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天白 徐国磊
1949年4月21日,中共苏北区党委、苏北行政公署和苏北军区成立。为了适应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飞速发展,苏中《新华日报》与新华社苏中分社紧随解放大军南下。1949年5月1日,苏北区党委作出关于出版《苏北日报》与建立新华社苏北分社的决定。
关于《苏北日报》的性质,决定指出:“《苏北日报》是区党委的机关报,苏北分社是区党委机关通讯社”,“它是苏北的耳目喉舌,也是全苏北人民的耳目喉舌”。关于读者对象和编辑方针,决定指出“是为苏北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以区连以上干部、知识分子及城市人民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在编辑上力求简洁通俗,贯彻大众化的方针,使其对象能看懂听懂”。《苏北日报》的主要任务:“第一以毛泽东思想教育苏北广大工农兵及干部与知识分子,推动和指导学习,号召加强纪律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二推动和协助各级党委开展新区尤其是工人中的通讯工作,整理和发展老区通讯组织,并有计划有组织地把苏北工农兵和一切劳动人民的支前、生产、学习等各种动态、经验,报道出来。第三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指导苏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应利用适当的会议时间,专门检查党报工作,使大家认识党的新闻事业在今后的作用和地位……各分区党政军民领导干部应尽量为《苏北日报》写专论、工作总结和指定专人写典型经验,各市委、县委应即建立或健全通讯站,市委或县委的宣传部长兼任站长,开展本市或本县的通讯工作……各地委、市委、县委的副书记和宣传部长均应担任苏北日报和苏北分社的特约通讯员,组织同级党委写稿……党报工作与通讯工作应作为宣传部按月会议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各机关、各部队、各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应经常写稿,负责本单位内建立与健全通讯组织,对所属部门发出的稿件应负事实关。”决定还对《苏北日报》的发行指出了具体要求。
最初,《蘇北日报》编辑部和印刷厂都设在泰州市北门外板桥口。报纸为对开四版,日刊。一版为国际、国内及全区重要新闻;二版为地方新闻;三版为各种专栏及专文;四版为时事版(选登新华社国际国内电讯新闻)。1950年1月1日,《苏北日报》由泰州市北门外板桥口搬迁扬州市甘泉街。《苏北日报》编印人员主要从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锻炼的老解放区报社调来,有《新华日报》(华中版)、《盐阜大众报》《淮海报》《江海报》《人民报》《江海导报》的干部,还有从新华社苏北分社、淮阴地委机关调来的干部。社长是李超然,副社长兼总编辑是樊发源,副总编辑是白夜和卢敬。
1952年江苏省成立,1952年10月30日,《新华日报》《苏南日报》《苏北日报》发表联合启事:“为适应工作需要,加强报纸宣传起见,自十一月一日起,三报合并出版,定名为《新华日报》,为苏南、苏北及南京读者服务”。1952年11月1日,《苏北日报》正式停刊,工作人员调南京参加编辑出版《新华日报》,《苏北日报》印刷厂仍留在扬州原址营业。
《苏北日报》从创刊到停刊计3年半时间,出版1000多期。扬州市档案馆完整保存着全套《苏北日报》,对于研究当时社会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苏北日报》办刊期间,正是新中国即将成立以及成立之初,在这特殊时期,报纸生动真实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波澜壮阔的经济社会建设情况,并以新闻舆论的力量积极配合着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治理淮河等中心任务。它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紧扣时代进步的主题,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1950年10月14日,在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据笔者初步统计,《苏北日报》共刊发100多篇报道治淮的文章。
一是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治淮成就。1949年11月13日,《苏北日报》发表《紧急动员起来,投入伟大的治水工程》的社论报道说,“治淮兴垦的决定和计划已经正式公布,苏北党政军领导机构已经下了动员令,各分区也已先后制定治水、兴垦、救灾方案,数十万河工大军,开始苏北空前浩大的治水工程了”。1952年5月12日,《苏北日报》刊登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惠浴宇的文章《苏北治淮工程报告》,报告中说“这样巨大的工程,我们预计约需5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第一年要克服小雨小灾,减轻大雨大灾……第四年和第五年就要提高治淮速度,完成上述所未完成的任务,并且着眼于航运和动力的建设。”1952年6月4日,《华东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立》报道“华东军政委员会命令各地及早建立同样的机构”。1952年6月17日,《苏北防旱总指挥部成立》报道“惠浴宇任主任,常玉清、计玉亭、王伯谦、熊梯云任副主任”。1952年6月21日,《导沂治沭全部工程胜利完工》报道“500万人民和千余亩农田摆脱了洪水的灾害”。1952年8月5日,《治淮第二年度工程完成》和《治淮两年的伟大成就》报道“淮河开始为人民兴利,如发生1950年那样的洪水,也可以有效地保障2400万亩农田不再遭受水灾”。1952年9月25日,《三年来我国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报道:“三年来许多河流开始进行根本治理,强大的防御工程和强大的防汛组织相结合,使水灾面积逐年缩小,农田灌溉事业迅速发展。”
