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Ⅱ

2019-09-10 07:22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观后感演讲稿家国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讨论

韩欣颖

题目要求我们“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这就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情境,让我们穿越时光,设想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别的时代,让我们身处其中,激發我们的爱国热情,彰显我们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时空观念,分清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要求的体裁多样丰富,有演讲稿、家书、给同学的信、观后感、慰问信,这要求我们对应用文体格式熟练掌握。总之。这个题紧扣时代脉搏,考查我们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文学素养,写作时应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的壮志。

张欣竹

今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有很大创新。考生可选写作内容与形式多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根据材料内容,可从“爱国”“奋斗”“拼搏”“责任”等角度立意。总的来说,这个题目符合核心价值观,充满正能量,考生容易人手。

樊竹君

今年的全国卷Ⅱ作文题,作为一道紧扣时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在文体上也与往年有所不同。演讲稿、书信、观后感等考查学生对应用文的掌握程度,考生需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及书写格式。同时,设身处地的情景设置也是需要注意的。

何其凡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本题材料以“爱国”“青年”和“历史”为主题,重点在于体现爱国豪情和青年壮志,可以引用《少年中国说》等名篇,增加文章的文学底蕴。如果选择任务①,可以尝试半文言写作,比如我的思路是:先简单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救亡图存。在我青年;然后叙述史实,说明英雄出少年;接着转入当下,世界风云变幻,时不我待,少年须奋起;最后发出呼吁、号召。

李欣

这是一个要求考生对民族复兴百年风云有深刻理解的作文题目,考生无论选择哪一个任务,都必须充分结合时代背景。此外,不同的任务形式,对格式的规范、表达的得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关于文章的主题,应当是青年人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奋勇投身复兴大业的爱国热情。情感的真挚充沛是很重要的,因此,这也是命题者在考查考生有没有这份家国情怀。

我选择任务②,思路是:首先,描绘大典盛况,表达欣喜、骄傲的心情;其次,回望祖国百年血泪史,表达珍惜胜利、缅怀英烈之情;再次,发奋立志,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这样就把祖国历史和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回望一家人在战斗岁月的苦难与抗争,使人物更丰满立体,情感更真挚。

戴子骥

我想象1979年的金秋,有那么多学子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在给友人的信中,我将用赤诚的语言向他倾诉青年的热情和决心,我想向他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中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壮哉我中国少年,美哉我少年中国!新生的中国需要青年的力量来腾飞,青年们则需要与新生的中国共同书写壮丽的诗篇。苍天不负少年郎!

张智诚

我想到的是大国的崛起。聚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国家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构成有机整体。每一个小小齿轮都是历史车轮的一部分,是荣耀伟业的参与者。站在航船甲板的最前端,当下的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正如题目阐述的那样,这些镌刻在丰碑上的年份,都是历史的转折点。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百年纪念,要求我们继往开来,肩负新时代的使命。由此,需要鼓励当下的青年树立家国意识、宏观意识,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关注当下,理解国家的重要抉择;放眼未来,规划未来中国的蓝图。中国的未来因青年变得更有活力、更多彩!

名师点评

崔矿山老师

全国卷Ⅱ给出五个富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让考生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或演讲稿。或一封信,或观后感等,均要求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显然,这道作文题比去年的“幸存者偏差”更契合时代精神,更强调写作情境,更富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讴歌伟大时代,铭记历史英雄,此题可谓壮哉,大哉,美哉!

写作时,考生应有炽烈的家国情怀、深邃的历史眼光、合理的丰富想象、精准的文体选择。唯其如此,我们方能“戴着镣铐跳舞”,写出这类高考作文题的佳作来。

羊刚老师

全国卷Ⅱ作文题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主题宏大,指向鲜明。强力引导考生思考青年与时代的关系,激发莘莘学子爱国、报国的热情,激励其自觉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二,创设交际语境。导向实用。5个写作任务全部要求写实用文,而且除任务④是观后感外,都要求写演讲稿或书信,引导学生关注交际语境的写作。

从以上同学们的讨论看,大家对试题的第一个特点认识很清楚,而且能反思自身水平与题目要求之间的差距,这很好。比如李欣同学说“这是一个要求考生对民族复兴百年风云有深刻理解的作文题目,考生无论选择哪一个任务,都必须充分结合时代背景”。从我了解的学生情况来看,他们对材料选取的5个历史节点的背景,都有所了解,有所体验,但这种了解和体验还谈不上细致、深入,因此,他们的作文能完成主题的演绎,却体现不出不同任务的个性。这提示未来的考生,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同学们对这道题的第二个特点,似乎关注不多,关注到的也只是提“实用性”、实用文的格式等。其实我们更应该重视这几个写作任务的交际语境,努力把握构成交际语境的主客观因素。

交际语境写作与传统文章写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寫作不是自顾自地自我表达。而是一个与人交流的过程”(荣维东先生语)。可以说,交际语境写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对于交际语境要素的把握。

下面结合这道题,介绍一下构成交际语境的要素。

1.话题。

有效的交流(言语交际)不是漫无边际的,它总是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比如这道题的总话题是“青年与时代”(“青年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当然每个写作任务的具体话题会有所不同,每个写作者对具体话题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如何,都得有个话题。

2.目的。

有效的交流(言语交际)不是漫无目的的。既然有目的,表达者说(写)什么,怎么说(写)都要服从目的,做到“言随旨遣”。比如李欣同学选择任务②,他的言语交际目的之一是要与家人分享他参加开国大典的心理感受,所以,他要“描绘大典盛况,表达欣喜、骄傲的心情”,至于家人能否感受到他的心情,也取决于他能否最大限度地重现大典的盛况,能否恰当地抒发情感。

3.角色与对象。

进入写作状态的那个人(作者),在“自顾自地自我表达”时,他就是他自己,而在“与人交流”时就必须顾及自己此时的角色。比如,这道题设定的角色就是“青年学生当事人”:如果选择任务①,他就是1919年5月4日参与集会的一名青年;如果选择任务③,他又变身为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的一名新生。为了交流的写作,还要考虑交流的“对象”,就是那个听你说话、读你文章的人。

角色与对象构成一种关系,表达适合这种关系。才能达到交际目的。比如戴子骥同学选择任务③,他此时的角色是大学新生。他交流的对象是友人,如果这友人同时又是曾经的同学,现在是另一所大学的新生,那么,他的抒情就是合适的,因为交流双方具有相同的文化水平、相近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家国情怀。假如他设定的交流对象是一名落榜的高中同学,那么他的抒情就会显得“无的放矢”,写作内容就要根据交流对象身份、心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4.场合。

所谓场合就是一定的时空和情境,表达要与场合相适应。比如任务①,演讲场合是一次五四青年集会,不是两个同学在私密空间的一次谈心,所以,写这一份演讲稿,就要选择与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来谈,至于开头要有称呼、需要时要做自我介绍等所谓格式要求,从深处说,也是这个交流的特定场合决定的。

构成言语交际语境的主客观因素不只上述这些,但上述的4点是最基本的。建议同学们结合这道典型的作文题多加体会。

猜你喜欢
观后感演讲稿家国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如何写好观后感
阳光住进我心里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谁咬得更厉害
祖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