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3月24日,法国人米拉(Menard)心情大好。自从前一年春天从日本来到上海,这位法国商人就一直在谋划一件事:把在日本流行的人力车引入上海。终于在这天,米拉成功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公司旗下的300辆人力车可以上路了。
由于这种人力车来源于日本,因此当时在上海被称为“东洋车”。东洋车很好地适应了上海弯曲狭窄的城市街道环境,获得了比马车更大的活动范围。又因其随时随地可以上下客的优点,即使此后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在上海陆续出现,东洋车依旧能够持续经营下去。据统计,到1907年,公共租界内已有8204辆东洋车,成为许多上海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人们熟悉的“黄包车”,其实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这个名字起源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了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擁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逐渐被称为“黄包车”。
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留下了悲惨的印象。除了工作本身高强度的特点,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形成的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1956年,黄包车在上海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