二是重点宣传报道治淮劳模的先进事迹。1952年5月1日,《向工人老大哥学习》报道治淮民工高老汉说:“运来的钢铁器材,我们几十个人抬不动。工人们开起吊车,一件件地从船里吊到岸上,还能转来转去,真好。”“感谢工人老大哥帮我们修好淮河,又教我们学会技术。”《我到北京去参加“五一”观礼的感想》报道振扬电厂劳动模范张柏芳:“我认识到我们工人已是国家的主人,应当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贡献出一切力量,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因此,我在工作中积极苦干,细心钻研,并团结其他工人兄弟,努力把生产搞好。”1952年5月3日,《中国工人阶级一年来在治淮工程中作了巨大贡献》报道:“一年来,约四十万工人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治淮工程,他们和千万农民并肩奋斗,在治淮第一年中,已经胜利地完成了石漫滩水库,完成了巨大的涧河积蓄洪控制工程,完成了大小涵洞闸坝90余座,积极建造白沙水库、板桥水库、佛子岭水库,以及东淝河控制闸、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等大小20余处涵闸。这些工程都是工农联盟伟大力量最显明的标志。”1952年5月12日,《访问治淮特等模范刘步蟾》报道刘步蟾谈到治淮的伟大意义时说:“我们受到淮水的灾难说不尽,世世代代指望把淮河治好。可是我们过去被迫向国民党反动派缴的导淮捐都让国民党反动派吞吃下去,河哪能治好。只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把淮河修好,才能把千年水患变成永远的水利。”
三是突出了“扬州报道”的印记和元素。扬州作为苏北治淮的主要阵地,当时苏北治淮工程总指挥部就设在扬州,与治淮有关新闻报道中的扬州印记和元素有很多。如1952年10月4日的《扬州一片欢乐的海洋》、10月5日的《苏北暨扬州市各界人民欢庆国庆节》、10月9日的《中办致扬州搬运工人》、10月15日的《振扬电气清理股权》、10月24日的《建设中的新扬州》等多篇新闻报道。
四是刊载中外来宾参观交流治淮工程情况。1952年3月中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东分团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华东分团代表,先后在苏北淮安、高良涧、运河分水闸等地做5次报告,有2万多民工和工作人员参加。《志愿军归国代表在灌溉总渠上的报告鼓舞治淮民工》报道,“许多民工自动的多做一方土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许多民工组表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保证治好淮河,发展生产,增强抗美援朝力量,建设伟大的祖国”。《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在各地的传达报告进一步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爱国生产热情》报道,苏北各地民众“决心以做好春耕生产等实际行动,抗议美寇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撒布细菌的罪行”。《苏北日报》拿出整版,图文并茂地宣传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作报告和苏北治淮工人、民工和志愿军代表互动的场景。1952年5月15日,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参加“五一”节观礼的世界工联和各国工会代表124人,到江苏参观苏北灌溉总渠工地和运东分水闸高良涧进水闸、杨庄活动坝及淮阴船闸等工程。《苏北日报》专门刊文报道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等国工人代表们将他们的会员证赠送给治淮劳动模范,并一致认为“苏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所不能做到的伟大的灌溉总渠工程,这充分说明了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从参观灌溉总渠中,更深的了解旧中国,并且看到了新的人民中国的发展”。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SJA1155)及2018年度江苏省文化厅的文化科研课题(18YB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