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
一
认识郭海博,是一个偶然。
2018年5月召开的深圳文博会,我赶去见一个外地来的朋友,路过会展中心1号馆的河北省展位,但见一位着深绿色短袖工装、留一头较长黑发、戴着眼镜的师傅正埋头敲铁板,周边簇拥着的询问者、拍照者,既有观光客,也有报社记者。遂好奇这样一位有艺术范的师傅带点儿行为艺术的表演,趋前观看。但见一块深灰色的铁板在他的敲打下,凹凸有致,人物轮廓宛然而现。他的身后张挂着几幅铁板作品,或暮色沉静的原野,或姿态悠然的鱼鸟,要么相向默然的老人,要么天真未凿的孩童……待众渐散去,我与之搭讪,方知他从事的艺术叫浮雕,主要材质为铁板(亦可用铜板及其他),故称铁板浮雕。再聊,得知这个省级非遗项目,往上并未有谁传承给他,是由他及兄弟肇其始,再往下传承的。简言之,他就是省里这个项目的“鼻祖”。
见到了项目开创者(或者开创者之一)的非遗传承,为我此前采访所未见,于是一方面请他边敲边讲解,一边约定第二天晚上去酒店做深入采访。
第二天晚上如约来到比邻罗湖火车站的富临酒店,他与妻子郭荣已在房间等候。一旦打开话匣子,他的带着金属质感的男中音,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清晰悦耳。
出生于1962年的郭海博领悟、寻觅并最终走上铁板浮雕这一行,与他生长的特定年代及其家庭背景有关。
说起来,他还算是一个“革干”多子女家庭的后代。郭海博的祖籍是山西省浑源县神溪村,那个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乡村,山清水秀,民风淳厚。父亲那一辈得开明奶奶的爱怜,都上了新学,惜乎父亲上中学之时,正值东三省为日军侵占,父亲满脑子的抗日救亡思想,不愿意当亡国奴。初中毕业,不愿再去找寻一张安静的书桌,于1936年考入了晋绥军军官学校,并参加了中共的外围组织“牺盟会”。1937年10月,父亲以见习排长的身份参加了忻口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国防需要,父亲在北京工业学院又读了五年大学,所学专业是“火炮引信”——这也应是特定时代的专业,现在应为引信专业,更准确的名称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父亲毕业之后,先是被组织上派往太原,后又调入张家口,在某军工厂担任厂长兼总工程师职务。
如果郭海博的人生之旅是按照父亲的路子走下来,不说荫庇连廊,亦可期一帆风顺。可是历史的风雨在几乎倾覆了郭父这条原本顺风顺水的画舫的同时,连带着把枝叶尚未尽展的郭家兄妹打得东倒西歪,几乎夭折。那是郭父调往张家口的三线工厂137厂两年之后,“文革”风暴席卷全国,过来人的历史哪里有那么“清白”,大多掺和了更为芜杂的底色,譬如全称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的组织,现据百度百科:“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成立。牺盟会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中共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虽然早年参加抗日,生死以赴,仍因百口莫辩的某些人生关节,在一次接一次的政治运动中,盯牢在被审席上。遭遇那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父亲更是九死一生,他被厂里的“造反派”揪斗,厂里贴满他的大字报——郭良(郭父)不投降,就叫他灭亡。问题是“投降”了又如何?当你即使绞尽脑汁地臆造,也虚构不出对方要你交代的问题,被反复鞭打就是唯一的“宿命”——一次又一次没头没脑挥鞭抽下的,不是羊鞭,不是马鞭,也不是绳鞭、麻鞭……是钢丝鞭!细如麻线的钢丝一股一股搅成团抽向肉身,惊起的不仅是腾然而起的鞭响,还有惨非人声的痛号。事后回想,眼前是一片黑暗,脑子里是一片混沌,只有撕心裂肺的疼痛为充盈这个倾覆了的世界唯一的感觉。父亲后来不忍回忆的细节是,那些平素熟悉的同事一旦戴了红袖套之后,全成了陌生人,他们围站一圈,很快拉了灯。一鞭一鞭地抽打下来,除了狼一样的喘息,你根本不知道谁打的!
