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政治责任,就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又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扛起政治责任,就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打好有准备之仗;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风险评估作为必经程序,消除一切风险隐患;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加强各地区各部门风险信息及时互通共享;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扛起政治责任,就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摘自《人民日报》)
增强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特色、明显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保持战略定力。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时常出现一些噪音杂音。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尺度,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力,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经济日报》)
对党忠诚是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的基石。对党绝对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唯有对党忠诚,才能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能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真正做到心底无私,不搞小圈子,不搞人身依附,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才有勇气和胆量为党担当,坚决抵制各种违规干预、捞取好处等行为,坚决捍卫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
公正用人是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的关键。公正用人,就是要做到公在公心、公在事业、公在正气,注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重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埋头苦干,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业绩。
严明纪律是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的保证。要明确划出纪律红线,坚决破除同事关系不清爽、上下级关系不规矩的不正之风,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开展约谈提醒,强化监督,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心上,时时处处讲政治、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形成正常化纯洁化的党内关系。
(摘自《学习时报》)
古语云:大事难事看担当。由此可见,考量一名干部官德如何,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有无担当的勇气。翻开历史画卷,无论是“开仓放赈”的第五访,“拒用雕羽”的张彀,还是“为民请愿”的马人望,无不体现出敢于担当的勇气。有无担当的勇气,也是我国古代考核官员政德的一个重要指标。历朝历代都倡导官员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意谓有志者不追求常人所能做的容易事,而是遇到难事不回避,迎难而上、敢于担当,视为自己的职责所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不讲任何条件和价钱,做到“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更加需要鼓励激励干部勇挑重担、敢啃硬骨。
全力激发干部队伍的担当激情,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分层分类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帮助干部扫清思想障碍,努力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对照规定,对任劳任怨、担当作为的“老实人”提拔重用。要在记功表彰、健康修养、交流任职、家庭关爱等方面对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予以优先考虑,为广大干部创造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善作善成、有为有位的政治生态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多记“事”,透过日常工作察实情。要建立干部日常行为记录档案,借助班子分析研判、干部谈心谈话、指导民主生活会等日常工作平台,多记录干部在参加组织生活、推进重大工作、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具体事情中的“闪光点”和“负面清单”。
多听“事”,引导谈话对象举实例。要注重从干部身边人了解干部具体事,防止从概念到概念、從抽象到抽象。谈话过程中,对干部政德修养、能力作风、个性特征等方面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很好”“不错”“有差距”等定性评价上,还要多问一句、深问一层,引导谈话对象列举干部八小时内外、台上台下的“事”,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干部特点,让考察识别干部有支撑、更精准。
多看“事”,深入基层现场考实绩。要多深入基层现场,把“看”的重点转移到产业发展、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实践一线,把“看”的内容聚焦到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等方面。要多深入群众,把评价干部的标尺交给管理服务对象、社区邻里等,让群众给干部的德才实绩“打分”,防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要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努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农村党支部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推进支部建设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优化组织设置,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党员基本队伍建设。要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推动后进支部转化升级,让每个支部履职尽责,像灯塔一样为乡村发展引航指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派最能干的人。要把选好用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作为重要任务,为贫困村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带领农民发展乡村致富产业,教育引导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要积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建“落地开花”,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香飘四溢”。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1978年9月8日,邓小平应金日成之邀对朝鲜进行了一次短暂访问。回国后,他没有直接回到北京,而是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进行了一次刻意安排又极其重要的调研活动,一周之内,他不顾74岁高龄和旅途疲劳,7天走了8个城市,一路上邓小平边听、边看、边讲,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带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看法,史称“北方谈话”。“北方谈话”正是在党和国家处于徘徊状态的关键时刻发表的,为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之后改革开放做好了重要的思想发动和政治动员。
