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2019-09-10 01:11翟赐全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初中化学

翟赐全

摘 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活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化德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化学课程是德育的载体和平台之一。采取有效的整合方式,实现化学课堂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引言

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整合的途径有很多。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到思想和精神的启发和培养,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1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形势下,要更加重视人才的道德教育。新时期人才的核心标准是德才兼备。初中教学改革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既要重视人才的技能和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人才教育目标,不断贯彻初中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

1.2教育改革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不断调整方向,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人才核心素质。把德育融入教育,是提高人才核心素质的关键一步。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新时期初中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要求。

2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2.1挖掘教材资源,拓展学习范围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整合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思考问题,培养求实求实的态度,然后逐渐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有效引导,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掌握事物变化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片面看待事物。例如,在讲授水的性质和电解水的反应时,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检验定理和反应,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意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此外,在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保持学生的科学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要做好学习情况分析,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先掌握书本知识,再逐步拓展学习,掌握更多内容,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永不言败的勇气。

2.2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还要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可以结合化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通过组织化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能力。由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借助实验设备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探究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化学演示实验中,积极邀请学生参与,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许多化学结论都是基于对物理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论,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求学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许多结果需要学生相互配合,进而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经历远比思考更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实验资源,将实验内容与实验发展形式相结合,找到与德育相适应的点,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2.3结合时事热点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化学知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没有直接的反映,但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监测和治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适当整合时事热点,合理扩大教学知识面,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和社会发展,进而增强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开展环境知识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结合当前的水资源问题和空气问题,探索问题的发生和反应,同时倡导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提高综合素质。

2.4树立榜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人物在化学史上的贡献的描述和说明,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从中得到一些真知灼见,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新课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知识引导作用,这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刻的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局限于化学课本和课堂,更要吸引他人,不断用更有趣的化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要更加注重化学史名人的积极引导,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在解释“海水制碱”的内容时,就是一个积极的例子。作为侯氏制碱方法的创始人,他为中国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5依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关键在于依托教材,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德育,有效渗透德育,提高德育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初中化学课堂,我们可以继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比如在“水分子运动”的讲解中,除了要学习净水原理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水习惯。同时,要继续开展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围绕身边的小事,让学生在生活中珍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家庭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多用水,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不仅要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在教育中不断开展道德教育,重视人才的道德教育,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才,特别是在基础阶段教育中,重视人才的道德教育已成为必然的举措。加强初中化学课堂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辉.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9+141.

[2]王肃云.阐述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J].学周刊,2017(13):56.

[3]刁金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2):56-57+6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