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优秀教师团队的打造

2019-09-10 07:22蔡玮汤彩云
关键词:师德青年教师蝴蝶

蔡玮 汤彩云

摘要: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就要注重师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铸造一支甘于奉献、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加强梯队建设,培养优秀的新生代,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推进教学研究,借助本校师资力量,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造,构建一支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教师团队师德教育梯队建设教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在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将建设重点放在师资这个软件上,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团队。

一、注重师德教育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要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项教学任务。

(一)学习法规,签约遵守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汇编成《管理手册》,让教师教有所依,行有法循,遵守师德规范,遵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开设讲座,促进提高

学校定期开设校本培训,邀请专家来校做师德报告,如邀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兆良为全校教职工做“积聚正能量、提升幸福感”的讲座。一次次生动的师德讲座,激励着全校教职工砥砺师德,树立以德治学、育人为本、乐于奉献、奋发向上的职业理想。

(三)开展活动,落实师德

学校每年都开展“帮教”活动。班主任和党员教师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走访一些困难学生家庭,给学生及其家庭带去温暖和鼓励。通过与家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教师切实感受到责任和义务,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加强梯队建设

学校利用学校原有的优秀老教师及校外名师,共同培养优秀的新生代教师,多方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迅速发展。

(一)定期开展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如邀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彦明博士为全校教职工做“数字化时代的深度学习”的讲座,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学校还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鼓励教师接受在职读研、在职培养等继续教育,如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培训、数字化观察课堂观察培训、全国有效教学研讨活动等。

(二)培养青年教师,青蓝薪火相传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师德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准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是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系列规划,如《青年教师专业技能(论文)培训方案》《青蓝工程培養计划(班主任)职责要求》《青蓝工程培养计划(教学)职责要求》《名师高徒培养计划职责要求》等,实行帮带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和初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实施“青蓝工程”项目,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将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作为市、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他们搭建平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聘请省特级教师做专业指导。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主题培训活动,如汇报课、读书研讨活动、论文写作活动等。

(三)开展岗位练兵,钻研教材教法

结合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状和阶段特点,学校以“助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教师把握学科能力水平”为目标导向,定期开展活动,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考核。

三、推进教学研究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反思课堂,形成“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打造有效、智慧的新型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式

1.探索交互式课堂。

学校引进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多元交互式”课堂教学观察平台,在部分年级的生物、历史和化学学科中运用。该平台能有效采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反馈的数据。教研组成员(含外聘学科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形成报告,对教师提出课堂教学意见和建议。教师根据意见和建议做出课堂设计和教学行为的调整,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学科特点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2.引入大数据分析。

学校引入的极课系统,适用于初中三个年级全部科目的大、中、小型测试。教师将学生完成的试卷和部分作业扫描进极课系统,除了可以得到平均分外,还能详细统计学生的小题得分率,并且能够将小题按正确率归类,对知识点进行诊断性质量分析,找到学生的薄弱点。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试卷库已经积累近千份试卷、近万道错题。大量的数据能够为教师提供可预见的依据,让教师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的问题,开展有效的教与学。

(二)参与课题研究

我校重点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课题研究。目前,学校在大数据与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已经形成了以极课为诊断式评价,以成绩分析系统为综合性评价,并且以两个系统的汇总评价作为学生的综合学业综合评价的“二合一”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挖掘出一系列课题项目。2015年的苏州市政策法规性课题“基于未来学校建设的学校发展研究与实践”、2016年的苏州市政策法规性课题“未来学校课程再造”已顺利结题;2018年的国家级课题“大数据促进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被评为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正在进行中的有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可见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等。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近三年,在市区各级各类评优课、基本功竞赛、教案及论文评比中,有数十人次获奖。例如,在江苏省微课评选活动中,4节微课获得省一等奖,4节微课获得省二等奖,2节微课获得省三等奖。

(三)探索校本课程

学校以“科学、人文、体育”为主题,挖掘教师特长,开设“发现之旅”课程体系,助力教师创新课程,在不改变现有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1+X”校本课程体系。“1”是原有的国家课程体系,“X”是打造的探索科学、人文、体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教师发挥自己所长,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已形成了足球、桥牌、蝴蝶监测、桃花坞木刻年画、孙子兵法、戏剧表演、发现之旅等特色课程。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了苏州市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蝴蝶小镇”。2019年,“我们的节日”再次入选。我校吴小岚老师潜心蝴蝶监测工作十余载,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从个人兴趣到在校开设讲座、开设课程到“蝴蝶小镇”STEM课程基地建设,带动了一批教师,辐射到全校师生,并拓展到社会,聚集起一大批蝴蝶监测爱好者。目前,学校开设有蝴蝶监测、蝴蝶苏绣、蝴蝶粉画、蝴蝶木刻年画、蝴蝶3D打印等20余个体验式浸润课程,结合生物、物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环保意识、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专题研究【编者按】“隐圆”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及各级各类模拟考试数学卷考查的热点之一。对此,已有的一些研究大多比较零散。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呈现两篇以此为主题的文章,一篇侧重问题类型的全面解读,一篇侧重解题方法的深入分析,以期给大家呈现比较系统的认识。

猜你喜欢
师德青年教师蝴蝶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致良知与师德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为了蝴蝶
捉蝴蝶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