父亲不仅被打得遍體鳞伤,且被打断六根肋骨。附近所在的沙岭子医院受命不接治,后来听人的偏方,在墙根与砖下寻找潮虫食用,据说有利骨头愈合。至于再后父亲承受折磨性的劳动改造,譬如让他干活湿透,强迫在外面冻硬,再叫回暖屋化冰成水,往返以复,终于折磨成了严重的肺心病。
1968年才上小学一年级的郭海博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从小就没人叫他的名字,叫他“小郭良”,“小叛徒”,害怕外出,害怕见人,性情日渐沉默。喜绘画的二哥拿了一叠小人书(连环画),对弟弟说:你也照着这些“小人书”学习画画吧!如同一块石头下冒出头来的幼芽,也就是从那时起,郭海博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画画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二哥。
二
在采访郭海博的过程中,他多次强调,铁板浮雕的基础就是画画,当然,远不止画画。
郭海博上小学之后,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组。因为画作超出一般的同学,有几张画还被选送到张家口市文化宫参加美展,这对他未来的兴趣走向,是一个不小的诱发。说实在的,父亲所事专业,决定了他只能在“三线”工厂效力,“三线”厂子尤其兵工厂,按那个年代的战备要求,只能深藏在交通不便的山沟里,职工住的是“干打垒”(简易宿舍),孩子上学也只能是厂矿子弟学校。视野受限,一股因精神饥渴而按捺不住的求知愿望,像路边的野菊花一样蓬勃向阳。恰逢其时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脱离了“子弟学校”来到涉县索堡中学念高中。高中是一个少年向青年的蜕变,蜕变的不仅有躯体,还有精神。那是一个新旧嬗变、吁请思想解放的年代,学校的板报多出自郭海博的手笔,除了五颜六色的美术字,更多的是漫画——“文革”之中与“文革”结束,漫画都大行其道,只不过内容完全相反:原本将人打倒并漫画者,此时此刻,“请君入瓮”。
郭海博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江苏籍的张国明老师,毕业于武安师范,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站在学生群里,师生一时竟难以辨识,却是能写能画,多才多艺。无论是粉笔还是毛笔在他手里,很快就有了立体的焦点,厚重的色块、灵动的线条。老师的机灵还体现在头脑敏捷上。20世纪70年代,涉县固穷,山多地少,放眼一片贫瘠。当地有一句顺口溜“三天不吃糠,肚里没主张”。为了能填饱肚子,百姓常常把玉米、高粱、糠掺和到一起,做糠窝头吃;秋天则把粗糠与软柿子掺和到一起,晒干烤熟后磨成甜炒面拌着吃。
如此背景,学校伙食又能好到哪里去呢?饿肚子是最深刻的记忆,找东西吃是恒常的盘算。张老师灵机一动,想到了仓廪实的乡镇粮站,带学生过去跟他们寒暄,答应给他们写标语,出板报。政治宣传送上门来,粮站何乐而不为呢,每次干完活后,他们都会用麻糖来招待师生们。麻糖就是现在大街小巷饮食店里常见的油条。也就是那里画画蹭吃油条的两三年,奠定乃至大大夯实了郭海博的绘画基础。
高中毕业迎头赶赴高考,那一年分数刚够上师范,恰好枯木逢春的父亲调去省城华北物资站当顾问,政策规定膝下可带去两个儿女。大城市好啊!他选择与弟弟伴随父亲一道去了石家庄。郭海博进去了房管局的建筑工地,和灰,垒墙,挖地槽……即便在呆板沉重的体力劳动中,他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孜孜以求。犹记得几年前的秋冬之交,他随父亲迁徙,途经北京,去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参观时,第一次领略了在石头上的雕刻——此之谓,浮雕。这会儿,在石家庄居住,他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与寻觅散落在公园、广场的各种雕塑,这些雕塑算不上精细,可那富于质感的造型,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艺术火焰。最初是在解放路商场买来一个维纳斯石膏像,与弟弟一道上下打量,觉得不难啊。随即到井陉山里挖了两大书包红胶泥背回,再备了几把扁铲、刻刀等简单的泥塑工具,便尝试着拿捏起来。花了半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件看起来粗糙幼稚、纯属仿造的泥塑维纳斯。兴奋感因此油然而生,泥塑显然没有想象的那样神秘、那样繁难。从此,兄弟二人便一发不可收地沉浸在泥塑艺术的创作中。身为哥哥的郭海博更是几近痴迷。在家,拉着母亲坐着窗前当模特;在单位,请求工友站立在明亮处塑像。1983年上了电大,一群同学都甘当郭海博的泥塑对象。泥塑作品入展、获奖,凡此种种,对一颗酷爱艺术也不乏虚荣的青春之心,不啻是一种频率颇高的正向刺激。
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俩发现,辛辛苦苦搞的泥塑不是掉了胳膊,就是断了腿儿,极易破碎,不易保存。自此,一个问号升起来了:什么才是泥巴最好的雕塑替代品?
