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探索

2019-09-10 11:41蔡圳阳胡小清陈鑫祥刘胡昀
高教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蔡圳阳 胡小清 陈鑫祥 刘胡昀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高发态势,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压力、恋爱与性、网络成瘾、就业压力是目前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具有兼顾自助与互助、覆盖面广、反馈及时等优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但当前仍需通过织密朋辈互助心理健康网络、加强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强化朋辈心理自助与互助实践等形式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9-0164-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highly prevalent.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ademic pressure, love and sex, internet addiction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aus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eer-to-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elf-help and mutual assistance, wide coverage, and timely feedback. It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eer-to-peer mental health network and strengthen 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kills training. We will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self-help and mutual help practice of peer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peer counseling; work system

大學阶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发挥潜能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是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大学生在学习大量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伴随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心智的快速成长,外界压力和情绪波动的交织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亟待理清原因、采取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高发问题剖析

(一)适应性问题

这类问题大多发生在刚入学的新生身上,他们刚离开管理相对严格的中学,进入了相对自由宽松、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一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与娱乐的时间,无法适应大学学习模式;还有一部分同学无法短时间内适应新的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和不同的风俗习惯,需要独自应对大学中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问题,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问题。

(二)人际交往问题

当今大学生主要为95后甚至00后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溺爱、挫折教育少、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1],加之自我意识较强、沟通协调能力较弱,在集体生活中易产生一些人际交往问题,集中体现在班级、寝室、学生组织等,主要缘由包括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社交恐惧、功利思想等[2]。

(三)学业压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均较中学阶段有较大变化,知识难度与广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许多大学生由于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面对大学种类繁多的科目、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时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精力,逐渐导致学业落下,产生巨大的学业压力,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四)恋爱与性

由恋爱与性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呈高发态势。《2016年中国大学生恋爱白皮书》显示在校生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接近80%,大学生情侣发生性关系的比例达57%。但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常发生情感受挫,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疏导,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五)网络成瘾

随着自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但不少学生由于自控力差,导致沉迷游戏、动漫、小说等网络世界,进而衍生出学业、社交、身体健康等方面问题[3]。由于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警示甚至退学的学生不在少数,且网瘾患者的满足感缺失、独特的生理人格会对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思想造成严重影响。

(六)就业压力

随着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就业、考研、出国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纠结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也困扰着许多大学生,人生十字路口的茫然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许多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自我否定情绪,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意蕴与优势

朋辈具有“朋友、同辈”之意,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它是一种准心理辅导,是辅助解决上述六种大学生心理健康高发问题的有效方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朋辈心理辅导实施途径主要包括朋辈示范和朋辈支持两种模式,前者是指通过积极的行为示范或榜样示范引导朋辈进行心理调节,其理论基础是强调榜样示范的社会学习理论;后者指向朋辈求助者提供直接的心理辅导,幫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其理论基础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有助于缓解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配比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更为紧缺,难以及时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推广性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利用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完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4]。朋辈互助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及时性作为非专业性心理辅导可为求助者提供一定咨询帮助,有利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紧密联系学生和提高心理辅导效率。

(二)有助于大学生日常关注、帮扶与无障碍沟通

心理健康教师的帮扶多为被动式,一般是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而朋辈互助员来自于大学生群体,与学生之间具有相似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对于引起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了解更为准确,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5],可以更为有效解决一些突发性的、简单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尤其适用于上述六类大学生心理健康高发问题的初期阶段。

(三)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个自我教育、学习和发展的实践锻炼平台,朋辈互助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常用的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良好的友善助人的校风建设,而且在实践中获得自我实现和受人尊重的成功体验[6],自我存在的价值得以体现,实现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目标,有利于其塑造积极人格,激发自身潜力,促进心理潜能的开发。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兼顾自助与互助的特性。

三、当前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开展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尚无成熟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在以下三方面亟待强化:

