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林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理念、发展以及职业角色等的提升以及专业成长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观念、专业水平、专业技能等进行进一步提升,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者,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种独具特色的服务。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后期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得到了新的变化,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变主要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新的理念来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水平,而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成长[1]。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师进行更新专业理、提升专业能力、体验共同成长等方式来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1.核心素养含义
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基础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创新点,为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核心课程改革的内涵,彰显了宏观教育实践的理念,对课程、教学、教研、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迫切要求。还能培养出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满足社会寻求发展的全方位型人才。
2.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提升专业成长的策略
2.1角色重新定位,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进行相互互动才能实现的,所以在课堂上需要互动构建文化,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有效的认识与定位。教师在进行角色定位的过程中,需要从执行者逐渐向课程决策者进行转变,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地学习进行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向引导者进行转变,并从在职在岗培训到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中来[2]。“专业”主要是科学的一种简化称谓,并不是专门化称呼。所以专业化专业化的本质属性有:第一,为广大教师进行服务终身;第二,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三,可将理论有效运用到生活中;第四,具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第五,从业者不管是团体或者是个体都具备职业自主决定权;第六,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行为负责,是一种职业义务原则。所以,作为专业的地理教师,应该定位明确,思想端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懂得技术上的反思与探究”等以此定位自身价值,标榜好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展增强自身的的地理知识与技术。
2.2灵活使用科技技术,自我专业能力提升
基于互联网的“庇护”,高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可以飞速提高,如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等。由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所以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以此来完善自我,通过不断地技能训练,将地理知识与信息科技“联姻”,形成有效的、动态的地理信息科技系统教学,不断增强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建构现代化地理教学信息平台,通过RS技术、GIS技术、数字地球技术、GPS技术等进行自行处理,通过该种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资源共享平台。
2.3研究课程内涵,体验共同成长
目前,在我国社会和环境、工农业、人口以及社会经济上等方面均出现了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用对其进行全面讲解,但是要将作为一种手段,对高中地理民间素材深入到地理核心素养中,有效结合产生化学效应,以此达到地理资源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目的,形象化的对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结构等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对其使用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同化、迁移,以此来满足学生、社会对未来的地理的需求,以便于更好的为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服务。
基于核心素养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应重新审视,其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的专业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对教师群体的处境进行关注。以地理学科中的专业作为互助的基础点,同时还要与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跨科互助,寻找出与现实生活、各个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机会,只有通过相互参与、合作,建立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教师组织群体,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构建专业组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现代发展对地理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同时,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大舞台,为了更好地落实好核心素养至每名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主动加入这场伟大的时代性战役中来,建立符合现阶段需求发展的教师团队,只有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最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4):48-51.
[2]韓加强,童颜,吴曼.地理教师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的诉求[J].地理教学,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