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编读“清宫扬州御档”系列丛书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07:22魏怡勤
档案与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清宫奏折扬州

魏怡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尊重与思考的态度,多次提出挖掘与借鉴历史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服务,形成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借鉴观。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众多的名人、名胜资源,无疑是值得今人去努力挖掘,加以借鉴和利用的宝藏。近十年来,扬州的档案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整理挖掘清史档案资源,以编辑出版“清宫扬州御档”系列丛书为先导,十年内先后编纂出版“御档”系列丛书四部。继而以“御档”丛书为载体,在扬城掀起了一股股讀用清史的热潮,经过十年不懈努力,编纂、解读“御档”取得丰硕成果。

一、内外合作,攻坚克难,创意编纂“清宫扬州御档”丛书

早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里,笔者有幸参与了编辑出版清代扬州宫廷档案的筹划工作。那年头,借着倡导党和国家机关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一泓清流,各地档案方志部门纷纷开动脑筋,开始将目光投向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城市,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致力于将档案里记载的文明历史展示给今人,不失为挖掘与借鉴历史经验好动意。

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的扬城战事频仍,仅近代就经历清军入城以及太平天国等战乱,本地官府保存流传至今的明、清档案几乎是空白。而清代的扬州凭借盐务之利,富可敌国,一度成为闻名于世的大都市,皇家档案里定会有所记载。基于此,寻求档案资源的触角,自然伸向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接着,带着创意和设想,扬州市档案局主要领导亲自出马,进行了解、调研、商榷,一来二去,收获颇丰。在一史馆鼎力支持下,中央和地方的两级档案部门达成共同编辑出版“御档”史书的共识。

2009年伊始,经多位专家学者遴选,与扬州相关的皇家宫廷档案奏折(数码件)分批送抵扬州,市档案部门及时组织专门班子,对大量原始档案史料首先进行有序整理,形成检索体系。年初,组织了数名扬州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对进馆的清宫御档进行初步的解读,添加属类、行文日期、责任者及其官职爵位、批阅者等关键信息,并为每一件奏折撰写内容提要。经过初步解读和分类整理之后,每一件奏折由原本的几张图像转化为具备丰富内涵的信息,可以进行精确的分类、筛选、统计和检索。至此,一个从多角度还原清代扬州社会情况的“御档全息数据库”初步建成。

2009年夏,扬州大学副校长周新国率领多名史学教授,集中对清宫扬州御档逐件解读遴选,从中选出240多件清代各朝具有代表性的奏折,汇编成《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经过近半年的编辑,2009年末,一函六册线装书《清宫扬州御档选编》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清宫扬州御档”编纂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首战告捷后,2010年初,《清宫扬州御档》一书的编辑工作又拉开序幕。与《选编》一书不同的是,《清宫扬州御档》把编辑的重心放在了求全上,力求从历史跨度、内容、人物等各方面,全方位展示清代扬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情况,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其定位也由精致向厚重、由特色向全面转变。8月,“清宫扬州御档”编纂工程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立项,“项目成果纳入清史工程《档案丛刊》序列予以出版”。时隔一年,2010年秋,正值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一部18册的《清宫扬州御档》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外壳统一采用“国标”清史工程《档案丛刊》的样式,朱红漆布封面,刷金书脊,硬壳精装,极具历史厚重感,有幸成为全国第一部以省辖城市命名的清代宫廷档案专集。也是地级市档案部门中编印出版的体量最大的清史档案丛刊。《清宫扬州御档》正式出版后,扬州市政府专门召开了“盛清社会与扬州高端学术研讨会暨《清宫扬州御档》首发式”,近百位有关领导、海内外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仪式。

二、多措并举,宣介研读,初步揭示清宫御档多元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并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一贯重视历史借鉴。他指出:“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源自皇家宫廷珍藏的清宫御档,每件朱批奏折,既是清代扬州的地方史料,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个体,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这是摆在该书编者和读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和《清宫扬州御档》分别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任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在收到样书后,语重心长地叮嘱档案部门:一部好书如不加以利用,仅作为摆设,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按照市委领导的要求,档案部门牵头,多形式、多途径、多角度展开了宣传、推介和解读工作。2010年以后的数年里,扬州的主流媒体和省、国家有关专业报刊为之作了集中宣传与推介,取得了良好效果。

