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质量提升研究

2019-09-10 07:22李永洪闫耀民
邓小平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

李永洪 闫耀民

[摘要]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在于乡村有效治理,而有序的农民政治参与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着参与能力较弱、目的功利性较强、非制度化现象较严重和成本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乡村有效治理,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当前,需要采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农民政治参与成本,完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发展农民政治文化、开创乡村文化新局面等措施来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质量,推动乡村治理的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2—0120—07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农村地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关注农村的政治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则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农民政治参与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对实现农村政治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农民政治参与作为基层政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政治权利。就国内研究而言,学者曹泳鑫较先关注农民政治参与的心理问题和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杨立华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两方面对农民政治参与进行了分析。孙景珊从村落文化角度分析其在农村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孙玉娟针对当前农民政治参与出现的非制度化现象提出了治理对策。随着农民工在农村政治参与问题的出现,郑永兰、钱家俊着重研究了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困境。针对农村妇女群体的政治参与,郭君平、王春来、张斌、吴国宝着重研究了转型时期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除了外部因素外,还要依靠农民自身政治素质的培养,李治邦从农民政治素质的角度,研究其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民政治参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研究针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研究较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拓展以往的研究,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关注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民政治参与的战略保障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民政治参与的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战略。它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的综合性内容。在政治上,其主要的要求是乡村治理有效,即实现农村自治、德治和法治的结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因此,农民政治参与必须以乡村治理有效为核心,通过村民自治、加强德治和法治,以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农民政治参与的具体要求。首先,坚持村民自治制度。在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过程中,强化农民在村务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农民主要通过参加村委会选举、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监督等方式,决定本村的事务,发挥监督作用,保障村务公开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其次,坚持乡村法治治理。主要通过法制建设,构建法制体系,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法治意识,减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通过合法途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发挥德治的基础性作用。德治对于农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建立村规民约,加强孝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讲道德、树新风,规范自身政治参与行为。

(二)农民政治参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第一,农民政治参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民政治参与是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环节,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农村享有政治参与权利的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过程,实现自身合法政治权利的方式。其核心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主要涉及选举、罢免村干部,决策重大村务,管理参与日常村务,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评议权。而这些农民政治参与的内容都是乡村治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二,农民政治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展开,是保证乡村治理有效的关键步骤。农民作为乡村政治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有效的、规范的政治行为直接影响整个乡村的政治生态。只有保证农民充分的政治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进而有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Y村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一)Y村的发展状况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T县位于四川省B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是B市唯一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县城,而Y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距离县城80公里左右,到县城需要花费约2.5小时。

经济发展水平低。Y村以农业经济为主,辖区内无工矿企业,无旅游景点,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较低,截止2017年,全村192户,家庭平均年收入约26880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480元。

劳动力流失严重。现阶段,Y村人口流向主要表现为: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守村落。根据调查发现,2017年,全村1087人中,有750人左右进城务工,约占总人口的68%。

全村人口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水平低。全村1087人中,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仅1人,大学本科学历(包括在读)共计9人,青年中,专科学历8人,其余大部分人为初、高中学歷,部分老人为夜校扫盲班毕业,甚至部分村民是文盲。

村两委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龄普遍偏大。根据调查发现,近三届中,村主任和村支书年龄均在40岁以上,部分甚至在50岁以上;二是文化程度低。近三届村两委成员的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学历,少数为高中学历。

(二)Y村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政治参与能力较弱。农民政治参与是农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的表现,更是维护农民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农民通过政治参与将个人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并通过合法途径予以实现。但是,在对Y村农民政治参与的调查中发现,农民政治参与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政治参与缺乏主见性。Y村村民在参与政治活动中缺乏理性判断,一般以村社里具有威信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意见为自己判断标准。例如,在2017年Y村村委会改选过程中,Y村6组大部分村民在选举组长和村主任时,以本组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何某选举的人选为自己的推选人。最后现场公布的推选人结果显示,全组总共36户,1户弃权,28户以何某推选的人为推选人,仅有7户推选其他人。二是对政策的理解力较弱。农民对上级政府的政策缺乏理性理解,大多数村民着眼于眼前切身利益,甚至出现抵制政策实施或消极实施的现象。例如,在2018年实施的“宅基地置换”的政策,Y村6组36户家庭中,只有8户家庭表示愿意接受宅基地置换,搬迁新房。三是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监督意识弱。Y村村委会改选后,无论是进城务工的青壮年,还是留守农村的人员,都较少关注村委会的事务,村民对村委会工作和村委会干部缺乏监督。在调查中发现,在过去三届村委干部中都存在不作为,甚至挪用公款等现象。

