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视障大学生独特的认知特点和生理障碍,给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了挑战。为此提出以下此建议:根据视障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对话、讨论为核心,创“交流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其生理障碍给实践教学带来的挑战,依托红色经典,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质量。
关键词:视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在视障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视力存在障碍,思政理论课教师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必然是苍白无力的。我国的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残疾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1]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侧重视障大学生思维活动的体验性和思想教育的自我性,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视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视障大学生认知方式和生理障礙,不可避免地给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了局限和挑战。
(一)视障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实践教学的限制
由于缺乏视觉系统的辅助作用,视障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其在听觉和触觉上的注意力较健全人更为集中。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他们主要依赖听觉和触觉获得外界信息,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倾听,会造成疲劳,继而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效果。另外,视障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强,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刻,但由于缺乏感性的经验,视障大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往往存在片面性。基于上述的认知特点,视障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学”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原理通过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激发视障大学生的兴趣,提高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从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视障大学生的生理缺陷对实践教学的挑战
视障大学生的生理缺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受到阻碍。不同程度的视力受损使视障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视觉信息传输途径。因此,生理障碍影响了教育信息的有效传导,视障大学生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另外,视障大学生的生理缺陷还限制了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空间。不同程度的视力受损使视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思政教育实践课程在内容、空间、载体等多方面的选择。
二、视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
针对视障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时,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要立足于视障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困难,结合他们的兴趣和思想实际,因势利导,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重温红色经典,创“情景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红色经典具有的超越时间性、内涵普适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发挥红色经典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入实践教学,可以解决听障大学生生理缺陷与实践教学的冲突。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把握“故事与学理融合,历史与现实贯通,启示与警示并重”三条原则[3],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根据视障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听红色电影”,再现历史事件,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通过“唱红色歌曲”注意情感体验和学生自身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体验能够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4];通过“讲红色故事”可以盲生发挥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特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实践教学围绕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的主题,通过参观“五三惨案”纪念堂,触摸“五三惨案”纪念碑上的浮雕,撞响“五三惨案”纪念钟,唱响“五三惨案歌”,回顾“五三惨案”的历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勇担担当,强爱国情、立报国志、践报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二)通过对话、讨论,创“交流讨论式”实践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以对话、讨论为核心,有效选取并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案例、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精心设计的讨论主题,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围绕“创新发展理念”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互动讨论主题时,引入本校毕业生盲人按摩师戴俊林创业的故事以其战胜挫折带领团队创建康乐园的事迹,引导视障大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三、视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成效与思考
验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是科学的评价机制,实践教学成果展评课是必要的环节,主要以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方式来呈现,凸显教育性、整体性、合理性和公正性。[5]纵观整体,视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了预期的成效:从课内到课外,通过“行走的课堂”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对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台下到台上,通过演说、讲课,对所学有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质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视障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社会性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多方借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宋志强.残疾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2]颜睿.听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8(1):23.
[3]韩玲,李正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讲好“红色故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110-114.
[4]刘俊纬.“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12):179.
[5]颜睿.听障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8(1):23.
作者简介:王明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