模比较小,且任教的科目是初中数学,这让初涉教坛的我信心满满,毕竟自己可是母校当届204名毕业生中仅有的两名优秀毕业生之一。但实际教课了才发现,自己明白是一回事,教会学生又是另一回事。很多学生听了一会儿便伏台打起了瞌睡,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拿起椅子走进同事的课堂听课,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如逢全市公开课等教研活动更是不辞辛劳骑车三十多千米往返市区参加。休息日更是忘我地研究古今中外名师的成长经历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期吸取其精髓并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接触到了“自学指导教学法”实验,这是在上海市教育学院刘刚老师的指导下,由吴宇泉老师设计实验并和全国各地教研员、实验教师共同研究的项目(1981年在上海探索实验,1983年在全国推广实验)。这在20世纪80年代意味着对传统教材的挑战,也是课堂教学的全新尝试。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正是《初中数学自学指导教学实验教材》和‘自学指导教学法引我走上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让我逐步摸索到课堂教学的门道,找到课堂教学的自信。”
一堂课应该怎么上?这应该是所有新任教师初登讲台时都会碰到的且必须回答的问题。与我同时代的教师一般会去找两位高人指教——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和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两人都有一个传世后人并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一代中国教师的“五步教学法”。如今我们再分析这两位高人的教学法就不难发现,他们都强调了教师的“讲”和主导地位,而学生的“学”则处于弱势。客观地说,这两种模式顺应了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尊师重教和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且能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课堂讲授的步骤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也容易得到保证。因此,“五步教学法”能对我国课堂教学产生这样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即便是今天,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用这种模式教导学生。正因如此,我能有机会接触到“自学指导教学法”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自学指导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上自学,再由教师进行针对性讲授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我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有了从“学会”到“会学”的变化。同时,我还了解了“四段学导式”教学法并大胆地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是因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及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大胆尝试,我带的首届初中毕业班创造了学校自1960年建校以来最出色的中考成绩,毕业率达100 ,升学率达813 ,比当时南宁市平均升学率的53 高出28个百分点。我所教授的数学学科成绩全班平均分比当时南宁市数学平均分高出近9分。那一届学生中还考出了数名学习“尖子”,实现了考取普通中专及重点高中“零”的突破(注:当年的普通中专录取线比重点高中录取线高)。为此,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广西畜牧研究所的分管副所长还率队到子弟学校举行中考庆功会。同年9月,我被学校提名代理中学部教务主任,一年后广西畜牧研究所正式考核并下文任命我为学校副校长兼中学部教务主任。在当时的广西畜牧研究所,“22岁的戴老师任学校副校长”是一条被人们热议了很久的新闻。当时的领导为什么愿意让一名20出头的青年教师担任副校长?说实在的,这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1988年至1997年是我个人专业成长突飞猛进的十年。这期间,我不间断地参加南宁市历次中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比赛地点设在今天的邕武路学校。上课时,一阵风把讲台边缘的小黑板刮倒了,不仅惊吓了学生和评委,还掀起了一片尘土,把我紧张坏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比赛的结果虽不好,但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上完比赛课,我便陪着评委辗转多所学校,听完了自己所在学区所有参赛教师的课。我从这些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年南宁市第四中学饶桂芳老师执教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就在心里感叹,一节课竟然能上得这么好。学习的榜样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并养成了听课观摩的好习惯。后来,我曾与一些教师交流听评课的体会:作为一线教师,不要把听课当成负担,更不要轻易放弃听课的机会。校外优质课要听,本校的研究课也要听;好课要听,不好的课也要听;本专业的课当然要重点听,其他学科的课也要有所了解地听;有条件的当然要听,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听。我还认为,听完课一定要评议交流。如果说听课中出现的一些想法是零星的、模糊的,那么评议交流就会使这些想法变得清晰、完整。课后还要坚持写反思。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得与失,对与否,好的继承,不满意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天长日久,这就是一份宝贵的积累。这些积累,就是日后做教研的基础。
“教”是“研”的前提,而“研”是“教”的升华,写则能把“研”的结果进行提炼,最终上升为经验和理论。
这段时间,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顾泠沅的教学改革对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们运用“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等心理效应改革数学教学的实验,对我的教学启迪是全方位且深刻的。我对这些教学成果及教学方法反复琢磨再学习、再思考、再体验、再总结,逐渐由简单摹仿到主动向创造性教学迈进。这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多听课、多上课,不断反思和积累经验,才能让自己成长起来。
二、园丁工程拓视野,潜心教研攀高峰