一本图册一本图册翻过来,一条街一条街走过去,一个念头跃然而出:为什么不把泥塑转到金属雕塑上来呢?最先映入脑海的是金光灿灿的铜雕!多么富贵,多么雍容!到厂里供应科一打听,铜不仅昂贵,且是计划供应,一时无计可施。某一日,弟弟在厂里用一块旧铁板随意剪出了一个鲁迅的头像侧影,哥哥郭海博见了,立刻受到触动——为何没有想到铁板呢?从小在厂区、车间厮混过来,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厚薄、各种长短的钢铁板材。经琢磨,他俩觉得铁板有两个好:一是价廉、唾手可得;二是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敲打。
金属雕塑,自此正式进入兄弟俩的视野。
三
那是八九十年代之交,铁板虽列金属价格之低位,毕竟不似山边挖泥,也要掏钱,况且还要添置一应工具呢。为兄者与妻子商量,咱一不玩牌,二不嗜酒,也就这么一个爱好,是不是……同一个厂区长大、连姓氏亦同的郭荣,对丈夫的苦苦追求打心里嘉许,當即拿出家中的积蓄1000元以示支持——80年代末,10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启动资金便去五金商店购置电剪、台钳、砂轮、氧气焊和二氧化碳焊机等一应工具,还有场地呢?二人打起了自家的主意,做通老母亲的工作,把老人一辈子舍不得丢弃的杂物统统处理掉,腾出楼下约六平方米的储藏间改为作坊。虽是低矮局促,却谁也没有预料到,若干年后,此方寸之地会是一个遐迩闻名的艺术品种呱呱坠地的产房。
郭海博兄弟俩用的第一张铁板,来自武钢,那是从石岗大街储运公司钢材市场淘来的,费资67元。不过这是上手的第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构想。郭海博至今忆起,犹念念不忘的是:“那张铁板用完以后,再也没有遇到比那张更好的铁板了。那张铁板表面的氧化皮黑蓝黑蓝的,色彩一致且平整细腻。用榔头敲上去,柔润清脆,延展性极好。最难能可贵的是,铁板放在潮湿的墙角处,几个月都不会生锈。只可惜,武钢后来不再生产这种规格的热轧板了。”
此时的郭海博已调入一份名曰《老人世界》的杂志搞发行,弟弟则在一家飞机厂当工人,两人八小时之内上班,八小时之外——包括夜晚及周末、假期都一头扎在作坊里。虽有门窗,但为减低铁锤敲击铁板的噪音扰攘邻里,两人用大小不一的厚厚的棉帘加封了所有孔穴,同时也把光线、空气和常人的幸福感隔绝在了门外。空调尚算奢侈品的年代,一架简易电风扇便是最好的降温神器。三十七八度的盛夏,兄弟俩光着膀子,着一条短裤头,不一会儿就汗如水流,手中的铁板一抓一个湿白印子,那是汗水里的盐渍!冬天不能生火,屋里又阴又冷,即便在滴水成冰的数九天也得扛着,盖因工作间有易燃易爆品。天长日久,过往的邻里及路人都奇了:这老大不小的两兄弟,看起来不笨啊,不去打牌,不去玩球,不去挣钱……每天关在小黑屋里噼里啪啦敲铁皮,这是跟哪一门子过不去呢?!
