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情绪调节的效果及认知神经机制

2019-09-10 14:55:28王春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正念

王春梅

[摘  要:回顾正念练习对情绪调节的效果,以及背后的一些心理和神经机制,以探讨它对情绪调节和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独特因素。梳理那些支持正念调节情绪效果好于认知重评调节情绪效果的实验证据,也提出导致正念情绪调节的神经解剖学电路。

关键词:正念;情绪调节;认知神经机制]

1正念的定义

冥想练习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心理技术和学科之一。在过去二十年中,利用冥想技能,特别是正念冥想的临床干预急剧增加。“正念”一词最初源于自佛教心理学语言中的Pali,由两个词组合而成,Sati是指“觉察”,Samprajanya指“清楚的理解”,因此正念表示对所发生事情的觉察和关注。正念被认为源于东方内省的精神实践,主要是佛教。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它意味着“耐心、留心地关注发生了什么”,并且可以通过冥想来培养。正念被定义为“以有意的、非评判的方式注意和接纳当下所有感觉、情绪和想法”。

在西方,正念减压疗法只是正念练习应用于临床中的一种方式。虽然正念实践有许多形式,但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基于正念的心理治疗,是呼吸的正念。在典型的练习指导中,Kabat-Zinn引导参与者以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将注意力引导到呼吸的感觉上,仅仅是注意它,关注它,意识到它。当产生想法、情绪、身体感觉或出现外部声音时,参与者只需接受它们,并允许这些刺激出现或消失,而不判断或卷入其中。当注意力从呼吸上游离,并被想法或感受所吸引,参与者只需注意到这种游离,轻轻地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

2正念情绪调节的临床证据

根据Bishop的研究,隨机临床试验证实了冥想的积极作用,并且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患者显示出心理发病率显着降低,并且压力水平降低,情绪健康水平提高。几种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或明确或隐含地纳入了正念原则,其中包括辩证行为疗法(DBT)、正念认知疗法(MBCT)、接纳承诺疗法(ACT)、强化短期动态心理治疗(ISTDP)、关系和依恋聚焦精神分析。经过十年的观察和研究,正念方法在治疗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滥用、进食障碍、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等方面显示出积极影响。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进一步支持正念疗法在临床人群治疗中的效果。

3正念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

对正念冥想效果的早期考查是记录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和无经验的控制组观看不愉快视频的皮肤电反应。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皮肤电反应在开始上升时类似,还发现冥想者比控制组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他们的唤醒。Taylor及其同事最近也调查了正念冥想者在观看负性图片时降低他们感觉到情绪强度的技能。研究者测试了12个长期冥想者和10个初学冥想者,当他们观看愉快、不愉快和中性图片时,同时用fMRI记录。结果表明,两个组通过使用正念都体验到对图片在主观和神经水平上的情绪反应降低了。

Brefczynski-Lewis等人的研究用声音刺激做了类似实验,发现冥想时间长度和听到不愉快刺激时右侧杏仁核的激活水平呈负相关。因此,这些研究表明,熟练的正念技能通过接纳情绪状态和增强对当下的觉察来实现情绪调节,而初学者正念技能似乎依赖于更高水平的大脑皮质区域来控制低水平的外周情绪系统。因此,正念中自我调节的机制依赖于冥想者正念练习的程度。

我们概述了正念情绪调节的独特过程所涉及的神经回路,包括前额叶皮层(PFC),前扣带皮层(ACC),杏仁核(A)和脑岛(I)。该回路包括“自上向下”控制脑区,例如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皮层(PFC-ACC),以及更多的“自下而上”的情绪区域,例如杏仁核和脑岛(A-I)。正念练习增多,ACC的激活增强,PFC功能的使用降低。ACC在刺激识别、注意情绪刺激和刺激冲突解决中激活的程度增加,这更多地参与了情绪调节中紧密脱离这一独特过程。

参考文献

[1]任志洪,张雅文,江光荣.正念冥想对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元分析[J].心理学报,2018,50(3):283-305.

[2]孙莎莎,李小兵,李宝山,刘承宜,黄敏儿.正念维持适应的机制:来自心率变异性自相似的初步证据[J].心理学报,2018,50(12):1413-1427.

[3]Brefczynskilewis,J.A.,Lutz,A.,Schaefer,H.S.,Levinson,D.B.,& Davidson,R.J.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7,104(27):11483-8.

[4]Deplus,S.,Billieux,J.,Scharff,C.,& Philippot,P.A mindfulness-based group intervention for enhancing self-regulation of emotion in lat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pilo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 Addiction,2015:1-16.

[5]Doll,A.,Hölzel,B.K.,Bratec,S.M.,Boucard,C.,Xie,X.,& Wohlschläger, A.,et al.Mindful attention to breath regulates emotions via increased amygdala-prefrontal cortex connectivity[J].Neuroimage,2016,134:305-313.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正念
早餐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2
正念课程:赋能儿童学习力及心理健康发展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28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父母必读(2018年8期)2018-09-10 12:59:55
父亲缺位对学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6:34:06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9:37:41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7:34:50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剖析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
至爱(2016年4期)2016-02-04 0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