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具体表现为互动探究新动向、开放复合新动向、目标追求新动向[1]。然而,由于研究不透彻、把握不准确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还没有完全贯彻落实新课标,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前言:虽然新版课标同旧版课标一样,在课程目标上都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维目标的整合,但是新版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当重点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构建与运用这几个方面展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具体[2]。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要以此为导向,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陷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困境,尤其在讲解一些古诗文的时候,逐字逐句给学生翻译,传授给学生的内容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均局限在教材中,局限于课堂上。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这也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3]。所以,新形势下,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在这个基础上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例如,在讲解《陈情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中的“孝道”文化进行挖掘,给学生讲述古代的孝道文化,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还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新课标针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语文教师应当予以重视并将其落实到教学工作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活动。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将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和感悟灌输给学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4]。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解读文章的时候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可视化教学情境,以此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讲解《再别康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优秀的配乐朗诵视频,给学生营造出唯美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这首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和节奏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其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也因此得到培养。
三、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模式,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靠教师传授,自身则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一再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在创造教育理念中,陶行知先生曾经也说过,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为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文章标题是“记念”而不是“纪念”?②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通过哪些情节看出来的?③这篇文章中可以看见作者充满了“说”与“不说”的矛盾,将这些矛盾找出来,说一说这些矛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④如果让你给刘和珍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颁奖词,你会写什么?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展开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言构建与运用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到教学中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分析古诗文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重点分析语言,比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动詞活用、名词用作状语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例如,在学习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等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学习演讲技巧,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演讲比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朗诵大赛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促进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标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旨在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新课程标准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东青.论新课标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围困”与“突围”[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5):76.
[2]刘吉平.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以人教版为例[J].赤子(中旬),2013(10):116.
[3]刘秋艳.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4(13):136.
[4]姚蓝.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基于钦州市高中语文新课改适切性的调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0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