是啊,起始是一块一块铁板买回来,再后来是一包一包铁板拖回来。当初,对铁板材质以及生产厂家都不太了解,一次次交学费那是必经的路径。一次,买了某厂生产的十几张铁板,用时才发现,此种铁板甚是酥脆,浮雕尚未成形,龟裂就一层层放大。还有一次,误买了某乡镇企业加工生产的回炉货——原材料用的都是收购的废铁,铁板一副冷硬面孔,锤斧加之无效。货既出门,概不退换,最终的出路,便是悉数重回废品收购店。如此,不仅耗时耗力,还耽误了时间。我问:近30年来,大概耗费了多少张铁板?郭答:不能用张,要用吨来计算。“观千剑而后识器”,对铁板的性能他如今可说是了如指掌,两边端着先掰两下,再仔细瞅瞅铁板的氧化皮,便知铁板的前世今生——硬度、成色与好坏。
不挣钱,不出名(那时确实没工夫想是否能搞出什么名堂),就是喜欢。喜欢啊,喜欢才是人生之乐趣,人生之价值,人生之骄傲!
如同学习绘画之时,拿手的是人物画,铁板浮雕搞得多的也是人物,那也是从人物的一个细部一个细部砸起——采访始终,郭海博说得较多的是一个“砸”字,听起来不像搞艺术,像干体力活儿。过后一想,可不是嘛,在铁板上搞神情毕肖的浮雕,不是“砸”又能是什么呢?最先选中砸鼻子。鼻子是面部的最高处,杜甫在《哀王孙》中有句:“高帝子孙尽隆准,王种自与常人殊。”——大诗人杜甫啊,您老也信面相?不过,鼻子高确实好看,人见精神。隆准亦即鼻子高挺,高帝刘邦就有一个别称:隆准公。问题来了,乒乒乓乓,鼻子敲好了,挺拔了;转而砸其他部位,鼻子却瞬间塌下去了。回过神来欲把鼻子再砸高,即使万般小心,鼻子不但不再拔起,反而颓然隐裂!裂在尚未成形的大娘大爷脸上,痛在铁板浮雕师的心头!
特纠结不是?左右盘桓,里外琢磨,一把榔头都攥出了水,终于总结出,不能先图好看,不能从鼻子砸起,一张铁板是一个整体布局,要从最远的结构砸起。外围敷设好了,一步步向中心靠近,合围,有点儿像打歼灭战。那时砸了一个“太行风情系列”,千山万壑,麦菽果蔬,狗吠鸡鸣,乡贤村媪……每一个细节,既要有审美考虑,又要有操作衡量。譬如太行一带山居,或庭院,或篱笆,多石头垒墙。原本在绘本上一块块极富质感的石头,何以到了铁板上就变得浮如纸盒,呆板如斯,虚假如斯?百般尝试,终于觅得一途:在榔头上先施之氩弧焊烧灼,烧焊得满目丑陋的疙瘩,再施之榔头轻重不一的敲砸。直到砸得面目全非,端去抛磨,擦拭之后再看,居然面目一新:粗粝、厚重、质感,乃至与乡野山村合一的原始生命力,都有了,不由欣喜若狂。“玉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吴兢)一块冷硬的铁板,因了艺术家的悉心“琢磨”,才能神采焕然,迥异前身。
四
铁板浮雕的素材一般取自兄弟二人的采风写生,名气渐显之后,也有远近的画家递上国画,寻求合作。画家的每一幅特色作品,都凝聚了自己多年的艺术积累与磨砺,郭海博也有一些浮雕来自画家朋友的潜心佳构,譬如《过了腊八就是年》《得财图》等,他觉得这些带着年俗气息的画作,用烫彩蜡染来表现,格外丰饶与绵厚。他琢磨着把铁板烧烫,就用手敷设彩蜡,一点一点地蹭,一点一点地推,一点一点地抹,有点儿像画家在宣纸上皴——皴法有锤头皴、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铁板浮雕的蹭、推、抹,也分轻重虚实,手掌之妙,存乎一心。总结下来,除了肉感与质感相通的手掌及五指,借助布、纱、刷等任一替代材料都是枉然。《奶奶的故事》是一个约莫六七岁的男童,穿着背心、短裤和凉鞋,手抱一只布老虎坐在墙根下,男童绷直的嘴唇,欲哭的双眼,带着孩提特有的感伤与回忆——奶奶不在了,奶奶亲手缝制的布老虎还在。我俩流畅的交谈,在这幅作品面前有一个停顿——画面之外悠远的空间和纯净的情感,同时攫住了两个男人的心。铁板浮雕结合烫彩蜡染工艺,令原本生冷的材质,绽放出柔婉与明丽,色彩张扬的背后,仍然是厚重的金属品质。