晚清大学士,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曾说过:“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我相信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9年4月,我迎来了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的历史机遇——入选“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面向中小学一线教师培养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旨在培养一批能引领广西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专家的一项师训工程,社会各界都对其寄予厚望。翌年,我又非常幸运地成为教育部全国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记得刚参加培训时,专家报告和名师讲座冲击着我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有时听罢真有不知什么是教育、如何教学之惑。今天回想起来,“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的两个培训要求对我个人的专业成长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凝练个人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二是申报立项科研课题,规范开展教学研究。2000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举行全区素质教育课例研讨会,推选我上研究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课后,有教师这样评价:“听戴老师上课,就是不懂数学,你也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我想,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是我的教学风格。
2000年7月,我正式向“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办公室申报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潮创设策略的研究”并获准立项。翌年,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论文《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得到东北师范大学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的一致称赞。专家们对论文的评价是:“该论文既有理论提升,也有实践经验总结,更有案例示范,是一篇对初中数学教学很有指导性的好文章。”这应该是我教学研究中成果最丰硕的一段时间,不仅把自己对初中数学每一节课的教学体会铅印成册正式出版,而且独自编著的3册初中数学教学参考书也先后出版、发行,与他人合著公开出版的教学著作达13册。
这期间还有一位专家深深地影响着我,那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叶澜老师。我曾代表当时自己所在的学校特地到上海拜访她,并把她邀请到南宁来讲学。因为我是一名经历优质课比赛成长起来的教师,所以一直关注叶澜老师关于课堂教学的评述,并在反思后自觉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正。叶澜老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说,现在的一些公开课,上课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1]。这段话令我深有感触。从此,我把使每一個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意外和惊喜作为评价自己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学习计划中,我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到全区各地参与地市及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此期间,我不仅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工作且注意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在与同行交流自己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体悟时,我印象最深的有六点:第一,学习数学有趣;第二,让学生动起来;第三,发展思维第一;第四,一课必有一得;第五,带着问题下课;第六,遗憾催人进步。我最常说的几句话就是:“要让学生渴望我的到来。”“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
三、学科教学存差异,课堂文化达共识
2004年8月,我调任南宁外国语学校校长。在率领全校教师创建第三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示范性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效课堂、外语教学特色及优秀师资对外国语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撰写的文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有一段话:“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2]我希望自己就是这么一位会“做梦”的教师,一位会给教师编织梦想、启迪梦想的校长。为了推行双语教学,我带头自学英语。我还在一次学生家长会和一次周一升旗晨会上用英语做了演讲,目的就是给全校师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只要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勇往直前,从胜利走向胜利。
2005年12月底,我调任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当校长。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与同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高中课程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学科教学虽有不同,但它们之间有无共性价值追求?我把有效课堂的大讨论延伸到我校初中部各个学科,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集中讨论、回答三个问题:1.就本学科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我们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3.我们应关注哪些教学环节?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与思考,每一个教研组均提出了本学科课堂教学改进和加强的意见。
与此同时,在学校部分领导的带领下,从两个校区选派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分三批到外地外校学习观摩。通过观摩研讨,我认识到:在新课程进入课堂的实施中,并没有真正引发我们所期望的变革,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依旧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这恐怕是因为课程虽变,但真正支撑课堂教学的课堂文化依旧没变。
