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
从2012年开始,“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随着微课逐渐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微课能够促使课堂更高效,微课能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施,微课能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等等。但是,有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微课如何设计才会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内容?如何设计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呈现课程的特色?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如何设计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设计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录像、剪辑、后期制作,这些步骤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有没有简单的微课制作方法?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任务很重,很难会有太多的时间来制作微课。能否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就关系到教师未来课堂的发展方向。而“录屏型微课”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钥匙”。录屏型微课是指在电脑上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屏幕操作的知识教学微课。录屏型微课,教师不需要出镜,不需要繁琐的后期制作,并且对软硬件要求非常简单。电脑上除了PowerPoint或几何画板软件,只需再安装录屏软件和插入能够录音的耳麦,就可以录制。下面从录屏型微课的设计建议和要点两个方面来作探讨。
一、录屏型微课的设计建议
(一)设计为课程服务的微课
微课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部分,它在整体内容之中,为整堂课服务,甚至为整个课程服务。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是提升課程知识层次,还可以是提出问题、引入情境,更可以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要依据课程的实际情况,以高效课堂为目的设计和使用微课。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对一堂课的设计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对微课的使用节点也不会相同,在此建议同年级组的教师利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来研究微课的使用时机,教师自身多感受、体会微课的使用时机。
下面给出了一些数学课上可以使用微课的时机,以供参考。
新授课:章前引言、介绍数学史的知识、本章知识的实际生活应用、学科后续学习应用的介绍等处,都可以应用微课。也可以引入新课时播放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质疑。
习题课:录制典型习题的讲解、分析总结思想方法、提升提炼基本型等微课。不仅课上应用得心应手。课后还可以把微课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回味、记录。
复习课:章末总结、思维导图讲解等处都可以设置微课,领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清晰知识点、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二)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微课
教师备课时要备学生,依据我们所教的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进行当堂课的教学设计。微课设计也一样,学生处于什么层次基础,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设计会更利于学生的理解,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微课。
在用“相似预备定理”推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时候,第一次是运用“预备定理”推导出“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后续的课程还会运用第二次、第三次。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好的迁移能力、转化能力为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也是放在选学内容中。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好,就可以直接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应该就可以自行证明出了。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证明后加一个总结点拨性的微课,只要分析出关键点就可以了。
但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教师让学生探究后,仍有很多学生证明不出或者即使证明出来了思维也不清楚。此时,教师可以不用学生讲解,直接播放把问题讲解完全的微课,再利用多媒体的变换优势,让学生学会这种证明方法。这样做,目的是达到能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进行类比应用。
(三)设计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微课
微课的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录屏型微课都是讲授式的,较易陷入灌输的误区。一个微课可以只是单纯的讲授,但也能做到启发、引导、提升、归纳、总结,微课决不能只是灌输。那么,如何用微课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
分式这一章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对于分式的运算总是不理解。此处,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入环节制作一个微课,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加减运算、乘除运算”,还有“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等内容。对前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之后,学生在本章的后续学习中,就会把对分数的理解对应转化到对分式的定义和运算的理解上。教师再反复强调“字母表示的是数、一切字母的运算都是数的运算、数式的通性”,学生就会容易理解了。
在学习分式乘除和加减运算时,还可以再次制作小微课,对复杂分数的乘除和加减进行运算演示,在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复习。学生就会类比、转化,在分数的运算基础上开始建构分式的运算思维。在讲授完分式的运算后,当一节课行将结束时,还可以再让学生观看分式和分数运算的对比微课。这样,通过两个微课,学生就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稳固地建构出分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微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则分为六个主要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作为一个小小的微课,很难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素养是积淀出来的。我们要利用微课这个视听结合的高效能的工具,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微课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拓展数学史的知识、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树立责任担当的意识等来有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可以设计“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的数学活动。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感受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还可以让学生对活动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整理与描述,最后教师通过微课进行总结性的数据分析,向学生渗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这个主题的收集数据,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新授课中,引入情境的微课设计,还可以多多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主题。如“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这一课可以用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微课,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无理数时,可以播放关于数学家祖冲之和希帕索斯的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五)设计带动问题化学习的微课
“问题化学习”项目的成员王天蓉这样形容“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要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追求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因此,微课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它一定是本堂课问题系统中的一环。它可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还可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要本着问题化学习的宗旨,在课堂的适当位置设置微课,并基于问题化学习的理念来设计微课。
在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堂数学课——“正数与负数”一课中,有关于“0的意义”的阐述,教材有点过于简练,具体应该怎样理解,教材上并没有交代。然而,“0的意义”却是后续学习中对“正数与负数”“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的关键。怎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己整理“0的意义”,通过收集资料来带动他们的思考。课上,在学生交流展示后,教师可以再用制作好的微课进行总结性展示。这样,学生就会完全理解了,后续的学习当然也会畅通无阻。
二、录屏型微课的设计要点
(一)简洁高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一个微课,仅仅是为一堂课的一个环节服务的。目前,很多教师设计的微课很精彩,但录像、后期制作很麻烦,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个微课需要一群人制作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这样的微课是不可能普及的。要想使微课的利用现实与长久,就需要在设计时多考虑制作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要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设计简洁高效的录屏型微课。通过在电脑上下载录屏软件,使用有麥克的耳机,使用PPT、几何画板边操作边录音,就会简捷高效。课堂上使用后的微课,还可以发给学生,让课堂上还没有完全明白的学生回家后还可以继续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短小精悍
微课的形式只是视频播放,没有师生互动,所以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人疲倦。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建议要设计6分钟以内的视频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就需要我们在制作微课时应充分考虑“短”的特点,精心选择微课的内容,精细策划微课的表现形式,精致选择微课播放的实机,使微课虽然“短小”,但是却有“精悍”的效果。同时,一旦微课时间需要长一些,那么其内容和形式就需要做到有变换和层次,还要有幽默感。
(三)巧设悬念
微课的时间较短,我们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创意的表达、音乐的配置、色彩的搭配、语言的幽默、语速的调配等都很重要,可以加入简单的故事情节,巧设悬念;可以借鉴影视艺术广告等媒体方式,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控制节奏,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此外,还要注意页面干净整洁,不要分散学生注意力。
微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有更大的延伸,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思考;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但是,大厦再好,也需要一砖一瓦的堆积,教师必须一步步慢慢来。我们可以先尝试选择别人的微课在课堂上使用,然后再试试用PPT或几何画板配上录音制作简单的微课,最后再试试用FOCSKY制作漂亮的课件再配上录音。熟练后,还可以用视频编辑配上字幕、音乐的形式等。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