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进行普通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在心理压力、抗病信心、心理压力、健康知识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压力、抗病信心、心理压力、健康知识改善情况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普通的护理路径而言,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心理压力、焦虑情绪,提高抗病信心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值得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155-01
最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推进,对落实人文关怀路径也越来越重视,以期最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给予患者一个满意的服务,引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2±2.4)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6.1±2.5)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5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对照护理50例实验组肿瘤患者实施医护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也就是:第一步:在科室内构建管理小组,小组组长通过高年资的护理工作者担任。在完善人文关怀的内容的情况下,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小组需要对科室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借助按照评估结果优化实际内容。一切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小组内工具主要是借助微信、电话等进一步强化工作交流,组长科学组织分工,将落后的工作模式有效的转变,简化工作流程,正在贯彻落实工作。再者,科室内构建奖惩制度对绩效优秀的医护工作者进行嘉奖,将肿瘤内科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通报、指正。第二步:管理小组定时间给护理工作者讲课,将理论、案例分析有机结合,确保护理工作者构建一个人文关怀的护理意识。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采取每个季度考核方法,针对未通过考核的護理工作者实施待岗培训,只有在考核成功后才可以上岗工作。第三步:护理工作者需要针对患者积极展开心理疏导,在入院时大部分肿瘤患者会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极易出现过激的言行举止,同时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治疗工作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由患者的角度着手,提供患者足够的关怀,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第四步: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医护工作者告知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使其心中有数。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方式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科学的解释患者、家属的疑问,最大程度上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最大程度上展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确保患者完成康复锻炼。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选择SSPl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护理前,在心理压力、抗病信心、心理压力、健康知识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压力、抗病信心、焦虑情绪、健康知识改善情况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重主要集中在强调思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能够在抗肿瘤治疗以及护理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给予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借助优良的精神状态能够一定程度上强化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技术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受到治疗以及护理管理队伍能力的直接影响,构建令人满意的就医与护理环境被视为对患者、家属最大的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前,护理前,在心理压力、抗病信心、焦虑情绪、健康知识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压力、抗病信心、心理压力、健康知识改善情况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总的来说,在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普通的护理路径而言,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心理压力、焦虑情绪,提高抗病信心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值得进一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