除了烫彩蜡染,彩铜浮雕(铜板浮雕烧色艺术)也是一个亮点。
可以把彩铜浮雕看成是铁板浮雕的一个延伸,延伸的既是材质,也是材质基础之上的变幻的色彩。在城市化过程中,铜浮雕似乎很常见,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工艺,红铜浮雕、黄铜浮雕和锻铜(又叫錾铜或敲铜)浮雕做工精细,风格古朴,立体感强,大者可以矗立街头,小者可为案头把玩。铜板比铁板的价格昂贵许多,并非铁板浮雕郭氏兄弟的经常性选择,然而偶一为之,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至于如今他们只要一把气焊机,就能在一块冷冰冰的铜板上,灼烧出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个意外的“故事”起始自十多年前,他们接了一单小铜板的活兒。以往做的铜板浮雕,完工之后都得请人做旧,做旧满足的是人们的怀旧或审美趣味,举凡纸、玉、木器、瓷器、铜器等皆可做旧。做旧也是一门技术活儿,铜板做旧有秘方,致力于做浮雕的郭海博未能窥其堂奥,每次干完一件活儿,都是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这会有一些余暇,也有一丝儿不满——为何做旧非得假手他人?便在化工商店买了药水自己尝试做旧,不小心把铜板浮雕做花了,黑漆麻乌的挺不入眼,打开气焊机过火灼烧,过火的瞬间,宛如七色彩虹从天而落,转瞬之间又飘然远引。惊叹之余,不由跌足叫道,这么美丽的色彩为什么留不下来啊?!
这一琢磨就是一年!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曹植《洛神赋》)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落水溺死,转而成为洛水之神,故称洛神。郭海博对浮雕的迷恋,堪比洛神对洛河的流连,亦可比作诗人曹植对洛神的倾心……浅黄、粉清、紫红、银白、纯金、翠绿……当大火掠过,原本稍纵即逝的缤纷之色,他历经百余次实验终于留住,那种澎湃内心的喜悦呼啸而出,瞬时有一种面对高山大川喊叫的冲动。
我克制了打探他“秘方”的欲望,因他淡淡说了一句:“这么多年了,还没有第二个人搞出来这个……”
前面说过,郭氏兄弟堪称河北铁板浮雕的开创者(或许其他地方也有,那么他俩就是开创者之一),此前并无师承。故而一路行来,困难迭出,问题常显,只有边纠错边发现边前行。譬如在补焊被敲漏的作品时发现,铁板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出现蓝紫色。他们就把这一发现移植到作品中进行色彩点缀,将作品中的主体部分,诸如蔬菜瓜果和花鸟虫鱼等,进行局部烧色,借以弥补铁板浮雕色彩单一所带来的缺憾。又如,在作品烧色过程中发现,当气焊蓝火停留在某个地方时,铁板上会自然呈现出具有瞳孔般效果的圆形斑点。他们会立即将这一发现运用到动物的眼睛上,使得动物的眼睛看上去很鲜活,给人一种通灵有神的感觉。
在铁板浮雕的研究与探索上,两弟兄可说是取长补短,配合默契。可人各有追求,审美观亦不免分歧,在作品的题材、构图及表现形式上,一旦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争执顿起,如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双方后退一步,按照各自的理解分别在铁板上“各抒己见”,之后,心平气和地在已成之作上经过反复比对,胜出的便是最佳方案。
或问,仅仅是业余爱好,能坚持这么久吗?
