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怡
【关键词】合作取向治疗;对话空间;可能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4-0068-02
跟随咨询师的脚步,走近这三篇文章里的主角:常常不被认可的小力,对外界也有诸多不满与冲突,在青春期自我认同的道路上迷茫、挣扎,不知如何发展出适宜的自我和人际关系;内向退缩的小艾不知怎样顺利蹚过初中入学适应不良这条河;在“曾经缺位的父亲”的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养育下,有些多动表现的小宇不知如何发展出独立自主的稳定感、适应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精神动力学背景的咨询师眼中,这些孩子很可能被冠以“青春期自我认同问题”“入学适应不良”或“多动与感动失调”。幸运的是,孩子们遇见了“炼金术士”一般的咨询师,不约而同地,咨询师们都选择了给予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共创合作关系与语言系统,留意并尊重孩子的自我认知,聆听并参与孩子们呈现自己故事的方式,由此出现了许多重构的可能性。最终,这些孩子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开始走上发现自己、发展自信的成长之路。
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问题取向”不同,合作取向治疗更注重“资源取向”“后现代主义”和“哲学取向”。合作取向治疗师认为要重视语言,关注每个人是如何叙述故事的,甚至对话与叙述本身就蕴含着改变的可能性。如小力在得到共情和肯定后,他的迷惑从“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转变为“我怎样让他们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叙述主语从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的过程,就蕴含着“拿回成长责任”的改变种子。再如多动的小宇,在咨询师的肯定和积极关注下,注意力从“怎样抓取关注”向“我做对什么可以获得表扬”“我怎样说和做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转移。小宇叙述一周以来自我表现的方式,蕴含着自信自主地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
合作取向治疗师还常常“抱着不知道的心情”,小心检视自己“知”“不知”与认识“知”的建构过程,对案主如何建构他们的“知”也非常留意,认为案主才是他们生命和关系的专家,会留心“他们在关系及文化脉络中如何理解他们的生命经验、关系及事件”,同时保持开放和好奇,创造合作对话的空间。如小力的生活经验带给他的自我体验是:父母不支持、不认同、不相信自己;同学敌對、冷落、不理解自己;老师不喜欢、不尊重、误解自己;而自己是个有理想、有特长、有自控力的高一学生,应当被肯定。这与老师、同学眼中屡屡惹事的“刺头”形象落差特别大。咨询师并没有被“问题”带走,而是小心检视自己对小力的认知过程,试图更多地理解小力。在讨论方案时,咨询师用合作取向对话技术,启发小力自己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中,小力是自己生命和关系的专家,咨询师是小力找到自己成长之路的助手,咨询师的聆听、肯定和加入给了小力巨大的被看见、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受。
在合作取向治疗师看来,所谓的问题不是问题,而是“语言系统”出了问题。对于小艾来说,如果不使用“我想上但上不了学”“爸爸妈妈有了妹妹就不在乎我”“我没办法”等语言来陈述问题,那么,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重构关于“问题”的“语言系统”呢?合作取向治疗的咨询师可能会说:“我来整理一下,你说的意思是不是你其实很想上学,可是你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帮助自己走进教室、安心地上学,是这样吗?”“现在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烦恼了,你愿意和我说说吗?……如果有一天,你的问题没有了,那时候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有怎样的体验?”
合作取向治疗师并不排斥精神动力学的理解。内向沉默的小艾用“不进学校”和“沉默的焦急”勉强维持自尊,但面对初中适应中层层叠加的困境,小艾感到孤独无助、焦虑恐慌,“上不了学”的防御方式引发小艾更加焦虑自责的情绪,在想上学的愿望和做不到的现实之间冲突强烈。那么,如何帮助她遇见主动适应初中生活的自己呢?合作取向治疗师带领小艾看到了更大、更全的“画面”,在促进自我反思与身份转换、安排学习指导、增进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做了许多细致有效的工作。最后,咨询师和小艾一起重新建构了一个对话空间、一套“语言系统”,探索发现了诸多新的可能性,使独自攀爬一座困难重重的“五指山”的艰辛路程,变成了在新学校和新朋友一同快乐学习的“登山”之旅。
合作取向治疗的另一个有趣而重要的视角,是多重、同时存在和重叠的关系系统。当咨询师和小艾一起与新生这个身份合作,让小艾主动调整自己的适应性心态;和任课教师合作,帮助小艾探索和发现学习的有效方法,建立“我能学好”的自信心和新经验;和家长对话合作,帮助小艾疏通与父母的情感纠葛,继而重新回到被父母爱着的大女儿的舒适位置;和校园集体活动合作,帮助小艾找到集体活动中的融入感、归属感,开始发展新的愉快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体验。这些系统里层层叠加的资源,在咨访双方共同营造的对话空间里,拓宽了小艾的视野,增强了小艾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她直面身份转换问题、主动适应问题、学习力提升问题与自我的健康成长问题。
我们从合作取向治疗的理论谈到这些孩子的转变,看见这三个咨询师是如何以开放、好奇、合作的态度与孩子们共创对话空间,发现丰富的可能性,让他们得以发现并重启自我成长之路。我们看见,当孩子被积极关注时,转变的可能性便增加了,自我效能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对话·语言·可能性[M].周和君,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