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充满策略,善良和温情柔软如初

2019-09-10 07:22王晓娜
作品 2019年1期
关键词:谜底温情套路

王晓娜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读完文清丽的小说《咱那个》,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便冒了出来。与其说这是作者在讲述“咱那个”故事的由来,不如说是张子轩利用“我”对侄子的思念之情,靠讲故事接近“我”,为自己谋得工作的一个费心经营,他蓄谋已久而且动机不纯,一步步套路“我”,就如同纳博科夫笔下的老教授一步步俘获年轻单纯的“洛丽塔”。

故事徐徐展开,张子轩如同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现实和网络中不断变换面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用一连串不乏文学性的故事,一点点攻破和颠覆“我”内心的堡垒。不得不说,身为作家的“我”是善良和悲悯的,因为直到故事最后,“我”都没有直接揭穿谜底,没有指出张子轩就是微信上的“咱那个”,是那个骗得自己团团转的人,尽管这谜底已经呼之欲出。故事没有结局,却更给人留下无尽的文学想象:张子轩对“我”的欺骗过程,谁说不是一次和“我”的创作交流和碰撞呢?张子轩在微信里自称是“咱那个”的蹩脚演技,以及对异度空间的描述,也只有具有文学情怀的“我”才会“自愿上钩”吧?张子轩愈来愈敏感、自卑和纠结的故事讲述,不正暗合“我”在课堂上对于文学心理的阐释吗?张子轩这个“故事精”对“我”的诛心谋算,恰恰讽刺了文学在现实面前虚弱无力的事实,一本厚厚的“把经典刻在心上”的文学课堂笔记本,非但没有阻止他继续欺骗“我”,反而成为他最终成功的利器;“我”扮演的不只是文学导师的角色,更是张子轩精神世界的领路人,可他首先需要的却是一个现实中的工作机会,他利用我教给他的创作技巧,辅以自己在讲故事方面的天赋,去为自己的现世人生经营盘算,离文学的本真越来越远,这个悖论构成了整个故事內部的逻辑张力……

这是一个“套中套”的故事,集现实生活与文学虚构为一体,为读者展开“盗梦空间”般的错综讲述,虽然遍布技巧和策略,但温情和善良没有套路,“我”内心对亲情的执着守护,对文学的良心,对学生的关爱,均不设防,且磊落敞亮。整部小说从亲情和人性出发,抵达人物内心的多个向度,没有道德指责,没有善恶角逐,而是走向宽容与和解,充满了对心灵空间的诗意仰望,对精神伦理的深度关怀。

猜你喜欢
谜底温情套路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
谜底大揭秘
谜底大揭秘
谜底大揭秘
温情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