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三级跳远”

2019-09-10 07:22钟志农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阶段

【关键词】学前儿童;阶段;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34-06

【作者简介】钟志农,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杭州,310008)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心理健康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

这一期,我们将讨论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智力”。对于“智力”的概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是多元的,据统计,其定义大约有70多种。如燕国材认为,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5个基本因素。”[1]而林崇德则认为,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概括,它是由思维、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言语与操作技能组成的。“其中,操作技能既作为能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智力的基本成分。”[2]不难看出,林崇德对智力的概念内涵的表述多了“言语”和“操作技能”这两项。

如果我们再回顾一下皮亚杰对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的论述就会发现,在其说到第一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时,皮亚杰特别强调了幼儿感知觉的统合协调能力。他认为这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又分为若干时期,包括:反射练习时期(0~1个月);动作习惯和知觉的形成时期(1~4、5个月);有目的的动作的形成时期(4、5~9个月);范型之间的协调、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协调时期(9~11、12个月);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1、12~18个月);智力的综合时期(18个月~2岁)。这就是说,0~2岁是感知觉统合能力发展最重要的两年。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把“智力”理解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认知能力结构。这个结构大致包括8个要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力、思维力、动作能力和感知觉统合能力。这8个要素之间是有机结合、交互影响的,无法断然割裂开来。但是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有某一种或某几种智力要素会呈现出一种“加速度”,而过了这一特定阶段,则可能被另一种智力要素“取而代之”了。

例如,中国山东、河北一带俗语称小孩子生出来后要经历“三翻、六坐、八爬叉”的过程,就是说3个月学翻身,6个月学坐起,8个月学爬行,这些民间经验都对应着心理学所说的感统训练的关键期。而西方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幼儿18~24个月能双脚一步爬楼,推拉轮式行李箱;2~3岁能轻松地跑;3~4岁能一步一步上楼梯、双脚跳、踮脚走路、骑三轮童车、双手接大球、用剪刀剪纸、双指握笔;4~5岁会踢球、走直线、串珠子、快速滑滑梯;5~6岁会单脚跳、攀爬,这些则是感知觉统合协调和动作技能在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的继续发展与完善。又如,“皮亚杰承认童年早期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主题是语言习得”。[3]具体来说,“从出生到3岁的语言发展里程碑是:6~10个月牙牙学语,10~14个月说出第一个单词,1岁半~2岁说出第一个句子(两个单词),并想要对话;30个月每天都出现新词汇,但是说话会有语法错误;3岁能说近1000个单词,但句序经常有错误。”[4]可见,幼儿在言语能力、感觉统合能力、动作技能方面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最早都出现在0~7岁,即学前阶段,它们为即将进入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智力发展,总体上看属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6年间,小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呈现出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按不同年龄段逐步显现的增长“凸起”,可形象地比喻为智力发展的“三级跳远”。

一、第一跳(7~8岁):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加速发展

所谓“注意力”,就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人的意识产生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而所谓“观察力”,则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知特点[5]49。观察力与注意力相比较,后者对个体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更为重大。限于篇幅,笔者对7~8岁期间注意力的发展问题略加展开。

我们知道,注意力水平的高低要看注意力的品质。注意力品质主要包括:注意的宽广性、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又称注意的聚合性或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性和注意的转移性(又称主动性)。其中,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集中性是指专注目标不分神,稳定性是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两者合起来称为“专注力”。笔者在长期的中小学生个案辅导中屡屡发现,“学困生”们在谈及自己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时,几乎都会把“上课容易分神”列为第一条。进一步深入探讨,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且稳定的时间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这其实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专注力水平,说明这些学困生的注意力品质在关键的7~8岁期间出现了发展受阻。因此,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把提高学生专注力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具体方法包括:

1.开设心理辅导课或班会课,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发展性的注意力训练。

现在国内出版的專注力训练游戏书籍种类很多,适用对象为3~8岁的儿童。有一套中国台湾地区编制的专注力训练游戏还分为初阶、中阶和高阶,其中高阶的就比较适用于7~8岁的学生。可以对这类书做一些筛选,用来作为小学心理辅导课或班会课的设计素材。