郭海博答曰:从一开始就是兴趣爱好,到以后很久,都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快三十年了,在铁板浮雕的探索与创作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可估量,可以估价的是累计投入了一百四五十万元,另有房租水电等,也是百万元之多。长此以往,工薪小本之家,自难担当。事业的拐点定格在1997年,那一年,有个画家朋友串门见到铁板浮雕,觉得非常不错,感到很震惊,建议参展。兄弟俩一开始一脸茫然,后来接受了朋友的建议,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省美协去咨询。美协的负责人告诉他俩:7月份有一个“迎香港回归河北美术作品精品展”,你们可以报名参展。于是,两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专门为这次展览创作了一幅《关天培》的作品。这幅作品,不但入选了,还得到了组委会的好评。这是他俩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公布于世。此次参展虽不评奖,但不出家门,就得到了观众和艺术家们的一致认可,令人兴奋,很是知足。亦从那时起,在铁板浮雕的探索与创作方面,两人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1998年夏秋之交,兄弟俩去北京参观了两个展会,一个是北京展览馆的“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另一个是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虽然来过多次,可此次携带作品而来,意义又有不同,几分忐忑,几分郁勃。切磋观摩的同时,也得以搭建人脉,得人赏识。如今20年过去了,郭海博谈起当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联部任职的杨吉星老师,犹自感激不已。郭海博是这样表述的:“那次进京,可谓受益匪浅,尤其是杨吉星老师,他对我们来说,用吉星高照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从那以后,我们的命运由他而改变。”杨老师喜欢他俩的作品,次年即邀请他俩参加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此艺术节,乃由中国文联下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其中“民间手工绝活”展为新增内容,为前三届民间艺术节所不曾有。兄弟俩的绝活表演,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观者如堵,当铁板浮雕通过手工锤锻一一展列,众皆惊叹,无不挑指称赞。
艺术节的第四天,有一位着装时尚的中年女子,伫立在铁板浮雕面前,良久发问:“这些铁板浮雕卖不卖,什么价格肯卖?”接着她递给郭海博一张名片。由名片得知,这位女士从台湾过来,旅游业的一个老总。略一犹豫,郭海博告诉她:“我们是来进行绝活表演的,作品能不能卖,我们得请示组委会。”当即给杨吉星老师打了个电话,杨老师在电话里高兴地表示,有人买是好事,况且这是艺术节的最后一天,清场前可以卖掉。放下电话后,郭海博又转身小声询问身边一位表演木雕绝活的王老师,该如何定价?木雕师压低嗓音传授经验:“你可根据作品的大小和制作的难易程度来定价,小的就要五六百,大一点的可要一两千。”郭海博如实告诉这位台湾女老总后,她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笑道:“你们的铁板浮雕都是纯手工做的,我觉得价格也合适。”当场掏出5600元,把郭家带来的那几件小作品一揽子全买走了。5600元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况且,对郭氏兄弟来说,此乃是他俩搞铁板浮雕艺术以来,所得到的第一次货币回报啊!哥俩着实激动了一番,此前想都不敢想,手工敲打的铁板浮雕还能卖钱!手里有了钱,腹中壮了胆,决定一旦艺术节结束,先不回石家庄,奔上海,下杭州,转道苏州……开开眼界。亦即从那一年开始,铁板浮雕不仅是精神耕耘,也有了物质收获。
五
自此,铁板浮雕艺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6月,“郭氏铁板浮雕”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年8月,作品《酥油茶飘香的地方》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雕塑大奖赛”入围作品。2014年8月,作品《祈福》入围首届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4年10月,作品《祈福》在京津冀民间艺术精品大赛中荣获金奖。2014年10月,作品《雪山脚下兄弟情》在第三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上荣获金奖。2014年12月,郭海博被认定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氏铁板浮雕艺术”的传承人。
新华社、路透社……海内外各路媒体纷至沓来,揄扬甚多。仅中央电视台,就有2套、3套、4套、7套、9套、10套等频道,先后邀其出镜。郭海博愿意在大众媒体上亮相,一是想让更多人得知铁板浮雕这门艺术;二是通过电视台的一些教学活动,有利传播。问及他的传播路径,以何为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学。他告诉我,铁板浮雕与北方较为多见的剪纸等艺术不一样,一是难以较快形成效益;二是材质坚硬,噪音大;三是累;四是需要扎實的美术绘画基础。他特别强调通过大学美术一途进入,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前提还有二:一是天生的兴趣;二是执着的精神。他女儿郭墨涵是铁板浮雕的传承人的传承人。弟弟与其分开,另起炉灶,也在做此项目,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年岁日增,郭海博显然有一种紧迫感。
他给我出示的十几页材料,涵盖了铁板浮雕(包括彩铜浮雕)的艺术特点,制作铁板浮雕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以及铁板浮雕的技法与工艺流程,堪称工无巨细,靡有不彰,艺藏肯綮,一一详备。
三个小时的采访之后,握别出来,天幕上满是初夏的星斗。“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郭海博内心的企盼,一直在我心头盘桓,愿有更多的后生晚辈踵接前贤,遂成此文,以迎来者。
责编:李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