基于这个认识,我亲自主持全校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开会,集中讨论学校在提升课堂有效性方面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会议最终达成共识: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程,但最终的落脚点在课堂,再美好的课程改革理论最终得靠全体一线教师落实到课堂中才能真正取得课程改革的实效。为此,我们选择打造“民主、合作、生动、有效”的新课堂文化去实现新课程目标。学校召开了课堂文化大讨论、课堂文化建设推介会、微型课题大调研,树立典型并做展示课示范,以引导全校师生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除此之外,学校还抓住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进行课堂文化展示,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本校的课堂文化。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我虽在2012年底调离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但学校仍然坚持建设“民主、合作、生动、有效”的课堂文化,新一届领导班子还以《“民主、合作、生动、有效”课堂文化建设研究——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例》为题成功申报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立项编号2013B069)。课题研究得到有序展开,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四、聚焦课堂抓教研,专业引领促发展
2012年12月,我调任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从校长到所长,为了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岗位,初任所长的第一年,我就走访调研了50多所中小学校,足迹遍布全市15个县区,听课超过100节,涵盖幼儿园、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等,农村教学点、乡镇中心学校亦有,做到在服务基层学校、服务师生中学习和提升。当年9月开学不久,我主动承担与南宁市第十九中学李坤华老师开展的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此举不仅是为了让所长工作接“地气”,更重要的是表明所长向一线教师学习、向全市同行学习的态度与决心。另一方面我还组织全所教研员兵分两路遍访全市15个县区教研室,进行全市教研“家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我率领其中一组,调研了8个县区。每到一个县区,我都要与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座谈,并到县区所辖的一所中学和小学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教研工作的需求,做到与各级教研员保持密切联系。
工作这些年,市教科所一直以南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工作中心,为促进南宁市学校内涵、教师专业水平、教育质量、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努力,狠抓课题引领和教研推动工作。时至2014年8月,为了总结、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南宁教育教学科研的成果,由我主编的《探索的履痕——南宁教育科研撷英》《教与考的思索——南宁中、高考经验集锦》《朴素的师道——南宁名师思想录》《绿色的向往——南宁教研路径探寻》等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教育护航中国梦——南宁教育献礼第30个教师节》系列丛书形式正式出版,这也标志着南宁市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9年1月25日,我应邀参加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第四届学术年会并做现场展示课例的点评嘉宾。当我撰写点评稿时,一个问题油然而生,那就是:我们应追求什么样的中学数学课堂?这个问题距在沛鸿民族中学发起的有效课堂大讨论已时隔十多年。如今再一次的自我提问是巧合,还是它其实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只是等待破土而出的时刻?我不知道。但为了准备在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学术年会上的分享,我翻看了过去自己写过的所有与中学数学教学有关的论文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做过的发言,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应追求怎样的数学课堂逐渐有了清晰的感悟和主张。
第一,我们应追求有温度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把中学生比作一门炮,十年中往里装知识,然后发射,发射后,炮膛里就空空蕩荡,一无所有了。我观察被迫死记那种并不理解、不能在意识中引起鲜明概念、形象和联想的知识的孩子的脑力劳动,就想起了这愁人的戏言。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代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大陋习,能使孩子变得迟钝,到头来会使他丧失学习的愿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学习,更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对此,我以为课堂教学应教法多样,重在激趣,并且要关注全体,追求有温度的课堂。
第二,我们应追求有梯度的课堂。
什么是梯度?梯度是依照一定次序分出的层次。显然,追求有梯度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分层教学的意识和智慧,以帮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含追问)应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变式训练题型,应由浅入深,逐步递进,螺旋式上升。追求有梯度的课堂,必须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要能灵活追问,变式深化。
第三,我们应追求有深度的课堂。
所谓有深度的课堂,不是追求教学的“繁难偏”,而是通过教师的深度钻研,紧扣课程标准,力求呈现知识的本质,让教学因师生的深度思考而变得简单、清晰与生动。换言之,有深度的课堂是一种变复杂为简单,深入浅出的教学,还要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滋养。
第四,我们应追求有宽度的课堂。
有宽度的课堂,不是指学科知识层面和范围的拓宽,而是指课程标准规定范围或学生可接受的知识的联系和能力的迁移,以及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课内的共同学习延伸至课外的主动探究。追求有宽度的课堂,必须做到注重联系,重视融合,能力迁移,适度延伸。
想起2016年6月,曾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在全国优质课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线中青年教师坐在了一起。大家交流最多的话题还是如何上好一节课。时至如今,“如何上好一节课”这个问题依旧萦绕在我的脑海。我们应追求怎样的课堂,上述四个维度的主张又是否科学,还有待同行去讨论和检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毕生的准备。”我想,对精彩课堂的追寻和探究,也将会是一辈子。风雨滋兰蕙,教坛育英才。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将更专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与广大一线教师一起,去创造更多的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