2.注意力的训练最好从3~4岁开始实施,一直坚持到8岁左右,所以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注意力(含观察力)训练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选用适当的训练教材,坚持每天带领孩子完成10~15分钟的智力训练游戏,并注意方式方法和训练时间的掌控,防止孩子因强制性训练而出现厌倦情绪。

3.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品质的重要渠道。

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品质是受年龄特点制约的。比如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大约为5~10分钟,这就是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的表现。因此,受过心理学、教育学正规训练的一年级教师,会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2~3分钟的课堂游戏或者律动操,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高高兴兴地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游戏一结束,教师立即组织教学,抓紧时间讲10分钟左右的教材内容。当多数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时,教师又会组织第二次课堂游戏活动,以此类推。一般说来,一年级入学之初,一节课上做2~3次课堂游戏是完全必要的。一旦到了二年级结束时,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水平就可以达到10~15分钟左右。在这两年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课堂游戏的次数,同时注意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品质。

在7~8岁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一跳”期间,还有一项任务不可忽视,那就是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进入了最后的敏感期。前文已经提到,感觉统合能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键期在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智力阶段(0~2岁)。如果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良,其后果就是入学之后出现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计算障碍、书写障碍、体育运动障碍、绘画障碍、实验操作障碍等。如果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有缺陷,8周岁之前进行训练弥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8~12周岁是训练弥补的非敏感时期,即有一些效果,但不明显;12周岁之后,训练弥补就基本没有什么效果了。正因为如此,小学低段教师必须注意发现班级里感觉统合能力不良的学生,组织他们开展弥补性训练。除了体育运动和舞蹈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间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单腿跳造房子、荡秋千、翻跟斗、打虎跳、过山羊、爬竹竿等。

二、第二跳(9~10岁):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加速发展

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的“峰值”大约出现在小学三、四年级前后。20年前,林崇德教授曾对他的学生们讲过一句很精辟的话:“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基础是概括”,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当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始提速时,整个智力结构中各个要素的发展就被进一步激活了。我们今天从教师或家长的角度研究儿童智力发展,当然不可能像高校学者那样面面俱到、严谨细致,但一定要抓住一些关键点去做好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工作。那么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点在哪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思维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五、六年级为辩证思维稳步发展时期。”“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而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思维力发展加速了,想象力自然要被带动起来。对此,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从三、四年级开始,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已经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6]175所有这些研究成果证明,小学阶段儿童智力各要素,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大多集中在三、四年级前后。

我们这里重点谈谈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5]192一个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看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哪些内涵,心理学界说法也不同,有的认为应该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5]188,有的认为还可以包括发散性、创造性,有的认为可以再加上辩证性,还有的认为聚合性也必须引起重视[7]。张积家则认为,人的幻想实际是思维“对现实的超前反映,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想象的预见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出现,而思维的超前反映则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即超前性也是思维的一种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思维的品质描述为10个字:“快”(敏捷性)、“活”(灵活性)、“广”(广阔性)、“深”(深刻性)、“逆”(逆向性)、“超”(超前性)、“辩”(辩证性)、“空”(空间性)、“异”(批判性)、“新”(独创性)。这10个思维品质都是线性发展的,都有一个“萌芽—发展—转折—高点—稳定”的过程。但从每种品质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思维成熟度基础上这一点来说,后面的4个品质或许更多地出現在15~16岁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本着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在小学中年级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过发展性心理辅导课(班会课),开展思维品质的训练,并逐步培养他们对知识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依据三、四年级前后的学生在以往智力活动的锻炼和大脑功能的发展等方面的已有基础,在小学中年级的有关课程中,必须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逆向性、超前性等品质。如果错失这一思维发展的大好时机,将会影响到儿童一生学习活动的思维模式。根据笔者长期做学生个案辅导积累的经验,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学困生”的学业困难,往往在小学中年级就已经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从小学三、四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开始,在大量作业和课外教辅资料的压迫下,在教师、家长的呵斥声中,被强制性教育方式塑造出来的思维的刻板性、狭隘性、僵滞性、被动性,成为这些学生后续学习的严重障碍。而当前小学应试教育的运作模式恰恰抑制了儿童主动、活跃、兴趣、好奇、探究、独创等特质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扼杀了儿童生命的灵气,对儿童潜能的发挥和长远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科知识内容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紧密结合。