(一)朋辈心理辅导机制不健全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包括朋辈互助员的选拔、培训、管理和评估激励等过程,其为一个系统工程,但目前朋辈心理辅导机制中缺乏对朋辈心理辅导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结果评价,导致朋辈互助员职责不明、与同学之间深入交流偏少、覆盖面窄、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朋辈互助员培训的时间短、效果差,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障[7]。同时,由学生社团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建设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难以获得有效的配套支持。

(二)朋辈心理辅导专业性不高

朋辈辅导作为非专业性心理辅导,朋辈互助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在心理辅导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然而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加入学生会、团委等发展成熟的学生组织,朋辈心理辅导在学生中的认同度有待提高。朋辈互助队伍组建完成后,缺少统一管理和培训,朋辈互助员的基本理论与技巧经验的欠缺使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导致在朋辈互助过程中常出现对问题的诊断出现偏差、帮扶技巧性不够等问题,甚至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朋辈心理辅导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现有的朋辈心理辅导项目仅能解决部分的群体问题,辅导的形式单一,制定朋辈心理辅导的目标和计划并未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实践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其针对性不强并大大降低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效率[8]。

四、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体系的探索

(一)织密基层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网络

织密朋辈互助心理健康网络是高校朋辈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朋辈互助网络的结构对朋辈互助的成效性有着直接影响。为织密基层心理健康朋辈互助网络,中南大学成立了“心理专干-心理健康协会-副班长-心理委员-寝室长”和“学办主任-年级辅导员-年级朋辈互助团队”两支队伍,交织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7年中南大学组建了校级朋辈心理互助会,并将各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协会从分团委学生会中独立出来,组建各二级学院朋辈心理互助会,隶属于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学院一级基层朋辈互助体系的考核机制,规范朋辈互助员的行为并定期对朋辈互助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学校每学年根据实际情况评选出部分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优秀朋辈互助员和优秀朋辈互助队伍进行表彰,提升朋辈互助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朋辈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全面提升朋辈互助员的自助与互助技能是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自助与互助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对朋辈互助员进行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朋辈互助员的技能培训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朋辈互助员可以通过技能培训重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辅导,实现心理自助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重点培训朋辈互助员的朋辈心理辅导技能,达到朋辈心理互助的目标。对朋辈互助员的培训在具体的培训方法上应采用精微辅导训练模式和经验——教导模式,以自我成长性团体辅导与心理训练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使培训内容环环相扣,体现培训的系统性。除此之外,要求朋辈互助员不定期参与校内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增强朋辈互助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培训交流,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培训,遇到棘手的问题安排集体讨论解决,帮助朋辈互助员解决工作中产生的困惑,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三)强化朋辈心理自助与互助实践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但由于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具有不同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为了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能够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模式。对于基层朋辈心理辅导,侧重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设计并开展各种不同主题的发展性团体辅导,主要包括: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这种模式的心理辅导的适用范围广、效率高、形式丰富,可有效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在有引导的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除团体心理辅导外,针对个体学生的不同心理辅导需求开设个别心理辅导,将解决群体问题与解决个体问题相结合,提高朋辈心理辅导覆盖范围。在每个学院建设一个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利用朋辈调节、朋辈热线和朋辈伴读等形式进行高效的个体心理辅导。学院辅导员以及心理专干老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和调整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促进朋辈互助团队沟通合作,保证朋辈心理辅导高效稳定地进行。

五、结束语

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有独特优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补充。当前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织密基层朋輩互助心理健康网络,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朋辈心理互助的氛围。朋辈心理辅导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业务指导,也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制度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后续工作继续开展实证分析和调整,完善大学生心理调节机制,帮助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何军明.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J].高教学刊,2018(15).

[2]吕汶聪,林蓓蕾.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J].全科护理,2018(24).

[3]解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机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7(12).

[4]邹婷.朋辈心理训练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有效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7(23).

[5]杨雪龙,朱坚.大学生朋辈心理自助与互助教育模式的构建——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04).

[6]罗玉华,王小运,陈虹璇.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的高校朋辈自助互助心理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3).

[7]张美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研究[J].时代教育,2017(22).

[8]张元洪.高校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6).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