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分析及教学启示

2019-09-10 07:22冯渊
关键词:写作训练高考作文

冯渊

摘要:我国目前的高考作文对考生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判断能力有较高的期待,是较高能力层级的要求。SAT源文本分析写作,更多的是对写作思维进行训练,促进考生理解源文本,进而能层层深入地分析他人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推进和形成的。这也为作文命题和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考作文 命题思路 SAT源文本分析 写作训练

一、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分析

(一)高考命题要求:对特定现象(话题)进行思考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2019年高考语文8套试卷中的写作题:

全国卷Ⅰ写作题首先出示有关体力劳动的阅读材料,然后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全国卷Ⅱ写作题首先提供1919、1949、1979、2019、2049五个年份中典型的时代精神,然后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文章形式是演讲稿、观后感或者书信,表达自己的愿望、感受或思考。

全国卷Ⅲ写作题首先提供一幅表现师生毕业前夕依依惜别的漫画,然后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北京卷写作题是选做题,先出示有关“韧性”(“色彩”)的材料,然后要求考生以“文明的韧性”(“2019的色彩”)为题,谈谈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认识。

天津卷写作题首先出示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要求考生据此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上海卷写作题首先出示有关欣赏音乐的一段材料,并说这段材料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然后,要求考生针对“中国味”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江苏卷写作题提供的材料是:盐加水才能“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事、人皆然。要求考生据此写作,谈谈自己的思考。

浙江卷写作题提供的材料是:作家如何处理与作品、读者的关系,并提出这三者的隐喻。要求考生身份代入并据此写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综合来看,8道题目的命题指向存在差别,有的侧重任务驱动,有的强调辩证思考,但都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给出的问题、现象与观点,谈自己的认识、思考和感悟。

具体来说,话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如全国卷、北京卷(“2019的色彩”)和天津卷。这些试题要求考生从个体感受出发,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民族,关注当下和未来。对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作文命题里设置这样的主题是题中应有之义。

另一类话题,如上海卷、北京卷(“文明的韧性”)、江苏卷、浙江卷,提供的是文化生活现象,要求考生针对这些现象、观点表达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命题检测的重点是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试题在思考的深度方面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类命题是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

(二)从要求考生思考的角度命题的必然性及其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全国卷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以及对现象、观点、话题的思考,指向的是学生的价值观。近年来出现的任务驱动命题形式,为写作教学吹进了一股新风。这种写作是为了增强写作的交际性和情境性,矫正没有目的、没有读者的写作。随着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的明确,作者叙事的角度、说理的形式和层次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形成自己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习惯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许多教师将任务驱动作文简单理解为写倡议书和写信,未能从叙事角度、说理层次、特定的说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止于肤浅、流于形式。当然,不能将教师实践的缺失归咎于任务驱动作文的命题。笔者想强调的是,如果设置试题时,话题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更符合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训练起来可能会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说服、论辩、劝诫的热情(如2015年全国卷I“要求对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的行为发表看法”)。

将宏大主题和任务驱动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命题形式,对一线写作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生如何调动生活积累和个人经验,如何建立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对方,尚需研究者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继续努力。否则,考场作文不仅背离了命题者良好的初心,也很难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

今天的高中生应当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著书作文的良好态度。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目前的命题,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笔者在完全承认这一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作文现状,提出一些补充性建议。

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当然不能脱离情怀抱负,但现在高考的目的主要是选拔能进一步深造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讲道理,如何在观点和理由(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可能也相当重要。

以上主要是对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类命题的看法。其实,针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作文也有类似的遗憾。命题者希望看到学生针对复杂的甚至矛盾的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事实却是大量考场作文仍在较浅的层次上挣扎。如上海卷一直让考生在矛盾对立的话题之间亮出自己的观点,如“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心灵的坚硬/柔软”“选择的自由/命运的不自由”等。近年来,改为针对某种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如“评价他人的生活”“对预测的态度”“对被需要的看法”等,都在呼唤考生对复杂的问题做深入的思考,希望考生能分辨什么场景持“矛”,什么情况持“盾”。

遗憾的是,考生惯常的思维方式仍是简单地坚持一方、否定另一方,做出“我赞同评价他人的生活”“我不需要被人需要”“我不认同预测”等单向度的评判。命题者给出矛盾的话题,是希望考生能从矛盾中发现问题的指向,找出矛盾双方的分歧点,而不是做出偏向一方的抉择。经过训练,一些考生掌握了所谓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即将矛盾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但这只是在话题边缘进行隔靴搔痒式的评判,不能结合具体情境深入阐述。学生误以为这就是辩证思考,如得出“心灵不能一味柔软,也不能一味坚硬,而应该恰如其分地将柔软与坚硬结合起来”之类的结论。其实,矛盾可能是永远无法调和也无须调和的,不必用“恰如其分地结合”“把握合适的度”这类空洞的套话掩饰。比如,面对爱和美,怎么“柔软”都不过分;面对践踏人类底线的任何行径,怎么“坚硬”都不为過——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复杂真实现象的思考,而不是覆盖现象的简单套路。

