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武
“资料袋”板块是人教版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起到拓展视野、深化理解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洞察编者的用意,将“资料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严重忽略了这一板块的教学价值。那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彰显“资料袋”的作用,为阅读教学增效呢?
一、聚焦信息形式,拓展感知路径
1.契合认知规律,借形象图片激趣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阶段,直观而可感的信息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资料袋”不仅有丰富的文字信息,色彩鲜明的图片资源也有很多,为学生高效的认知活动提供了广阔自主的空间。
如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从自己本民族开始,从汉族的服饰、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等角度进行介绍;随后,教师则充分利用“资料袋”中的图片资源,让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民族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选择较多的民族包括傣族、阿昌族、纳西族和白族。在深入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学生围绕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服装、配饰、节日活動等资源展开介绍,感受各族人民淳朴的民风、直爽的个性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走进民族小学,具体感受那些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由于生活阅历不足,学生对于少数民族了解不多。此文以展现民族之间的团结为核心,对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资料袋”中的鲜活图片,以最快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为学生走进文本内核积淀了认知、储备了情感。
2.设置多维路径,借图文对照释疑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资料袋”中的图片资源是以另一种独特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认知,由于与文字形式不同,就可以将其与文字进行对接、统整,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起到释疑解难的作用。
如《观潮》一文中的“资料袋”主要针对钱塘江大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介绍,但其中的语言相对抽象,较为难懂。教材编者就相机配置了形象直观的图片,与文字说明相得益彰,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这一奇观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地形与潮水形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边观察边阅读,为学生搭建图文比照的平台,利用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上述案例的教学中,教师不可将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教学的核心,而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的双重资料,培养学生借图解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理解资料的方法,最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二、依托教学进程,强化感知深度
1.前置学习,以“资料袋”对接文本
“资料袋”的价值,就是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之前,为学生的深入认知补充必要的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在前置性的预习中,利用“资料袋”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提升学生预习的实效性。
如《为人民服务》一文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资料袋”中的内容融入到预习过程中,引领学生分别对写作背景、张思德简介、相关事迹进行阅读,并批注出自己的感想。在学生初步了解关于张思德的相关事迹之后,教师则可以紧扣文本中“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一句话进行前置性理解。在联系文本和资料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会毛泽东同志进行这次演讲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增加信息量。有了这样的环节作为铺垫,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碰撞就能生发出全新的认知火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聚焦核心,以“资料袋”把握重点
很多情况下,“资料袋”中的内容与文本的中心,尤其是教学重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合理地利用教材编者提供的“资料袋”,通过教师艺术化的点拨与引领,就可以有效地起到突破重点的妙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教师引导学生拿世界其他地区与中国和谐幸福的生活相比,其他地区是否也是如此和平而安宁?相机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从而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弥漫着浓浓硝烟,这些地方的儿童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教师运用《小英雄雨来》一文“资料袋”中的内容,再次组织学生阅读并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与想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这种原始储备的经验和资料袋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对接,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深化了学生的认知体验,升华了学生的内在情感。
三、扩展应用范畴,延伸语文实践
1.利用“资料袋”,学会处理统整
教材编者所编创的“资料袋”,是基于对文本解读和大多数学生学情考量下的产物。这些资料的内容以及呈现的形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奉行直接的“拿来主义”。学生在阅读资料时,既是一个接受者,同时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加工者,要让学生结合学习的具体需要学会对资料进行搜集与处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料袋”的作用,为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资料袋”中对仿生学的介绍,引领学生找出与课文中蝙蝠雷达类似的资料内容。很多学生搜集了“蜻蜓与直升机”“鲸鱼和潜水艇”“水草与钢锯”等案例。学生在利用“资料袋”的过程中,生发出新的“资料袋”,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开辟了学生广泛阅读的渠道,使得学生课内学习不断向课外延伸,加工搜集的资料与教材编者所提供的“资料袋”进行高度融合,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2.利用“资料袋”,强化言语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将“资料袋”理解为文本内容拓展的资源,而需要紧扣关联文本语言训练的重点,充分挖掘“资料袋”中丰富的语用训练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形式,延伸作品表达的价值。
如《珍珠泉》一文中,“资料袋”就介绍了各种有趣的泉水,但由于形式的限制,“资料袋”中基本都以知识性为基础,言语相对生硬。但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文本的语言形象生动且极具美感,教学这篇课文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准与优美,在积淀中悦纳、内化,最终为实践运用提供支撑。为此,教师就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选择“资料袋”介绍的一种泉水,进行仿照性练笔,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提供练笔的资源。
3.利用“资料袋”,开展实践活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学习不能是简单的读读课文,而需要创设多种语言实践的平台,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为此,“资料袋”就可以起到无可替代的效果。
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资料袋”就为学生提供了各处的民居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其中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制作一份手抄小报,并合理地进行人员任务的分工。如擅长资料搜集者可以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到网络中搜集一些资源;擅长绘画的学生可以负责手抄小报的排版与设计;擅长书法的可以负责文字的抄写;而擅长诵读的可以在最后的交流中一展身手……
如此一来,原本静态化的“资料袋”就完全动了起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了解了民居的位置和建筑特点,更将课后“资料袋”中的知识信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效果鲜明。
“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充分感知其内在价值,在积极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添彩!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城东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