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迎峰
随着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于是,我们看到部编语文教材空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通过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首次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该栏目的设置意在对学生如何读课外书加以指导,进而解决课外阅读边缘化的问题。
毋庸置疑,“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的功能落实要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快乐读书吧”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有意识地让他们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不要将这种课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主要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
“快乐读书吧”是否解决了学生不读书的问题呢?有调查显示,当前“快乐读书吧”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多停留在布置阅读任务层面,课上指导阅读无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无手段,课后阅读的跟进教学不及时,学生普遍读得肤浅,缺乏深度阅读的指引,课外阅读责任家庭化倾向明显。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教学,因其内容涉及的是整本书阅读和群书阅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值得教师借鉴的经验很少,所以出现了教师因不知从何下手而导致的不重视、不作为的现象。
如何在小学中年级利用好“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对学生加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进而达到“专治学生少读书、不读书”的目的呢?在“1+X”群文阅读理念的视域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快乐读书吧”课上教学生学会探究性阅读,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群文阅读与部编教材“1+X”的内涵
1. 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整体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是以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形式。于泽元教授这样定义群文阅读教学: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议题对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的过程;师生对多个文本进行读、比、议、统,而后对其整体意义或表达特征进行集体建构的过程。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雁翎说,群文阅读的价值在于拉大语文课程的框架,填补学生阅读教学空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应用能力,生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群文阅读因为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变,引发了课程教学方式的诸多改变,已成为高度契合中小学语文课程发展方向的语文教学形态。倪文锦教授认为,这种由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的新型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部编教材“1+X”的内涵
部编语文教材倡导的理念是“1+X”。温儒敏教授这样解读“1+X”:“精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处处指向写作的教学方式。
“1+X”阅读最主要解决的是学生阅读量的问题,当学生阅读量得以解决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阅读的效度该如何提升,群文阅读就是基于“1+X”阅读基础上的高阶思维阅读。于泽元教授总结了它们之间的三点关系,即“1+X”运用了群文阅读的思维方式;“1+X”将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链接了起来;“1+X”使群文阅读实践日常化。从目的和途径的角度来看,群文阅读是保证“1+X”阅读质量的关键。
(二)指向“1+X”的“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计完美体现了部编语文教材“1+X”的编写理念。首先,可以把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看作“1”,“快乐读书吧”里呈现的诸多推荐书目就是附在教材后面的“X”,这个“X”帮助学生、教师、家长明确学生在不同的年级该读什么书,在以年级为单位的层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其次,“快乐读书吧”里的第一板块“你读过这本书吗”就是“1”的宏观体现,教材引导学生从读懂这本书开始,进而开启一类书的阅读;第二版“相信你可以读更多”,这个板块的群书推荐就可以看作“X”。
“快乐读书吧”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时间主要在课外,但这并不意味这一栏目目的的达成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来实现。相反,教师应该尤为重视“快乐读书吧”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依据“1”与“X”之间的关系,实际教学中,作为整本书推荐的“1”,因其经典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导读方式出现;而作为群书推荐的“X”,可以作为群文阅读之后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的形式出现。这也意味着“快乐读书吧”课的教学应该用间隔时间非常大的两个课时来完成,可以将课外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三)指向群文阅读的“快乐读书吧”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能够让学生讨论起来的议题,另一个是与议题相关的群文,这两个条件在“快乐读书吧”的栏目里都自然呈现着。中年级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快乐读书吧”,每一个都有鲜明的主题,如“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三上)、“小故事大道理”(三下)、“很久很久以前”(四上)、“十万个为什么”(四下)。这四个主题可以提炼出四个大的议题:童话中的美丽、寓言中的哲理、神话中的神奇、科学中的奥秘。
中年级“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安排与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需求十分吻合,其推荐的阅读书目都是单篇的集合体。比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故事》等,这些书的内容都非常适合拿出部分单篇故事组合成群文阅读。相对而言,一本書就是一组群文,群书就是大群文。有了议题,有了群文,“快乐读书吧”课就可以用群文的教学理念搭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框架了。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语文课程将由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构成一个丰富而立体的课程。统编语文教材的“1+X”编写理念正在引领着语文教学做出这种改变,教材为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空间,“快乐读书吧”应该成为这一改变的主要阵地。
(一)用群文阅读方式教会学生探究整本书阅读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中提倡的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甚少,这主要是受限于单篇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借助群文阅读,教师可以很轻松地组织学生在“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多篇文本构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阅读情境,读者难以像阅读单篇文本那样获得一目了然的效果。整本书阅读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复杂的组合,它需要读者像一个探索者一样围绕着议题不断地深入到文本之中,把不断涌现出来的信息与意义整合起来,最终构建出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可见,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探究性阅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如何设计群文阅读下的整本书探究性阅读呢?下面是一位教师在三年上册“快乐读书吧”里面“你读过这本书吗?”——《安徒生童话》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片段。
师:读过《安徒生童话》的同学,请说说你对这本书的印象。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这本有着166个小故事的童话故事集)
师:阅读完了《丑小鸭》《拇指姑娘》《打火匣》,请同学们比较探究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点。
(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出其共同点是作者乐观的幻想)
师:(出示166个故事标题)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故事属于乐观幻想类?
师:请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母亲的故事》,比较探究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点是作者对现实的忧伤)
师:(出示166个故事标题)说说你知道的哪些故事属于现实忧伤类?
师:说说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是什么?
比较与整合是群文阅读的核心,以上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比较和整合中学会探究性阅读。这种集体探究性阅读会形成丰富而开放的结论共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多次阅读同一文本的兴趣,并最终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自觉行为和阅读能力。
(二)运用探究性聊书方式开展同主题群文阅读
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快乐读书吧”里的第二板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是一种读书任务布置,当学生读完了这些书后,可以开展一次结构化群文阅读读书交流讨论活动,以升华学生的阅读感受。
以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当学生读完了《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这三本童话书,教师可以上一节以“中外童话的异同”为议题的聊书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聊三本童话书的异同点和童话的产生、意义、创作等话题。
特级教师蒋军晶说:“聊书,最重要的是‘交流与分享’。”聊书课的议题是交流与分享的关键,议题可以出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学生。来自学生的议题往往更能打开学生聊书的话匣子,出自教师的议题能提高聊书的深度。比如在以“神话”为议题的聊书课上,蒋老师就提了三个探究性非常强的议题:创世神话的由来;发现神话的民族色彩;发现“神话母题”。这样深度的聊书后,学生甚至可以独立完成阅读研究报告。
教师在进行“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的教学时,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读什么和读过了没有,还应该关注学生怎么读和读懂了什么。借助这一读书栏目,教师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更是學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而这正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实现。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