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雄”的故事讲好

2019-09-10 07:22沈业标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司马光文言文英雄

沈业标

文言文《司马光》(统编本三上)选自《宋史·司马光传》,与《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组成了彰显人物“美好品质”的第八单元。文本以极短的篇幅、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智果敢、沉着冷静的小“英雄”形象。

反复细读文言文《司马光》,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扑面而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文章开头,寥寥数语,点明故事的起因;“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通过“众”与“光”的行为对比,凸显人物品质;“水迸,儿得活”,交代故事结尾。全文只有2句话,30个字,用词简洁、精妙,句子短小,读起来有节奏,朗朗上口。

本文内容简单,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如果把简单的课文教复杂了,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如果把简单的课教得随意了,是我们对文本价值的解读不到位。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只有将教学的“度”把握好,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才能真正体现这篇课文的特殊价值。

读课文

“小古文”课程创始人朱文君老师说:“小古文怎么读?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文言文是需要反复朗读的,只有读出层次性,才能更好地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稚子学古文,以读养心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读:读清字句。学生初次接触文本,需要教师范读引领,学生听读之后再朗读文本,在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认字识词,扫清朗读障碍。文中“瓮”“跌”“皆”“弃”“持”“迸”,均有注音,可依据学情,有选择地指导正音。“没”“得”两个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mò”“dé”。教师可进行多音字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没”“得”在文中的意思。

二读:读明节奏。文言文因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在朗读的节奏停顿上与白话文有所不同,学生初次接触,缺少朗读文言文的经验,需要教师指导。我们可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通过指名读、集体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弄清节奏,处理好停顿,感悟文言文的诵读之法。

三读:读出语气。三年级需要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文言文怎样读出情感,读出情趣?需要依据文本特点,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如“群儿戏于庭”写的是一群小孩在庭院中玩耍,“戏”自然是快乐的事,朗读时,可指导学生读得欢快些。“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况突变,落水小孩危在旦夕,朗读时要能表现出“焦急”,尽量读出紧迫感。“众皆弃去,光持石擊瓮破之”这句突出表现了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读时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读出敬佩。“水迸,儿得活”,小孩得救了,让人松了一口气,令人欣慰。语气读出来了,情趣自然也就读出来了。

四读:读清结构。本文虽然简短,但故事结构完整,起因、经过、结果都清晰地呈现在短短的30个字中。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厘清故事结构,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

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出理解与创意,让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每读必有获,边读边思考”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讲字义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能准确理解词语意思尤为重要,这是读通、读顺、读懂课文的基础。

课文中有三处写到“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儿得活”。这三处“儿”具体所指是不同的,学生很容易混淆。理解时可让学生猜一猜“儿”是什么意思,在猜测中理解,“儿”是儿童,小孩子的意思,在古代“儿”是没有性别之分的,既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这就是古今字义的差别。“群儿”指的是一群小孩子,后两处“儿”指的是掉进水瓮里的小孩。

“瓮”字文中有注释,“口小肚大的陶器”。“司马光砸缸”我们都耳熟能详,能不能把“瓮”解释为“缸”呢?不能。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文中插图,让学生比一比“瓮”与“缸”的不同。外观上看,瓮口小,缸口大,所以“瓮”掉进去容易,出来难。“请君入瓮”“瓮中捉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缸”在古代承担着灭火救命的功能,必须坚固耐用;但“瓮”则不同,它属于陶瓷,是易碎品。只有“瓮”司马光才能“破之”。“一图一注释”,真正体现了统编本教材的严谨。

“去”的意思可以让学生选一选:(1)距离;(2)离开;(3)过去的;(4)除去。联系具体语境,明白“去”取“离开”之意。“持石击瓮”可以让学生演一演,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文言文古今字义差别较大,借助文中的注释,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比一比”“选一选”等方式,准确理解字义,读通文意,读出文言文的情趣。

见品性

统编本教材“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创新编排方式,需要我们深入领会。教学中,我们要从人文主题的角度精准把握教学的取向,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走进本文,聚焦文中重点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由此,我们能发现一个丰满的小“英雄”形象。

首先,对比众孩与司马光的行为。“众皆弃去”写的是众孩的表现;“光持石击瓮破之”,写出了司马光与众孩的不同,他沉着冷静,果断“破瓮救人”。我们可以尝试去掉“众皆弃去”,引导学生与原文对比着读,让学生明白: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正面描写主要人物之外,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加以衬托。此处“众皆弃去”,恰恰更能突出司马光的品质。

课文写了众孩与司马光行为的不同。其实,不同的何止是行为,更有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语言、神态、心理。这是文本留给我们的语言训练空白点。“众皆弃去”,慌乱中,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想写什么?表情又会怎样?司马光在“持石击瓮”之前,留给他思考的时间多吗?他又会有怎样的想法?我们不妨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对比:众皆 _____,光_____持石击瓮破之。这样,既可以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进一步丰满人物形象。

文本结尾写到“水迸,儿得活”,司马光是怎样救出落水小孩的?是“破瓮”,让水涌出来。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也是危险情况下最有效的救人办法。如果是成年人,完全可以把孩子从大水瓮中抱出,但年幼的司马光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司马光想到的是让“水离人”的妙法,此时的司马光,沉着冷静、出类拔萃、充满智慧,已经无愧于小“英雄”的称号了。

说故事

阅读文言文,要读、背、译结合。“读”和“背”,可以培养语感、强化记忆、激发兴趣;“译”即翻译,能促进理解,加深认识。依据本文课后思考练习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降低“译”的难度,鼓励学生讲故事;讲故事时,可以加入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只要能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都可以。在学生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再对比原文,进行译写,适当降低文言文直译的难度。

以上四个方面,在教学中需要巧妙结合,读中讲,讲中读,读后还可以再讲,读出了人物的品性,讲出了故事的趣味。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渐渐就有了,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就会萌生。课堂上还可以适当延伸,说说司马光的为人,司马光的其他故事……学生定会兴味盎然,把本课的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司马光文言文英雄
文言文阅读专练
英雄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永不说假话
重走英雄路
司马光说谎受责
绛红英雄谱
司马光“警枕”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