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要】德育教育是初中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初中德育实践,能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有效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初中德育实践的现实原因,进而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德育实践的具体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德育;德育主体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初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工作。
一、“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初中德育实践的现实原因
1.初中生的心态亟待调整
“互联网+”时代下不少初中生逐渐形成了“网络综合征”,他们过度依赖网络,身心均受到了网络信息的严重损害。初中生在精神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免疫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感染,从而刻意逃避现实生活,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上网时间的不断增加相应减少了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机会,长此以往,初中生就会变得性格孤僻,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症状。
2.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严峻
互联网上的信息较为复杂,不仅有大量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还有不少消极迷信的负能量信息。由于初中生尚不具备较强的信息辨别能力,因而大量的有害信息对初中生的是非观及道德观将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些初中生会出现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并行下降的问题,甚至一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将受到较大的伤害。与此同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常通过互联网进行思想文化输出,使不少初中生产生了盲目崇拜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
3.德育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初中生受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其自主意识不断得以增强。尽管大多数初中学校也会通过互联网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但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为主,这样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同时,很多初中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时始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而很少涉及社会公德、法制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德育实践的具体策略
1.合理设计德育教学课件
德育教育始终是初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学校过于重视初中生的文化课學习,而相对忽视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尽管不少初中学校设置了德育课程,但实际上并没有教师专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生形成了误导,使他们误认为德育课程无足轻重。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初中德育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初中学校应积极研究和设计德育课件,将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学名著及影视剧等德育资源置入校园网络平台中,便于初中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我们应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使初中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德育课件,这不仅能扩展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对其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有效的熏陶。
电子白板、微课及教学APP等各种现代化教辅工具的出现与应用为初中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诸多手段。初中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及微博加强与初中生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进一步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欢迎。这种师生间的网络交流方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使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不再枯燥,而初中生在生动有趣的体验中也能更加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法制教育
初中生的性格较为冲动,还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广大初中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知,能促使初中生知法和懂法,使他们不仅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敢于面对社会不良风气、对不公待遇说不,还能深知法律的严厉性,从而有效约束自身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搜集与法制教育相关的网络资源,有效构建“在线说法”的德育平台,促使初中生通过观看、讨论与交流不断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对初中生进行与法制教育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创建“在线说法”的教学情境,在班长的主持下通过小品的形式将案例展现给全体学生。同时,还可以模仿访谈节目的形式将《今日说法》置入课堂,请初中生积极进行现身说法,从而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利用网络工具加大心理辅导力度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部分初中生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对德育的教育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德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构建德育网站或德育论坛,为初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网络平台。
初中德育教师可以与学生互通微信或QQ,利用这些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效避免面对面交谈产生的尴尬现象。这有助于初中生克服心理障碍,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帮助初中生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德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公开信进行答疑。
4.加快推动德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德育主体作用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主体作用,加快推动德育网络建设,严格筛选各种德育资料信息,将初中生感兴趣的信息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构建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育活动中。另外,学校还应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网络形式,定期优化网络教育版面,促进网络德育教育版面的个性化、趣味化,以持续吸引初中生的关注。
在初中德育实践中,还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作用。家长是初中生的第一位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逐渐被忽视,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家庭德育教育,促使家长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家庭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中,以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力。
三、结语
初中学校必须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初中德育实践的现实原因,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法制教育,合理设计德育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工具加大心理辅导力度,加快推动德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宋淼.“互联网+”视域下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12):332.
王丹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的新出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