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简评
今年天津卷文言文閱读选文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衡州新学记》,属杂记类文章,考生对此文体应不陌生。文章叙议结合。借“先王”时治学与为政相结合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赞扬衡州三位官员重视教育、勤于政事。文中治学应切于实用的观点,在今天亦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在命题上,题型较全,分值较高。整体看,文本难易适度.题目难度不大。
高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3分)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之事,则日:“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日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乙酉至宫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遑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元本本
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
望:察看
C.颐卒未有以当上意者
当:符合
D.兵其细也
细:小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3分)
①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②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③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④衡之学日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
⑥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3分)
译文: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精讲
8.【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判断实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可将该解释“代入”句子,看上下文是否顺畅。
A项,“元元本本”,从结构看,第一个“元”“本”做动词用,第二个“元”“本”是名词。解释正确。
B项,将解释“代入”,“不敢察看先王之时”明显不通,可知错误。此处“望”应解释为“希望、期待”。
C项、D项,将解释“代入”,句子通顺,解释正确。
【参考答案】B
9.【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项的两个“则”,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可解释为“就”。
B项的两个“于”,均为介词,前者引出比较的对象,可解释为“比”,后者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此处可不译。
C项的两个“而”,均为连词,前者表示因果关系,可解释为“因而”“所以”,后者表示转折关系。可解释为“可是”。
D项的两个“以”,前者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解释为“在”,后者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解释为“来”。
【参考答案】A
10.【解析】做断句题,应首先通读句子,了解大意,然后结合语言标志(如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子结构(主谓宾结构、某些特殊句式)、句子的对称性(对偶句、排比句)等特点断句。
本题为选择题,降低了难度。可通过比较选项的不同,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①“群居玩岁自好者”讲不通,且如此一来,“不过能通经缉文”缺少主语,故“自好者”应与后句相连。据此可排除A、D两项。
②“通经缉文”是一个并列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
③“昔之所习者”是一个者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中间不能断开。可据此排除A、C、D三项。据此一处即可排除三项,说明题目设计不够严谨。
【参考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做这类题,前提是理解句意、文意。要注意题干中“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具体限制。
①②两句在文中第1段,本段主要讲“先王之时”的情况,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状况,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③在文中第2段,本段主要讲“后世之学”学与政分开的现象,是作者要批判的。④⑤是叙述客观状况,作者对此无所谓赞赏与否,不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⑥是展望衡州新学的办学效果,自然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
做题时,不必一句一句推敲判断,可以结合选项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如:断定③不是“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即可排除C、D两项。在A、B两项中,只需分辨②和④即可。
【参考答案】A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题时,需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照,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D项,错在“以驳论为主”。本文不是一篇议论文,而是一篇叙议结合的“记”。文中虽也讲到“后世之学”学与政分开的现象,但接下来却是用较多篇幅叙述衡州新学重视学、政结合的做法。而并不是对错误现象进行批驳。
【参考答案】D
13.【解析】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原句中的字词应在翻译中尽量体现,还要注意体现原句的句式特点和语气。
第(1)句重点词语:所以(表示原因)。
第(2)句重点词语:安得(表示反问)、劝(劝导,不是劝阻)。
第(3)句重点词语:抑(表示揣测)、于是(从这里,古今异义)。
【参考答案】(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2)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
(3)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参考译文
先王执政的时候.把治学与为政统一起来,治学研习的是为政之道.为政是治学的具体施行,治学不研习为政之外的特异东西.为政也没有特异的方法。从朝廷到郡国,从郡国到天下各个角落,推本溯源,没有第二种情况。所以,读书人不求学,就会有奇特诡异的言行.政令不源于治学,就没有准则法度。君臣上下.对待自己的学问,就像农民对待自己的田地一样。农民每天从早到晚在田里辛劳.担心如果不耕耘,就得不到粮食.就会有这一年怎么过完的忧虑。他们每天从早到晚用心研习学问.担心如果不研习.就会出现推行政令有偏差的问题。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统一風俗一致.只是因为这个缘故。
后世治学的风气,大概比先王之时更加兴盛。他们仪容举止安详,饮食丰富.教诲约束严格.先王之时也未必达到这种程度;然而对他们来说学习只是学习,为政只是为政,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他们聚在一起.一年到头玩乐.所追求的不过是能够通晓经书、编撰文章,取得科举登第,得到之后,就把过去所学的东西.很快废弃忘记了。一旦看到公文上规定期限要完成的政令,就说:“我在处理政务,治学对这有什么用呢?”唉!后世谈论治理政务的人常常不敢期望像先王执政的时候那样,大概就是因为将治学与为政分开了吧?
国家建立的学校已很完备了.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有老师和学生,州县的官吏以办学的成绩来宣扬自己的政绩.凡此种种.难道仅是为了好看而已?大概是想要回归先王过去的做法.从治学中求取为政之道吧。只是最终还没有符合圣上心意的做法.这是士大夫和求学之人的罪过。
衡州的学校叫石鼓书院,这个学院由来已久.中途曾迁徙到城南,读书人认为不方便.又搬回原来的地方.是以前的教授施君鼎开始搬迁的。石鼓的学校,在潇、湘两水的交汇处,拥有名山大川的胜景。刚搬回来时,新的屋舍还没有建好。提点刑狱王彦洪、提举常平郑丙、知州张松几位,都是乾道乙酉年到任的.当时恰巧发生战事,三位官职不同,但责任一样,虽然每天都忙得没空闲.但都知道办学是为政之本,战事只是小事,就授命教授苏总龟,让他整修学校。不久学校建成,战事也结束了.环顾三位官员管理的地方,到处都整齐严谨,太平无事。
战事结束,天下太平,未必就是因为治学,但我唯独特别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我很赞赏这三位认识到先王治学的意图.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仍不敢忘记办学。学校建成而平息战事有功,治理地方也有政绩,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所有衡州的读书人,一定会懂得这三位的心意,那么他们在这所学校里,就不只是专注于文字章句的学问.而且也要学习将来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方法,不只是为了科举登第,更要思考辅佐君王、泽被百姓的业绩。使为政和治学再次结合统一,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第二年八月初一,历阳张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