如在数学课上,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三个维度之外,还要融入思维品质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还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在语文课上,教师不能为概括段落大意而让学生写段落大意,而需要充分意识到这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路径,并且要规定每一次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字数,引导学生用最简练准确的句子来加以理解和表述。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教学技能也极为重要。教师思维品质中固有的优点或缺陷,教师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理解或茫然,都将直接影响几十甚至成百上千名儿童未来思维品质的发展走势。而且,教师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这种影响力,其功过是非都是隐性的,正如台湾学者张春兴所说:“教育是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是发展的阻力”[8],无论对儿童的智力还是人格的发展,莫不如是。

3.要帮助家长认识到思维训练关键期的重要性。

每一次有关思维训练的心理辅导课或班会课之后,教师都要选择和布置与辅导主题相关的思维训练游戏,让家长督促学生在家里进行训练,有关思维训练类的资料可以从实体书店或网络上购买。

三、第三跳(11-12岁):记忆力的加速发展

记忆力的发展从幼儿期开始就始终呈不断上扬的趋势,其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记忆力加速提升的“制高点”却在11~12岁。12岁左右的小学生在记忆发展方面出现的最大变化有两个:一个是理解记忆能力大大提高,另一个是归类记忆能力的明显进步。所谓“归类记忆”,就是指在识记学习材料时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概括、压缩、分类、合并等信息再加工,然后再使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加以记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关于人类记忆,经过一个世纪的充分研究,我能说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这就是说,要有意识地把许多零散的学习材料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从而扩大记忆材料的单位,这个过程就叫作“归类记忆”。

归类记忆和理解记忆在11~12岁出现加速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9~10岁抽象思维能力的大踏步前进。正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的那样,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向理解(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而对知识信息进行重组,“找出要记忆材料所包含的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将几个相关的项目组成一个信息组块”,并“采用归类方法进行记忆,可以帮助小学生记忆更多的内容,这种记忆策略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作为基础”,这个能力是在小学高年级才出现的,“10~11岁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地应用对刺激的归类来提高记忆效果的策略,其他年龄的儿童则不能”[6]212。美国心理学家盖尔茨舍的研究也表明,“12岁以上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还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就无法按照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储存信息,就会成为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他们的信息复述往往是零碎的、片段的、混乱的。”

所以,小学高年级智力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归类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能力,其主要路径可以是:

1.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对信息重组、编码能力的训练。

将某条信息提炼成一个“关键词”,即信息的重组,这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能力,乔森称之为“第二认知能力”。记忆内容越多,越是需要通过“第二认知能力”来完成。托奇森的研究认为,记忆过程中编码能力的缺失是造成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而信息重组与编码能力的背后实际上是思维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需要日复一日、一节课一节课地训练出来的。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应高度重视这一点,作为自己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招。

2.通过一定渠道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和策略的集中训练。

粗略地估计,记忆方法和策略少说有几十种,例如提纲记忆、图表记忆、形象记忆、口诀记忆、碎时记忆、比较记忆、思维导图等。在小学高年级加强对记忆方法及策略的训练,将直接有助于中小学衔接与顺利过渡,大大减少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学科压力增加、记忆不堪重负而引起的学习障碍。而小学五、六年级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时机。因为“10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能自发地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运用策略的能力”,若能“教会他们良好的记忆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比较、分类、分段、拟定小标题、编拟课文提要”[6]218等理解记忆和归类记忆的技巧,对儿童长远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绝对是当前小学毕业班忙于“炒冷饭”的应试模式所无法企及的。

上文闡述了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段及教育上的应对措施。最后再次强调:智力结构各要素的发展是线性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交叠、逐渐过渡。本文所说的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三级跳远”,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只有把发展当作相互套叠的、在多个时间尺度上不断展开的过程,才能准确地理解什么叫“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学习心理学——IN结合论取向的研究[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5.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发展与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4-145.

[3]丹尼斯·博伊德,海伦·比.发展心理学:孩子的成长[M].范翠英,田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0.

[4]黛安娜·帕帕拉,萨莉·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孩子的世界:从婴儿期到青春期[M].郝嘉佳,岳盈盈,陈福美,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42.

[5]燕国材.智力因素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7]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7.

[8]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8.

[9]大卫·苏泽.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方彤,黄欢,王东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2.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