扬州电台数次在品牌栏目《绿杨城郭》中约请该书相关编者,就《清宫扬州御档》的概况、特色及书中内容作简介和点评;《扬州日报》新辟《扬州御档》专栏,不惜投入大量篇幅,刊载了10多篇解读该书内容的专稿,如《扬州马氏与〈四库全书〉》《康熙年间,扬州试种双季稻》《为民谏言的扬州言官季开生》等。这些文章的刊出,不仅在扬城形成了较大的轰动效应,也对普及地方文史知识,发挥档案方志宣传教化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扬州晚报》《扬州时报》等纸媒,则通过采访、专题报道等形式,多次刊载推介文章。《中国档案报》《江苏地方志》等专业报刊,还先后刊发“御档”解读文章。扬州电视台及“中国扬州网”等多家官方网站,针对“清宫扬州御档”开展的宣介活动,及时作了动态报道,一同为扬城兴起的“御档热”推波助澜。多家媒体的宣传推介,使《清宫扬州御档》一书的社会认知度及其影响力在几年里不断扩大,也有力促进了该书内容的宣传、解读、利用进程。

《清宫扬州御档》出版后,市档案部门充分利用自办《扬州史志》杂志,及时新增《清宫御档》栏目,主动约请扬州的知名学者、文史工作者、爱好者撰稿,连续数年不间断,已累计刊载专题文章50多篇。

2014年,省档案局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档案与建设》上开设了《御档看扬州》专栏,全年12期,共刊载各类“御档”解读文章36篇,文字总量超过16万字。此举有效地在全省范围里集中宣介了“扬州御档”书籍的内容,广泛展示出清代扬州的人文、经济和社会的多个层面,其特殊的宣介形式和产生的良好效果可见一斑。

近年来,多位文史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对“御档”的解读,先后公开发表了百余篇解读专文,涉猎诸多清代扬州的相关史实、事件及社会现象,广泛揭示了该书的多元文化价值。由于该书选材于清代宫廷档案,其内容真实记录了清代扬州人民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社会生活,堪称清代地方历史文化之大观。由于该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极高的存史价值,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利用价值。它对于今天的人们多角度、多层面深入了解和研究清代扬州地域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方志文化乃至廉政文化、民俗文化等,并借以研究清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人们知道,扬州的刻书印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到了清代,随着盐商的崛起,与经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书籍刻印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轰动朝野的《全唐诗》《佩文韵府》和《全唐文》等古籍巨著分别于康熙、嘉庆年间在扬州刊刻而成。在《御档》中,有数十件奏折对《全唐诗》等多部古籍巨著在扬州编校、刻印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事件的过程,分别作了详细的记载,其内容翔实可靠。

《御档》一书的廉政教育功能也十分难能可贵。很多人知道,早在清乾隆帝第二次南巡前,两淮盐政高恒在扬州主持修建了一座风格独特的五亭桥,后因两淮盐引弊案告发,他获罪被诛。从《御档》以及《续编》多份奏折中可知高恒的上辈、同辈以及晚辈中,不乏达官贵人。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善恶分明,抑或可以作为今天廉政教育的典型教材。高恒的父亲高斌,一生为官多职,可堪朝廷重臣,值得为今人称道的还数他致力治河一事,多份奏折记载下他治理河务的业绩。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72岁的高斌卒于任上。后被乾隆帝追授内大臣衔,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定”。而高恒之子高朴,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任兵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一年(1776)他被派往叶尔羌办事,暗中指使当地平民开采玉石,索要金宝,仅仅两年之后,便有人揭发他在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余两,金五百余。乾隆帝下诏将高朴逮捕诛杀,其下场与其父同样。此案成为清朝贩卖玉石案例最典型、规模最大的一个。高恒堂兄高晋,乾隆初年曾署两淮盐政、兼管江宁织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迁江南河道总督,73岁时卒于河南治理黄河工地。

阅读多份御档件可知,一个家族仅在乾隆一朝即出两名河督,而且都是为民造福的治河行家,得到朝野的广泛认可,实属罕见。同样出自高氏家族,同在乾隆朝,高恒、高朴父子却身居要职,先后因贪腐被诛杀。廉与贪、善与恶,在御档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统筹兼顾,编读同步,历十年完成四部“御档”系列丛书

