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嘉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评述”板块是学生接触经典艺术作品、受到艺术熏陶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欣赏名作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美术作品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其从初识到进阶、从“听老师说”到“讲述给身边人听”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与作品之间必然存在距离。从文化理解层次切入到教学内容,是缩小这一距离的关键。
一、在文化理解层面上设计“欣赏·评述”课
从文化理解中感悟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具有文化理解素养的人能逐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的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继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善用情景教学,贴合美术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合理构建知识结构,促进初中生形成解决问题所需的品格与关键能力。
(一)设计教学层次
在“三位中国美术家”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时代特色、创作背景、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多视点欣赏徐悲鸿、潘天寿、张择端这三位美术家的艺术作品,了解三位美术家的人物背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使用观察、讨论、对比等多种手法,多视角分析美术家的艺术风格、构图、造型变化,让学生感受国画艺术,产生热爱民族绘画的情感,从而生成民族自豪感,进而大胆创新。
笔者将本节课设定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梳理学生思维,挑影响美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着重介绍,渲染情绪并与学生收集的资料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欣赏代表作铺路;其次,把握欣赏作品的层次,首先围绕色彩、造型、构图、艺术风格等进行分析,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意欣赏后要集中小结,多媒体的使用要起到铺垫作用。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中国美术家的艺术特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轻松领会美术家及其作品,首先,教师要从时代背景中选取能影响到三位艺术家的绘画、思想、理念或是人物进行讲解,也就是应将最后一步进行的情感升华搬到第一步进行。之后向学生介绍美术家生活的地方、家庭条件、学艺经历和人物性格等,让学生像了解“老朋友”一般,掌握和辨识三位美术家的艺术特色。在学习三位美术家的艺术特色后,再去发散思维吸收额外的知识。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建筑师的角度欣赏虹桥,可以从服装设计师的角度欣赏用色。
让每一位美术家及作品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文化内涵,了解就会流于表面。如果把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抛开简单的信息识记,那么即使学生把在校学习的具体知识都忘记了,也依然能保留感受、理解事物形象的习惯,保持接受、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保持多角度思考或跨学科思考的习惯,这时学生在学习中才能不自主地注重对美术语言的感受理解,逐渐形成素养。
(三)建立知识迁移
美术作品的内容绝不是单纯地“叙事”,还包含了画家的思想、绘画方法、创作原因,进而能在画面中体现画家的作画动机、文化底蕴、经历等。所以,我们不仅是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欣赏一幅画,同时还在欣赏文化的记录载体。
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的学业质量标准是:让学生知道中国画形式美的类别和含义,能从形神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形制之美四方面对中国画作品进行评述并能从形式美的角度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写一个简短的评述。大部分学生只认识了中国画的四种形式美,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简单地赏析课本上的作品,但难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其原因是我们从教学上没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很难在欣赏课上梳理出一条思路。那么,该如何“对症下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在这里,学会知识的迁移就非常重要。如果说本课是带领学生体验跨时代的艺术特色,那么“中国形式美”一课,就是教学生如何欣赏中国画。只有对中国画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有所理解后,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欣赏中国画。
二、设计促进文化理解的课堂活动
(一)丰富课堂活动
从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出发,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挖掘有价值的教育素材,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上,美术可以说是受益最大的学科之一,多媒體突破了以往美术作品只能是静态图像的限制,课堂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1.模仿画中人的动作
在情境中积极体验,获得新的感受认识,能让学生不断生成新知识。在学习徐悲鸿的作品时,我让几名男同学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结合《愚公移山》的时代背景,我告诉学生,画家创作这幅画时正值抗日战争,其用意是以愚公精神鼓励全国军民不畏艰苦、坚持抗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就发挥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有利于课堂上学生从文化理解的角度出发。
2.尝试重新构图
学生探究的环节要具有上升坡度,使学生在过程中逐渐逼近探究点,最后揭示新问题。在领略过构图以“奇险取胜”的《记写雁荡山花》后,我尝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小憩图》进行拼贴重组,在此之前,学生并没有欣赏过《小憩图》,全然凭借五个打乱的画幅片段进行揣摩: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样构图?我使用Flash动画制作让学生在投影上用手指调换片段的位置。学生在大胆创新中,力求体现潘天寿绘画大气磅礴、构图奇险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使探究-展示-答疑成为一个循环。尝试拼贴只是探究环节的第一步,知其然还要之其所以然,从潘天寿用笔的苍劲挺拔中,从其构图奇骏豪壮的气势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潘天寿从教40余年期间,一方面想用教育来救国,一方面用笔墨折射出当时国人欲以强力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
3.分析画面的文化与历史
与前两位美术家不同的是,张择端所处的宋朝刚经历过战乱时代,此时人心思定、人心思安。《清明上河图》绘画取材于汴河两岸“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画面到后段的热闹市区街道,有不下七八个店铺招幌,结合微课“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根据背景大胆分析这些招幌都是做什么的。《清明上河图》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此环节兴趣极高,想法也越发出奇,宋朝的文化特色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在上述三个课堂设计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设计要成为促进知识吸收的“营养液”,就不可太过花哨。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为了求新去设计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在这三个课堂设计中,教师都不同程度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针对三位美术家作品特点去选择使用并产生了满意的课堂效果,但这并不是最完美的課堂设计,教师仍需要反复磨课学习。
