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毅
博尔赫斯在《卡夫卡及其先驱者》里说,“作家的劳动改变了我们对过去的概念,也必将改变将来。”而文清丽的《咱那个》则让人们在阴差阳错的多维度的空间里相遇,这不禁会让读者问:她是改变了我们的过去,还是我们的将来?这个似是而非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了作者的多维度空间。
很显然,整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暗喻。主人公“我”——作为编辑兼母校文学系小说创作任课老师,这是现实的三维。而一个叫“咱那个”以微信加主人公为好友,并以主人公在一次军训中溺亡的侄儿子自居的人,则在第四维乃至六维之间。作者在写现实的时候是现实的三维,而在写梦的时候,实际早已超出了三维,是实实在在的庄周梦蝶隐喻。作者通过扑朔迷离的描述,让主人公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状况,让人感觉到这就是她逝去的“咱那个”。理所当然,主人公当然会把“咱那个”看成是她心心相念的侄儿子。而主人公在母校带的一个八人团队的张子轩和微信号那个“咱那个”极为相似,特别是他的地址和微信的“咱那个”相符,使得故事似乎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
可当主人公满怀希望地想知道结果时,张子轩予以否认。这种看似三维空间人们的追寻和否认,其实是人类对三维空间以外的空间的追寻和否认。而张子轩的地址由河南赤南县变成安徽金寨,由遗址到现代的名字的变换,也似乎在隐喻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变化。主人公一再怀疑自己是在梦中和现实的想法等,正是构筑小说人物在阴差阳错的多维度空间相遇的必要构建,从而使得故事更具有可读性。而主人公在得知微信中的“咱那個”自称是她侄儿子的同学或者文学爱好者,则再从另一个角度隐喻了现实社会的人情的复杂,情感的多变,思想的超维度存在。
这篇小说的问世,足以改变现实和魔幻之间的界限,改变人们的阅读未来。多维度的写作空间,改变了读者对多维空间的认知,这将是一个永远也猜不出结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