《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和《清宫扬州御档》分别出版后,推介和解读“御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将成果向社会各界作广泛展示宣传,2015年8月,在揚州开展2500周年城庆活动之际,《〈清宫扬州御档〉解读文集》一书的编辑工作按计划如期进行。该书汇集了数十位专家、教授、文史学者以及档案工作者5年来撰写的文章80篇,近50万字。其中,扬州大学专门组十多位历史专业的教师和在读博士、硕士生撰写专稿。书中所收录文章,内容涵括对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解读,突显了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清宫扬州御档研读的新成果。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对“清宫扬州御档”深度阅读利用,通过作者不同的视角,读者还可以更广泛了解清代扬州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扬州档案对地方文史研究作出的又一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解读文集》还被扬州城庆组委会列入献礼书籍之一,在城庆日当天的发行仪式上作了专门宣介。

2016年夏,市档案局接到市委宣传部门关于续编扬州御档的任务。带着已成功编辑出版《选编》《御档》两部史书以及《解读文集》的经验和体会,2017年初开始,编辑班子就从收集资料入手,外赴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近访扬州大学、扬州图书馆,还将征集资料的范围延伸至台北故宫博物院,先后将海内外相关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院(馆)的近2000件各类清宫奏折陆续征集进馆,奠定了《清宫扬州御档续编》一书的编辑基础。

在半年多时间里,编辑人员挂图作战,经常放弃假日休息,加班加点,确保了编校各阶段计划落实。此间,扬州大学、广陵书社派员全程参与,多项举措不仅有力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还从诸多环节上确保了成书质量。2017年8月,《续编》一书的编校工作全部完成,随即转入印刷出版阶段,2018年初完成出版各项事宜,4月正式出版,市委书记谢正义为该书作了序。

作为《清宫扬州御档》的姊妹篇,《续编》全书有六个分册,书中新收录宫廷御档奏折等清代十朝档案1766件,与已出版的《御档》相比,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入书的奏折,其朝代分布更为均衡,如该书中的雍正朝奏折有100多件,极大地弥补了前书该朝奏折不丰富的缺憾;二是奏折的内容更为广泛,本次收录的奏折,其内容除扬城以外,还收录了涉及江都、仪征、宝应、高邮等地相关人和事的奏折数百件,为各地后续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三是奏折(公文)的品种更为丰富,本书收录的奏折,除宫中档、军机档外,还有“知会”“官箴”等,为今人更多地了解清代官方文书提供了方便。四是该书的一些奏折取自境外,十分难得。此外,《续编》各分册的卷首均附有彩图或奏折原件彩样,图文并茂,增加了读者的欣赏性。特别是该书在末端专门设置“清宫扬州御档互见对照表”,将已出版的“御档”丛书里内容相同、档案类型不同奏折的所在页号等作了互见标记,既将二书内容有机联系,也方便了读者作比较阅读。该书在体例、编排、目录索引以及装帧设计等方面作了诸多改进与完善,在此不一一列举。

2015年以来,市档案部门在倾力编纂出版《解读文集》和《续编》二书的同时,一直未停下牵头推介、积极解读御档的脚步,努力在深度挖掘已出版的御档奏折内容上下功夫,一些新的人物、事件先后被研究发现。如清代仪征曾多次改名、崇宁寺始建详情、道光帝对盐官曾燠长达200多字的朱批密谕等,一时间又成为多个媒体关注的新热点。即使在编纂《续编》期间,数位编者、年轻档案工作者还抽空撰写完成多篇解读文章,发表于省、市相关报刊和官网等媒体。可以断言,《续编》一书的面世,势必为近年来扬州城兴起的城市书房及全民读书热,再添上一把薪柴。

回眸十年前,一部18册的《清宫扬州御档》成功出版,创出了地方档案部门与中央档案部门、省属高校合作编辑出版档案文献的新途径,而在此后的近十年里,陆续完成的四部“御档”系列丛书的出版,以及宣传解读“御档”取得显著的成效,标志着扬州的档案部门借助地方高校和社会力量,挖掘借鉴档案史料,弘扬历史传统文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理由期待,随着丰富的清宫档案资源不断被挖掘和利用,扬州的清代档案解读以及清史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猜你喜欢
清宫奏折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华清宫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官术中的应用价值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药物流产不全清宫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疗效评价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