从考生的写作实践来看,有认识深度和思想水准的文章较少。这类旨在引导学生针对文化生活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的作文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较长的路要走。

那么,有没有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值得借鉴的命题形式呢?我们先看看SAT作文命题的变迁情况,也许会有所启发。

二、SAT源文本分析写作对写作训练和命题的启示

(一)SAT从话题作文到源文本分析作文的转变及其原因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考试,其成绩是美国之外的其他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在2005年开始设置写作测试,写作满分为8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由49道多项选择题(包括选出句子最恰当的表达方式、选出句子中表达不恰当或错误的地方、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等)和1篇作文两部分组成。选择题的测试时间为35分钟,分数约为560分;写作文的时间只有25分钟,分值约为240分。

2015年以前的SAT作文一直是命题作文,考生可以用所学知识或亲身经历来论证观点。作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考生能否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无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明显,这与我们目前的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一致。

SAT致力于客观准确地对考生的学术表现提供评估。为了选拔出适合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学生,甄选关口必须提高精准度。鉴于应试者在备考阶段仅仅注重应试技巧的提升或者准备模板,综合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以检测,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成品作文”,在2016年,SAT对写作测试进行了改革。

第一项变化是写作变为选做题,分数不计入总分。但绝大部分考生特别是申请综合排名靠前大学的考生,仍然选择完成写作题,因为综合写作能最大程度体现应试者的分析能力。改革后的 SAT 作文考试时间为 50 分钟,选择题不再出现,写作时间由25分钟延长至50分钟。

第二项变化是写作由原来的话题写作,变为了源文本分析写作。试题提供源文本,要求考生理解原文观点,分析作者所用证据、写作风格、修辞目的、例证方式、推理方式和如何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等,即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中案例的合理性、逻辑思维以及论证技巧或修辞技巧进行评价。

改革后的源文本分析作文,规避了创作的主观性,提供写作框架甚至内容,聚焦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写作能力的客观公正评价。

改革后的新SAT作文阅卷,由两位阅卷人在1—4分的范围内对考生的阅读、分析、写作三方面分别打分,三项的得分取两位阅卷人评分的均值(1—4)。

阅读维度考查考生对源文本的理解,主要关注文章是否充分展现了考生对源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包括对源文本中心论点、重要细节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

分析维度考查考生对源文本的论据、论证过程、体裁、修辞、词汇诸方面的评价;主要关注文章的观点和论据是否有针对性地分析源文本的论据、论证过程、体裁、修辞和词汇等。

写作维度考查考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论证能力。主要关注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使用的句式是否丰富,用词是否准确,表达是否符合书面语的标准。

源文本分析写作能否更好地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能还有待评估。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写作模式,能在一定框架内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这也是写作教学本身不应被忽视的问题。

(二)源文本分析作文案例及启示

从分析原文作者是怎样形成观点、怎样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角度来看,SAT的源文本分析类作文对提高学生“说服读者的能力”很有效。

我们看一则案例。为了节省篇幅,笔者对源文本撮其大意。

【源文本】

让黑暗存在吧

①我家在明尼苏达湖畔的小屋,那儿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树林,夜空常有流星滑落。但现在,美国许多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银河系的天空有多黑暗。其实,黑暗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②夜幕降臨时,我们就自然而然打开电灯。夜晚有太多的人造光,给所有人带来麻烦。

③世卫组织已将上夜班列为一种可能致癌的原因,美国医学会也表示:“我们的身体需要黑暗来产生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可以防止某些癌症的发生。我们的身体需要黑暗来睡眠。睡眠障碍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有关。”最近的研究还表明,“睡眠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光照”。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这么多人造光。

④夜间和黄昏的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也依赖黑暗。400种鸟类在夜间迁徙到北美;海龟夜晚上岸产卵;黄昏起飞的蝙蝠为美国农民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害虫控制费;飞蛾为世界上80%的植物授粉。而人造光破坏了数十亿年来形成的生态系统。

⑤夜晚的黑暗可以提供孤独和宁静。所有宗教都认为黑暗对于有灵魂的生命是无价的,而见证宇宙的机会从一开始就激励着艺术家、哲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在一个充满人造光的世界里,凡·高如何描摹他的“星空”?谁知道这夜空景象会给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孙后代以怎样的喻示呢?

⑥我们的夜晚越来越明亮。人造光大部分是浪费能源和金钱的。我们这些35岁以上的人可能是最后一代真正经历过黑夜的人。

⑦其实,这一切都可以改变。北美和欧洲的许多城镇已经改用LED路灯,这为控制浪费的光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其他地区也发现,只要在午夜过后关掉部分公共照明就能取得成功。就连著名的“光之城”巴黎,也在凌晨1点后关闭了纪念碑的灯光。正在失去的黑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必须真正解决光污染的问题。

【写作题】

撰文解释作者如何说服读者“应该保护自然的黑暗”,分析作者如何加强他的论点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请结合文章的特征进行分析。

