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百种植物

2019-09-10 07:22:44韩皓月
散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栗子高粱花生

韩皓月

往年暑假,会带孩子全国各地跑,今年改主意了,想整个暑假的大多数时间,在老家待着。女儿上四年级了,以前从未在老家停留超过一周的时间,自然对故乡风物少有了解,征求她的意见,她立刻同意了,因为在她看来,县城与乡村的生活,是完全陌生而新鲜的。

像往常一样,初回老家的前几天,是各种饭局聚会,等到忙完这些的时候,可以去树林、田野与自然中去了。住所的马路对面,是一片数千亩的栗子林,步行过去也就五分钟的时间,而在从前,是需要骑着摩托车过来,小城扩张得很快,当年的荒凉之地,如今也有了繁华的味道。

这片栗子林,在我的少年时代,留下了许多记忆。以前的夏天,经常到这里,找一棵看上去最大的树,把自己的身体“镶嵌”到分叉的树干中间,睡一个很香的午觉,或者拿着一台装着黑白胶卷的相机,拍下一些照片……栗子林中总是阴凉的,从来不会让人感到酷暑的威力。

雨后的栗子林,脚下的沙土踩上去软软的,给女儿指树叶间结的那些果实,一开始的时候,和树叶同色的栗子壳,很是考验人的视力,等到眼睛适应了林中的光线,那些浑身长着毛茸茸的绿刺的栗子,便一个个地现出原形来,它们的身体都是圆乎乎、胖嘟嘟的,看上去很萌。

女儿吃过炒熟的栗子,但却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刺猬一样、正在生长发育期的栗子,她很开心,有一点小心翼翼,不敢触碰栗子壳外表的绿刺,我把枝头拉低,让她向我学着,用手指轻轻触碰栗子绿刺,手指传来轻微的痛感,这是栗子在保护自己。“看到没有,栗子这么年纪轻轻,就懂得用浑身的刺来保护自己了。”我对女儿说。

在一片片的栗子林中间,会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这是附近的人开辟出来的,种了一些容易生长的庄稼,比如高粱、绿豆、豇豆、玉米、落花生等,这些食物,出生在城里的小孩子们多是吃过的,知道它们的味道,却不知道它们是在什么样的“身体”上结出来的。摘了几枚提前熟透的绿豆荚给女儿,她站在小路上开心地剥了起来,一粒粒翠绿的绿豆,从黑黄的豆荚中蹦了出来,像是带着冲破黑暗迎接新生的喜悦,这十来颗绿豆被女儿带回家放在玻璃杯里保存了起来。

花生正是生长繁茂的时候,每一棵都是那么葱茏,每一片花生叶都是绿意盎然,片片营养充足的样子让人喜欢,没有一片“面黄肌瘦”。土地真是神奇,土壤真是“汁液”丰富,投进去一些种子,就能给你贡献出一块充满希望的粮田。花生的肢体与叶片,吸收着阳光的能量欣欣向荣,本来干瘪幼小的花生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土壤里变得洁白、饱满,等到有一天被人们一锨挖出或者一把拔出,那些果实也会在突如其来的光亮下抖擞起来吧。

女儿对于花生的这种生长、结果方式是好奇的,她蹲在一株花生面前研究了許久,想要弄明白花生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的关系,一些粮食,是挂在枝干上成熟的,另外一些粮食,则是埋在土壤里成熟的,它们都是可爱的粮食,如果不了解它们的生长与收获过程,又怎会对它们心生热爱呢?

我是做过农活的人,自认为认识所有的庄稼,但这一次还是闹了点笑话,误把一株高粱认成了玉米——这是怎么搞的,为什么现在的高粱的叶子,会那么像玉米的叶子?我记得以前,高粱的身材是高高瘦瘦的,叶子也是细长的,但我那天看到的高粱,分明长着玉米一样宽宽的叶子,最后帮我确定那株植物的身份的工具,是手机里安装的植物识别软件,拿出手机,打开拍摄功能,对着目标拍一张图,用不了两秒钟,答案便出来了,这真是植物盲的福音。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在大城市出生并长大的孩子,最多认识二三十种植物,有的甚至还认识不了这么多,这是完全可能的,韭菜与麦苗有什么区别?大人都不容易分辨出来,更别说小孩子了。

在老家大自然中闲逛的那几个早晨,女儿只认识路边各种草中的一种——狗尾巴草,这种草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估计所有小朋友都认识,但除了狗尾巴草,其他像稗子、小鸡草、沿阶草、彩叶草、刺蓟、葎草等等,一律都是认不出来的,我能认出来,也是借助植物识别软件的结果,以后能认出田地里一半以上植物的人,哪怕是农民,都不会太多了,再以后,恐怕绝大多数人,想要知道植物的名字,都得依靠软件与互联网。

女儿在路边发现了一种很独特的植物,它的叶片很肥厚,周边长了几枚小刺,形状据她来形容,说是像牛魔王夫人用的芭蕉扇微缩版,很好奇地用手机扫过去,给出的答案是,它的名字叫“猫儿刺”,也叫“老虎刺”,意思是这种叶片的形状像猫或老虎的脸庞。没能扫出类似“牛夫人的芭蕉扇”这样的名字,女儿有点失望,但据此也记住了这种植物的名字。

经过几天的寻访,女儿已经喜欢上了这种田野行动,她真切地了解了一些植物,看到了它们的形状,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品尝了它们的味道,其中最令她觉得震撼的是,去嗅一株野花椒树的味道,果实还处在青涩期的野花椒树,已经有了它独特的辛辣与清香气味,把它送到鼻子下,深深地吸一口气,花椒的味道直入肺腑与脑海,这样的味道,是一种礼物,这种礼物,无比清楚地解释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依附于大自然而生的,人行走在自然中,每走一步都会得到自然的馈赠,这是多么令人感激的事情。

这个暑假,女儿想要认识一百种植物,这也是一些植物研究工作者对孩子们的一个期望。当然,真正记住这些植物是困难的,好在方法比困难多,只要在一段时间里,频繁接触,反复确认,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等到暑假结束的时候,一个孩子很高兴地宣布认识了一百种植物,这该是一件值得小小骄傲一下的事情。

责任编辑:沙爽

猜你喜欢
栗子高粱花生
我终于认识高粱了
掏花生
高粱名称考释
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 01:39:52
高粱红了
青年文学家(2022年1期)2022-03-11 12:27:39
“肾之果”——栗子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6
分栗子
过关
读写算(中)(2016年12期)2016-12-14 00:44:14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小小会计
读写算(中)(2016年6期)2016-06-21 07: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