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的尾声,婆婆被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紧急召回了黄陂老家,乡下98岁的姑妈去世了。
农村对白喜事尤为讲究,场面大,礼数全。尽管几宿没合眼,回来后,婆婆还是饶有兴致地描绘了这场豪华葬礼:100多人披麻戴孝,纸扎洋楼小车十几座,震耳欲聋的鞭炮来人就放,5天的流水席排场风光,戏班子吹拉弹唱好不热闹,一个葬礼花了20好几万……
我在一旁没有作声,却想起了小区电梯里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晚饭后下楼散步,遇到几个遛孙子的大妈,于是电梯里异乎寻常的热闹。中途上来了一个带着女儿的年轻爸爸,跟她们认识。大妈们纷纷把手上准备扔到楼下垃圾桶的各种纸盒、包装袋递给他,“正好,你拿去给你妈妈,免得她还下去捡上来。”
大妈们的这波操作搞得我有点懵,好在我很快回想起来,是有一位五六十岁的婆婆喜欢在小区的各个垃圾箱里翻捡纸盒、包装袋什么的,然后坐在小花园的长椅上把一个个纸盒、纸袋拆开、压扁,再整整齐齐地叠放到一起,用绳子捆扎起来。
我一直以为她是从外面进来捡垃圾的,没想到她就住在这个小区,而且与我同一个单元,现在还在电梯里遇到了她的儿子。
一个穿着挺体面的年轻男子,被几个大妈热情地往怀里塞垃圾,旁观的我感到了一丢丢尴尬的气氛。他下意识地用眼角扫了一下角落里的我,有那么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他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囧,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一边接过那堆垃圾,一边谢谢热心的大妈,并对女儿说:“咱们先回去把这些交给奶奶,再下去玩好吗?”女儿乖巧地点点头……
“厚葬薄养,做给别人看的。不如生前对老人好点。”公公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在尽孝这件事上,中国人格外在意别人的眼光。哪怕生前没有好好伺候赡养老人,在老人去世后也会竭尽所能地风光大葬。
然而,厚葬现象的背后,其实反映了部分子女的薄养、忽视,对老年人精神关怀的缺失,以及物质照顾的匮乏。尤其是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这种现象其实越发普遍。
迫于生活压力,当下多数都是双薪家庭,年轻夫妻无暇照顾子女,于是把父母从老家接到自己的城市,放心地把抚育下一代的重任交给了他们。
年迈的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快节奏的大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组建、又刚刚增加了重要的新成员的小家庭,他们需要快速地适应、进入角色。可是,子女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父母已经老去了的事实,他们老迈固化的思想比他们缓慢的行动更能阻碍这一进程。
即使住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哪怕儿女的经济能力相当,吃惯了苦的50后父母,依旧保留着儿时对贫穷饥饿最深刻的记忆。
他们节俭惯了,就像那位老婆婆,她用捡来的纸盒去换取一点点零钱,哪怕再微薄,也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
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很迁就自己,很懂事的儿子。相较于别人的眼光,他更在意母亲的感受。
现在,依旧经常看见她在长椅上心無旁骛地拆叠纸盒,神态坦然而平静。
对比那场风光的葬礼,小区这位捡垃圾的母亲似乎享受的是更高级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