源文本分析写作不要求考生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而要求考生阐明源文本作者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论点并说服读者的,重点在于准确认识源文本有层次、有角度、有说服力的特点。笔者认为,能准确认识、并能详尽分析优秀文本的说理特点,是自己撰写富有说服力的文章(包括将来写作具有正确三观、具备思辨色彩和深刻思想的文章)的重要前提。如果好文章放在眼前都不能辨识,或者辨识了却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后面的训练就应该暂缓。源文本分析作文的命题思路即使暂时不是我们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至少也是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思维水平非常值得借鉴的方式。

谓予不信,请看下面的优秀例文(篇幅已压缩处理):

为了回应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依赖人造光,作者在他的文章《让黑暗存在吧》中提出,自然的黑暗应该被保留下来。他通过个人轶事、对艺术史实的征引以及反问句式,有效地构建了自己的论点。

文章开始就讲述了个人的故事——某个夏天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湖上度过,那里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树林”。作者试图通过与夜晚的黑暗有关的个人故事来吸引读者,从而建立起真正的黑暗可能具有的美、魅力和令人敬畏的神秘的观点。他通过向读者追忆一段证明“黑暗不可替代的价值”的亲身经历,为保护自然的黑暗建立了自己的论点。

作者的论点也被他对艺术的引用——凡·高的《星夜》和巴黎作为“光之城”的改变——所推动。作者认为在黑暗的天空中,星星的自然壮丽是确定无疑的。如果没有多余的人造光,我们就有可能像凡·高画的那样,拥有一个宏伟灿烂的夜空。这促使读者权衡我们的世界被非自然的、无趣的照明所消耗的弊端。

此外,作者还暗指巴黎是“著名的‘光之城’”。接着,他阐述了巴黎如何采取措施实施更可持续的照明实践。这样一来,传统意义上作为“光之城”的巴黎就会变成“凌晨两点之前的光明之城”。这进一步深化了他的论证,因为它表明了保护自然黑暗的措施是可以而且正在采取的。

最后,作者巧妙而有效地运用了修辞上的质疑来说服他的读者,保护自然的黑暗是至关重要的。他要求读者思考“这夜空景象会给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孙后代以怎样的喻示”,以一种残酷的追问挑战每个人的情绪。通过这个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关于纯净夜空的影响力量。这个反问句牵动着读者的心弦;虽然读者以前可能看到过未被观测到的夜空,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景象。通过迫使读者直接面对一场充满感情色彩的追问,作者发展了他的论点。

作者对人造光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黑暗的现象感到失望,他认为我们必须保护真实的、未受影响的黑暗。他通过个人轶事、典故和反问构建了这一论断。

这是一篇篇幅与国内高考作文相当的优秀作文。

从对文本观点的掌握方面,考生首先准确概括了源文本的主旨:自然的黑暗应该被保护;我们必须保持真实的、不受影响的黑暗。

尤为可贵的是,考生准确地概括出了“陈述个人轶事”“征引艺术史实”“巧妙运用反问句式”等方法与原文中心论点的关系,文中几乎没有直接引用原文长句,而是用自己的话清晰概括,显示了作者出色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分析原文作者运用这些手法时,作者能仔细解释原文作者是如何建立论点的。如通过个人经历来打动他的读者;用“美、魅力和令人敬畏的神秘”来形容黑暗,引起读者的共情。作者接着抓住原文对艺术史实的征引和对放任光污染导致的可怕未来的追问进行分析,将原文的推理过程逐一揭示,显示了很高的分析能力。

在表达上,全文紧紧围绕源文本中“陈述个人轶事”“征引艺术史实”“巧妙运用反问句式”三个要素,在陈述和分析中呈现了清晰的思路发展过程。整个回答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目前的高考作文對考生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判断能力有较高的期待,是较高能力层级的要求。

而SAT源文本分析写作,更多的是对写作思维进行训练,促进考生理解源文本,进而层层剥笋地分析他人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推进和形成的。这种对别人经典文本的准确分析、涵泳把握,必将影响到自己论述类文本的写作。

我们是否可以不急于针对某类现象、观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有层次地推进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件思维含量较高、操作起来也较难的任务。

如果先不急于对他人观点做出评价,只关注别人是怎样说服读者的,重点就可以改为分析他人的典范文本的逻辑结构。先搞清楚作者形成观点的过程,然后深入剖析源文本运用了哪些材料(数据、报告、研究成果、名人例证、他人观点等)来支持他的观点,再用明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认为,这种从分析典范文本出发,关注读者如何说服读者的命题思路,是对文章写作的本体回归。至少,以这种方式训练中学生写作,能比较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论述类文本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富强.培养基于论证评估的写作能力——对SAT新写作考题的学理思考[J].语文学习,2019(2).

[2] 张睦楚,汪明.在改革中适应:美国新一轮SAT考试改革的理性之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0).

[3] 吴晶.美国SAT的理念、方法、技术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6).

[4] 杨光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改革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5(1).

[5] 肖龙海,孙慧蓉.美国SAT新一轮改革争议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4(12).1-77,83-92

猜你喜欢
写作训练高考作文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5年高考作文趋势分析和备考建议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如何能让中学生写好作文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中年段借助阅读教学开展写作训练二三法
运用讨论法强化写作训练效果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