政治参与目的功利性较强。寻求更多利益和维护自身利益是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力和动机。在调查中发现,Y村村民的政治参与目的功利性较强,其参与动机和动力是维护自身利益或寻求更多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在日常状态时,农民对于政治活动的参与是消极参与或动员参与,当出现获利机会较大或关系自身利益时,就会快速作出回应,由消极或动员参与变为主动参与。例如,根据调查,截止2017年,在Y村近3届的村两委改选中,Y村民对候选人的选用标准主要是候选人对村民的利益回报。村民较多关注新任村主任对自己带来利益回报多少,而较少考虑候选人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因素。

政治參与非制度化现象严重。农民政治参与手段非制度化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为:行贿和血缘政治参与现象严重。第一,农民政治参与中行贿现象严重。农民主要通过实物或选举权行贿村委会的成员,以达到相应的利益目的。例如,在Y村出现村民通过行贿来获得精准扶贫中的各种补贴和补助。第二,血缘政治参与现象严重。血缘政治参与是指村民以血缘为纽带构成庞大的血亲关系网,推出政治代言人参与政治活动,以维护整个庞大血缘家族的利益。据调查,在Y村形成了以闫、何、陈、杨姓政治参与关系网。其中又以闫氏和何氏为实力较大,常常出现左右Y村政治活动的现象。血缘政治参与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村委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为了维护姓氏集团利益,村委会干部常出现权力寻租、腐败行为。

政治参与成本较大。在现实生活中,农民是否参与政治活动都存政治成本,它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主要因素,而政治参与活动的实现依赖于政治参与者的时间和金钱等要素的付出。农民政治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进城务工者和具有政治参与资格的留守人群。其中,进城务工者政治参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最大。据调查显示,Y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浙福广、云贵地区,大部分成员是正月外出,腊月回家。每次回家花费的时间大约2~3天,花费金钱800~1000元,加上误工费,一次政治参与总花费大约为1200~1600元,这对外出务工人员来说是巨大的开支。留守人群主要是留守老人、青年妇女和儿童,他们参与政治活动每次至少花费半天时间,这对只关注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留守人群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因为时间与金钱的考量,Y村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不高。例如,在2017下半年中,Y村整村半年的政治活动达12次以上,但家庭平均参与政治活动仅3~4次,而家庭进城务工者返乡平均参加政治活动仅为0~1次。

三、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责任机制不健全,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滞后。因此,要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农民政治参与成本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政治参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和地区财政收入,降低政治参与相对成本。

第一,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和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从而降低政治参与成本。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相对减少,留守人数相对增多,参与农村政治生活的人数增加,参与成本相对降低;另一方面,农民的家庭收入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才能相对降低。

第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在财政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政治发展的服务性财政投入,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基础性设施,推动农民政治参与的成本降低。毋庸置疑,降低农民政治参与的成本将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升农民政治参与度,推动乡村治理的进程。

(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农民政治参与制度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有序发展:一方面,需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实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地区治理格局。

第一,完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例如,在政策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民意吸纳机制,汇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农民意志纳入基层政府制订农村政策的环节中;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农民监督机制和政策适时更变机制,实行村务公开,切实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防止农村政策实施的“烂尾”现象出现;等等。

第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地区治理格局。首先,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就需要发展基层民主,构建民意反映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防止因基层政府的缺位而形成对农民政治参与权益的侵犯。其次,发挥法治和德治的保障作用。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必须依赖于法治和德治的保障作用。一方面,发挥法治的基础作用,完善对农村的司法救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规范农民政治参与各主体的行为,使政治参与的程序合法、所谋利益合法,打击各种不法和腐败行为,让政治参与在法制的保障下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必然存在着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要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构建矛盾协调机制,建立村民协调委员会,协调政府与群众、干部与群众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减少农民的非制度化参与。

(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

农村工作队伍在解决农民政治参与问题中发挥着直接作用。在新时代的特殊要求下,应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解决农民政治参与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汇民意、凝民智、聚民力,不断改善基层党的组织和思想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第一,建立健全党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责任机制。要健全党委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同时,要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各层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保障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切实保证农民政治参与的正确方向,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领导,培养农村工作队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构建在党统一领导下的组织体系,促进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就目前农村工作队伍发展滯后的现状,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积极吸纳大学生进人农村工作队伍,提升农村工作队伍的受教育水平和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真正促进农村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强化农村工作队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深入群众中,调查民意,真正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民问题,引导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政治权益。

(四)发展农民政治文化,开创乡村文化新局面

促进农民政治文化发展是解决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开创乡村文化新局面的重要方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农民政治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

第一,继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突破农村传统政治文化困境。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和、仁、善、礼、信等文化,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和促进诚信建设。同时,引进时代具有的民主与平等等现代政治理念,突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僚”和“等级”思想,防止基层干部人员脱离群众,促进新时代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

第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要加强法治宣传,培育民众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将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政治参与能力。首先,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活动。通过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理论素养,改变传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其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根本,只有通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新生代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有能力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综上,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改造传统农村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开创乡村文化新局面。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