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策略

2019-09-10 07:22郭建新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9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郭建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金融作为现代互联网技术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的结合的新型金融形式,已经发展成为金融行业中重要的业态,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几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互联网风险管理的策略,为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策略

一、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运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加快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的产物,兼具信息技术的风险与金融活动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不仅与互联网金融本身相关,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环境等也密切相关。因此,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研究,要与传统金融风险分析加以区分,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与金融活动两个方面的特点开展研究。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ITFIN)指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活动的结合,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具有金融功能的服务体系,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结算等金融活动。从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结果来看,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以网络为传播媒介,通过互联网线上渠道进行传统金融服务的推广,如一些网络证券、互联网理财机构、线上金融服务机构等;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开展金融的融通功能,通过网络平台吸收分散的资金,进行借贷、投资、理财等服务,如P2P借贷,网络众筹等;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网络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广泛开设数据接口,开展线上第三方支付业务,也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业务模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与补充,有效地提高了个人用户的金融服务效率,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很多中小企业都通过互联网金融开展了企业融资、投资活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竞争企业数量众多

互联网企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企业与社会资本进入,行业内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尤其是以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行业企业数量增加更加迅速。而线上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这些行业的配套型行业,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交易结算等服务,发展速度也非常之快。以人民银行签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为例,从首批的27家,到第六批的26家,共计签发了25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已注销的),其中仅第四批一次就签发了96张。从不断增加的牌照数量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量之多,增加速度之快,与传统金融企业形成巨大对比。

(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我国2017年用户规模已达4.22亿,仅网络游戏市场,在2017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而2007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仅为128亿元,在2007~2017的十年问实现了近10倍增长。2013年开始,我国P2P网贷业务进入野蛮生长期,大型机构开始涉足P2P网贷,生态雏形显现,业界也出现了经营“庞氏骗局”的平台诸如e租宝与钱宝网,推动P2P网贷成功进入万亿级市场,截至2017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62339.41亿元。

(三)竞争手段多样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围绕着用户的生活展开多样化的营销。以第三方移动支付为例,在转账功能退出时便打出了O手续费的营销口号,使以银行电汇、转账等结算业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在移动支付新用户拓展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手段屡屡出新,例如抢红包、扫码优惠、随机免单等优惠活动,都在市场拓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义例如支付宝、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集五福”活动,也使得春节期间支付宝活跃用户的数量大大增加。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速与便捷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手段相较于其他行业体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四、互联网金融的金融风险

(一)法律和監管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主体,存在监管标准不明晰、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内容不准确等现象。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都进行界定及相关的约束,但是相较于传统的金融监管条例而言,表述还比较模糊,例如P2P网贷等业务的仍然处于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存在脱离监管现象。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国要求金融企业施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类型本身就很难界定,要施行准确的监管十分困难。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和销售的金融产品的合理性、合法性都存在问题,而现行的法律条款并未对这些内容加以规范限制。从总体上看,现行的法律制度的全面性不足以覆盖全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法律的制定速度也远远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使得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都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发挥法律公平公正的职能。

(二)网络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产品交易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中,要依托网络技术才能保证各种交易正确进行,导致互联网金融除了存在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风险外,还存在网络技术方面的风险。我国近年来网络环境日趋复杂,网络攻击屡见不鲜。随着各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大大增加,网络攻击的影响范围也迅速扩大。一旦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出现了故障,将导致大范围的业务瘫痪,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声誉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系统通常与财务信息、资金安全息息相关,如出现系统漏洞、病毒入侵等问题.将会对公司的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相关的软件开发、系统运营维护工作,但在我国互联网专业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无法保证互联网金融的用人需求,导致技术水平较低,比较依赖于国外的技术支持。对于金融业务的开展而言,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加了金融业务运营方面的风险。

(三)操作性风险

传统的金融服务,在业务流程、人员备案、授权委托等方面都有详细的约定与限制,同时金融机构在办理業务时也会多次复合,使业务的误操作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而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一般都是由用户独立完成,企业员工的指导也多为远程的线上交流,对于客户的具体操作无法做到准确的核对,对用户操作的容错性非常低,一旦如果用户误操作了某项服务或业务,在快速的网络交易系统中,很容易造成资金已经被转移或者交易已经无法撤回的情况。

五、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要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存在着缺失、滞后等问题。为此要加快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多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先迅速推出适用于现阶段的暂行办法,然后通过实施效果的反馈,快速地进行修正完善,提高立法的效率与相关法律的效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各级主管部门应努力使互联网金融业快速实现规范发展。在相关法律和监管条例的制定过程中,要在尊重金融市场交易规则与市场规律是,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损害互联网金融环境的行为。如,在201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以后,更加明确提出对个人隐私和公民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这更好地维护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安全,规范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完善网络信息技术

为了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水平,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完善网络系统技术,提高网络技术风险的防范能力,建设技术层面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体系。要加大计算机物理安全领域的科研投入,研发性能更可靠、运行更稳当、安全性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从物理环境的层面创造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同时,要积极研发远程交易中的验证技术,例如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从操作人员的层面,保证交易的真实性,增加网络诈骗的难度。针对复杂的国际网络环境,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网络系统的防护体系,防止遭受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感染、信息入口被非法进入。还要增加投入培养技术性人才,完善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在软件投放市场运营前,要经过反复测试实验,确保不存在漏洞后再进行推广,降低网络技术层面的风险。

(三)建立信用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大范围内的金融征信体系。“陆金所”发起成立的“网络信贷服务企业联盟”,将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的黑名单用户信息进行信用共享,组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有效的增加了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鼓励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客户备付金”制度。例如2011年央行起草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进行管理,在已经发生风险事故的事件中予以补偿,保证客户的利益,减少机构的损失。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可以与担保公司合作,通过外部担保的方式减少企业自身承担的风险。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竞争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竞争手段多样的特点,同时也面临法律和监管风险、网络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为了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可以从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完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信用防范措施三个方面人手,降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金融风险,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l]王国贞.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J].河北企业,2013(11):42-42.

[2]庞敏,邱代坤.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路径与防范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17(04):118-122.

[3]宋环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2016(15):9-9.

[4]孙淑萍.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1):116-118.

[5]王语菲.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财会学习,2018(10).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