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不能对插图“视而不见”

2019-09-10 07:22顾凌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知识面树木口语

顾凌燕

统编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而对书中精心设计的插图有时会视而不见。其实,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忽视插图的作用,应该灵活有效地使用插图,巧妙发挥插图的实用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课本中的插图内容非常丰富,颜色搭配和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因为识字少,拿到课本,最先吸引他们眼球的就是一幅幅富有童趣的插图,这些精美的插图就像具有巨大的磁力一样牢牢吸住了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津津乐道。

《有趣的动物》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教材上画了鹦鹉、松鼠、长颈鹿等许多动物,这些富有童趣、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让学生兴奋不已,他们一看到图片就可能叽叽喳喳兴奋地说个不停。虽然学生们的天性都很喜欢动物,但实际上二年级学生对图片上出示的动物很少有过接触,也不是很清楚它们的习性,进行口语交际时容易出现观察不仔细,说话啰嗦、断断续续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等情况。我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集中观察第一个动物的外形特征,提示他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一说出它的特点,并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在小组内互相练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名字和它的外形特征,说出与其有关的有趣故事。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观察其他动物,并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在观察中有新发现,在互动中有新收获,这样他们对口语交际的学习热情就会变得十分高涨。

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低年级的学生了解的大自然知识不多,而插图就可以不受季节的影响,不受地域的限制,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的特点,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树之歌》(统编本二上)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讲述了10种不同种类的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的特点。这些树有的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有的生长在北方较为寒冷的地方,有些树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有些树学生没有见到过。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辨析杨树、榕树、梧桐树等树木的外形特征,课文里的插图出示的是真实的树木图片资料。教学时我让学生看一看树的外形特征,先从整体上认识各种树木,然后从树木的枝条、叶子、树干等方面了解树与树之间的不同之处。图片的直观性功能使学生对树木的特征一目了然,极容易激起学生学习自然常识的好奇心。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标要求我们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很多插图都是生活场景的显现,如果把插图当作艺术品,用审美的眼光带领学生欣賞作品,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学生就能获得美好的感受,教学过程就会更加富有感染力。

《敕勒歌》(统编本二上)一诗描绘的是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的是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课文中的一大幅插图,描绘了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的壮丽景象,背景则是一座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整个画面使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草原的广阔景象感受不深,因此在教这首诗的时候,我就发挥插图的功能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欣赏图片表达的碧草青青的壮观之美、牛羊成群的恬静之美,感悟广阔草原的意境之美,然后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再去阅读诗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价值,结合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插图,让学生在静态美中感悟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紫薇小学英邦分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知识面树木口语
树木之最
口语对对碰
小记者如何拓宽知识面
口语对对碰
树木之最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等
几类无理函数的最值求法
“补全对话”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