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在统编本教材中,古诗词的数量有所增加,可见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统编本教材的变化,给一线的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实际教学中,时空的距离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也无法深刻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困难重重。
笔者认为,立足教材,了解写作背景、明确选文目的,是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的基础;挖掘教材,可以从把握诗眼、立足意象两处着手,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解读诗歌的灵魂,获得情感共鸣;超越教材,有利于沟通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下面,笔者以《望洞庭》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教材
1.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写作的背景,是学习古诗词时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第一,古诗词创作的年代距离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要想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古人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当今时代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第二,每首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了解背景,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了解诗人、词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第三,同一个诗人、词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相同,学生在熟悉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以刘禹锡的《望洞庭》为例,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特殊阶段的人生经历,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任监察御史的刘禹锡推行永贞革新,意在打击邪恶的宦官势力,但由于宦官人多势众,改革人士反倒被吓得落荒而逃,可刘禹锡却毫不在乎。后来他被贬到了安徽和州,可没想到就连当地的知县也为难他,分给他一间特别简陋的房子当住所,而刘禹锡也不生气,看到屋子附近是鸟语花香,他从此过起了逍遥快乐的日子。一个秋夜,寒冷落魄的他路过洞庭湖,望着湖面的平静与秀美,突然来了精神,赶忙拿出笔,记录下眼前的美丽景象,就是这首《望洞庭》。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刘禹锡的心境逐渐平和。当他来到洞庭湖,此时平和的心境已经与洞庭湖的宁静融为了一体,他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对明天有了新的憧憬。
2.明确选文目的
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或主线鲜明或描写精彩或情感浓郁,较之其他文本而言,具有较强的经典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情感。为此,我们可以发掘这些古诗词,将其作为“例文”,发挥他们潜在的价值,以寻求古诗词教学的新突破。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刘禹锡的《望洞庭》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望洞庭》是一首写景的诗,但在教学中不能就诗解诗,以景论景。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诗是抒发思想感情的,是人心灵世界的呈现。这首诗被选入教材,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形象和比喻,将洞庭湖独特的美景再现于纸上,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所以学习这首诗时,应当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欣赏意境。
二、挖掘教材
1. 把握诗眼,解读诗魂
诗眼是诗歌的灵魂。它可以是一首诗中概括主旨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我想,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解读诗歌的灵魂,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诗眼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意境,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以刘禹锡的《望洞庭》为例,“和”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全诗处处围绕“和”字来展现。首先,诗人描写的是湖光與秋月之和。洞庭湖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月亮倒映在湖面,湖面泛起蒙蒙的雾气,在月光映衬下朦朦胧胧的。其次,此番和谐的景色中又透露着诗人平和的心境。水天一色给人宁静之感,白天的浮华、人生的坎坷,此时被消融。
要进一步体会诗人平和的心境,还要联系此诗的创作背景。刘禹锡经历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走向了成熟。创作此诗时,诗人平和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宁静已经融为一体。
2. 立足意象,融入意境
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立足意象,才能引导学生融入意境。古诗词的意境不能靠教师单纯的讲解,而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联想、去丰富,才能真正走进诗词的意境。在教学《望洞庭》时,可以让学生抓住诗中的比喻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产生联想:秋夜,月色如水,诗人站在洞庭湖边,望着平静的湖面,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情不自禁地感叹:“洞庭湖的景色真是平和秀美啊!此时我的心也是那么平静如水。”
当诗中的文字通过学生的想象变成一幅幅立体的画面时,学生才能看到诗人看到的景象,想到诗人当时的想法,感受诗人当时的感受,与诗人“心灵相通”。
三、超越教材
1.以古诗词为中心,向同主题内容延伸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同主题的诗词进行比较,感受不同的诗人(词人)对同一主题不同的创作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是学生理解诗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中,笔者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较。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动态美。这句诗的意思是笼罩在洞庭湖上的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为什么大多数诗人看到的是洞庭湖的动态之美,而刘禹锡却看到了洞庭湖的静谧之美呢?这就需要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虽然被贬官,但依然能看到洞庭湖的静谧之美,诗中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正是表达了诗人被贬谪下的壮阔不凡的思想气度。
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是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可是两首诗的角度却截然不同,在不同人的眼里,洞庭湖也有不一样的景色,当然也反映了不同诗人的心境。
2.从作者出发,向同作者的作品延伸
要想更好地了解诗人,就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一些诗人、词人的传记,感悟生活经历、理想情感等在作品中的折射,感悟人生真谛,走进诗人真实的精神世界。
在教学《望洞庭》一诗时,我们可以拓展刘禹锡的另外一首《秋词》。《望洞庭》和《秋词》都是诗人被贬后的作品,放在一起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诗人彼时的心境。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在悲叹秋天的萧条景象,而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与其他词不同,它另辟蹊径,没有悲伤秋天的萧条,却讴歌了秋天的美好。从刘禹锡眼里看到的世界可以折射出他内心的世界,更加让人钦佩的是,《秋词》的创作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后完成的作品,敬佩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同一个诗人,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心境也会不同。读读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诗人情感的变化,感受到生活给诗人带来的心境的变化。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些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此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中学小学部)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