(二)在比较中欣赏
作为赏析性质的艺术类教学活动,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和解读绚丽璀璨的艺术作品。所以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给他们更多认可和支持,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理顺思路。如在用“多视角”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评述后,可否从其他角度去吸取画幅给予我们的文化信息?这就让学生的知识逐渐得到扩充, 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变得更加丰富。
本节课的作业我巧妙地设置为:“如果你生活在宋朝汴京,你会选择如何去生活?是为官,为商,还是做一名文人,让笔墨挥洒于天地间?根据文化背景和当时情况谈一谈。”这不是一个纯美术的学科的问题,而是一道“跨界”思考题。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重新梳理了欣赏方法,《清明上河图》画了什么,题材内容又是什么,它的造型、构图又是如何。欣赏·评述模块与其他三个模块不同,它不具备从技法中锻炼学生的作用,欣赏·评述模块是一个唤醒视觉观察力的领域,学生只有梳理思路和联系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迁移,有能力欣赏其他艺术作品。
我还将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中同类题材放在一起欣赏,用文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看清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美术作品。这并非简单的求异,像本节课三位美术家的作品就间接体现出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这是多层次的文化理解,教师在让学生感悟跨时代艺术特色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美术做了准备。
三、提供有助于文化理解的背景资料和方法
(一)融合背景资料
“教”是教授,是教育,不是非要学生先学习知识才可以升华情感,先了解背景反而可以促进知识的生成,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人文情怀。
美术对于塑造人的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在基础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解决知识转化为育人导向的问题,不再只将构图、色彩、材质、题材作为欣赏课的重点,而是让学生在欣赏同类作品时,能够先感受再描述,结合资料理解并做以适当的分析解释,最后通过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进行多角度评价。李淞教授在接受访问时曾在是否应当让中小学生适当地学习中国古代画论的问题中说:“建议中小学生学习画论,了解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理论,让他们了解中国艺术的价值观。”在本节课中,徐悲鸿的《奔马》体现了气韵生动、神形兼备等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教师可以借此适当地渗透一些中国画论的知识。画论有助于更好地对中国画进行剖析,因为中国画论是理论的浓缩,中国画论不仅是承古的根源,更为中国画的发展产生的新评价、新创意提供依据。
对于深化素养教育和以教育人,仅凭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例如在教授徐悲鸿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时,我就介绍了徐悲鸿的一幅作品《愚公移山》,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中有为古文《愚公移山》配的插图,这种融合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在语文书中的插图上从“语文人”的角度学习了愚公精神,在作为“美术人”的时候欣赏了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体会了徐悲鸿借画笔传达的爱国情怀。
(二)选择教学方法
在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教学、联系实际教学及故事教学。改变传统以教材为主、所学知识局限于教材图片的授课方式,将抽象的知识点和联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将学习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1.情景教学
在教授《清明上课图》时,笔者将本应该在总结时问的问题提前抛给学生:为什么《清明上河图》如此有名呢?我从题材接近百姓生活、生活富裕、文化繁荣,再从艺术特色、时代背景这几点把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伴随配乐的三维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带领学生“穿越”回宋朝,拉开情景教学的帷幕,通过对视频片段的观察,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印象。情景教学始终贯穿课堂,为培养学生了解艺术的人文情怀提供了很大帮助。
2.联系实际教学
《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貌,成为研究宋代社会与市井生活形象的百科全书。教师可让学生从画中找出商铺的招幌,看看这些店铺经营的是什么。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离不开“外卖小哥”,在宋朝是否也有这样的职业呢?教师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故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穿插一些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为何宋徽宗是张择端的伯乐时,教师可将二人的相遇富有趣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用好的情绪、态度和方法去掌握知识。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到“学”到“学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使用学习方法时,教师不能形式化地去讨论、去探究,这样无疑是剥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更是没有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四、建立文化理解的知识链接
本课主要是从文化理解的角度出发,教师让学生领略了宋朝的经济鼎盛、文化繁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贵在一个“新”字,一是新在画的主体是寻常百姓,二是新在画的内容是繁华盛世。这时的中国画在题材上开始创新,不再依附于神仙题材、宫廷题材,这是思想上的突破之处。到了徐悲鸿、潘天寿的时代,这两位分别代表了中国画不同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中西结合,一个是承古求新。那么,学生是否完全理解这跨时代的艺术特色呢?笔者认为,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并在教师逐层深入的铺垫下,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画得到了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不是片段式的,而是需要建立联系的,就如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一课中,学生学习了诗、书、画、印,从形式之美中感受书画家的人文情怀和艺术造诣,感受中国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就可迁移到欣赏本课作品中来。如此相互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是孤立的。
课堂设计是否精彩并不能决定这节课是否成功,设计出彩仅是暂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动脑才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于本节课而言,学生能够理解到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这一点,其实比多了解一些信息更有意义。教师如果持之以恒,每节课都反复认真打磨,定会得到专业上的成长。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