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44朱爱菊孟聪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微课

朱爱菊 孟聪

摘 要:“微课导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能够突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微课导学”;初中;地理

1 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研究的各要素、知识之间联系紧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轻松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地理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目前,地理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倾向于学生有益的关键思维和能力的终身发展。由于初中地理长期不受学生重视,加上初中地理的学科知识较为抽象,湘教版初一地理就涉及地图、宇宙、地球等为抽象知识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初中生正处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阶段,其能力水平较低,加之上课时间有限,无法给学生过多时间进行直观感受,学生学习地理较为困难。导致目前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在整个初中课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如何让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微课导学”的概念界定

“微课导学”最早是由王同聚老师在2015年提出,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导学案”还有“微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该模式是在“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翻转课堂通常分为课前与课中两个环节,缺少课后复习环节;“研学后教”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利用“导学案”先让学生进行学习后再进行教学,既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保证了课堂效果,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其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但针对地理学科知识较为抽象的特点,使用“微课导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用“微课”视频以新颖的方式进行“导学”,目的是能帮助学习者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感受地理学科的奥妙。“微课导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弥补了“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的不足。“微课导学”涉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能够以学生为出发点,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并由导学案跟踪反馈,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3 “微课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3.1 课前针对教材,制定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实际心理需求进行有效分析,进行“导学案”的制作及“微课”视频制作,为学生梳理出一条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有效学习的道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借助1-3分钟动画、视频的形式进行地理抽象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直观了解到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例如学习“世界的地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制作“五种基本陆地地形”这一微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所学知识,加深其理解。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合理设置導学案环节。学生在阅读导学案及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预习后,导学案中应有针对性的练习环节和学生预习后的思考环节,教师可以借此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3.2 课中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借助“微课导学案”,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有效观看,使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微课导学”的指引,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也可以借助“微课导学”,学生分组协作,群体间不断讨论交流,对问题探究与分析,进而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导学案整理下来并且其他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齐心合力共同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积极性,并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最终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取得整体进步。

3.3 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知识基础

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后复习,在导学案中应包含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的习题,习题的设置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已习得的地理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取得切实的进步。另外,教师应针对“导学案”和“微课”视频中出现的问题点不断反思,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经验+反思=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获得使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教师再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微课导学”以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微课”、“导学案”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微课”在导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与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相比,“微课导学”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另外其应用更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观的要求,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慧,石岩.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03):103-106.

[2] 陆健.直视初中地理“微课热”下的冷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5(09):34-35.

[3] 徐波.中学地理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教学研究进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5):22-24.

[4] 赵春芳.初中地理课堂“微课程”的尝试[J].文理导航,2015(06):72-73.

[5] 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04):56-62.

[6] 张新.中学地理微课开发及应用需解决的问题[J].现代教学,2015(05):9-10.

[7] 杨再香.“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42-243.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微课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乡愁导学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比例尺(一)”导学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