“北方谈话”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社会生活和生产问题的方方面面,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最早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邓小平指出,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重视对外开放。邓小平在本溪谈道:“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应当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在长春时他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
(摘自《学习时报》)
1940年3月,中央书记处首创按“文化水准+理论水准+工作经验”的标准把在职干部简要分成四大类,一、二类是文化理论水准都较高和较低的老干部,三、四类是文化水准较高、理论水准较低和工农出身的新干部,并依类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在职干部学习作出“可依类编成学习小组”的原则性规定。
随着干部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干部人才结构、学习需求的大变化,中央又适应形势发展改革在职干部分类标准,依类重新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1941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地)》,把在职干部重新作了精准分类。第一类是有工作经验又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高级及中级老干部,第二类是有相当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很低的中级及下级工农干部,第三类是工作经验不够、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中级及下级知识分子新干部,第四类是在学术上、技术上有较高造诣的专门人才。这个决定明确指出,第一类干部一部分参加中央组织的高级学习组,其余不再在部门内组织学习小组,可以组织研究组;第二类干部应组织文化补习班,不组织学习小组;第三类干部应在各部门内组织学习小组;第四类干部不专门组织学习小组,可自愿选择参加本部门第三类干部的学习小组。
(摘自《学习时报》)
1947年6月,朱德为党内干部的一些不良行为致电中央,提出干部不能“摆老资格,骄傲自满”,要“戒骄戒躁”。7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指出要检查和纠正各地发生的贪污腐败现象。这一年的5月,东北颁布《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随后各大解放区也都颁布了同类条例。根据条例,各地惩办了一批贪污犯罪分子,群众大为拥护。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胜利可能带来四种情绪,包括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不求进步的情绪和贪图享乐的情绪。警惕这四种情绪的方法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要坚持清正廉洁的精神状态。毛泽东将全国胜利比喻为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胜利之后路还有很长,因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平列。
这些进京前立下的规矩,在当时让全党保持住了清醒的头脑,做到了居安思危、不忘忧患。
(摘自人民网)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以党性为主题的文件。《决定》指出:“巩固党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为了宣传解释这一《决定》,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于1941年下半年撰写了《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任弼时在报告大纲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是以党员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言论行动来作标志、来测量的。他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增强党性的锻炼:第一,要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我党的最高利益,应该用无限的忠实性和坚定性为这个利益服务,并且要使得为党的利益服务的精神完全是出自于觉悟性、自动性和积极性,且丝毫不受任何所谓“要尽的义务”所驱使,所催迫,所束缚。不然便会成为盲从者。盲從者的忠实性和坚定性都是相对的东西。第二,在这样的斗争过程中,应同时并列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以及党的政策和策略,就是要“必须充分地掌握住和革命实践密切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第三,要以马列主义的原则指导自己的实际活动。第四,要遵守党的统一的纪律。第五,要与群众建立真正的密切的联系。
(摘自光明网)
中央苏区时期,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党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专项工作,这些工作的特点是“集中力量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往往是在规定期限内开展,被称为“突击运动”。1934年3月11日,时任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的李维汉在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发表了《关于突击运动》一文,对突击运动与经常工作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李维汉在《关于突击运动》中明确指出:“决定工作中突击的特性的,由于战争的紧急动员的需要。”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压力相当大。例如扩大红军,宁都县按计划应该在1932年1至3月扩大1500名,但到3月底,僅仅完成计划的十分之一。又如经济建设公债,江西省苏维埃在1933年应推销247万元,但根据当年年底的统计,实际数目离计划要求仍然“差得太远”。如果不能集中力量尽快实现上述目标,必然会影响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所以,李维汉特别强调两点:第一,集中全部力量放在一个工作的突击上面,在当时是不得已的,也是正确的;第二,工作的突击性是我们苏区的工作上极端重要的特点……突击的完成与否,便对战争有极重要的机关,以至有决定的意义。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土地革命期间,罗荣桓在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工作七步曲”。这七步包括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领导群众、训练群众、建立农工民主政权,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是革命时期做群众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解放战争时期有些伤员居功自傲,目无法纪,不服管理,看电影不买票、下馆子不给钱的事经常发生,甚至打骂群众和医务人员。通常,是要对这些闹事的伤病员进行批评处分的,但是罗荣桓认为批评处分解决不了问题。他提议召开会议,从正面教育入手,改变这些伤病员的思想观念。如开“荣誉军事代表大会”,将伤残病员列为荣誉军人,确定参会人员不仅包括先进分子,还包括带头闹事的代表。原本那些带头闹事的伤病员代表憋着一肚子气,准备了一大堆要求,打算在大会上大闹一场,在走进会场后不久却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原来,根据罗荣桓的指示,大会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讲红军光荣传统,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与会人员深受感动,纷纷检查了自己的错误,有的甚至痛哭流涕,恨自己忘了本。他们回去以后,带头遵守纪律,不仅不再闹事,还做其他伤病员的思想工作。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