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石窟 唐宋遗宝

2019-09-10 07:22肖伊绯
中华瑰宝 2019年4期
关键词:儒教摩崖石刻

肖伊绯

大足石刻位于今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即直接刻在山崖石壁上的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这一石刻群共有石窟70余处,总计10万余尊石刻造像,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其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在20世纪40年代被中国著名古籍专家杨家骆誉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在艺术成就上,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比肩。

山间佛国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体,造像造型复杂多变,既据佛教经典,又富世俗风情,体现了宋代以来宗教信仰与世俗艺术的结合。其中,以北山、宝顶山两处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约2公里的北山,现存雕刻造像近5000尊。此处造像始凿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历时近300年,至南宋(1162年)完成,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在北山的摩崖造像中,以晚唐观无量寿经变相龛、五代摩利支天像龛、北宋十三观音变相窟、南宋转轮经藏窟、南宋孔雀明王窟等最为珍罕。

大足北山第245龛“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造像”,是根据佛教《观无量寿佛经》内容雕刻而成,为国内罕见的雕有唐代建筑细节的一龛造像。这一造像反映的是忆念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的十六种观想,也称十六观门,意指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观门,实际上是营造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奇幻美景。该龛的主造像中,立于中央的为阿弥陀佛,左右各为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三圣身后,雕刻了宝盖香花,精美异常,廊宇之中的众生则现百态,以三圣为中心,仿若三圣正在为广大信众阐论佛法;三圣上方则雕有七宝楼阁、亭台廊榭,均是唐朝建筑风格。这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雕刻,表现繁多场景,展示丰富器物,又层次分明,空间感极强,充分展示了唐代高超的雕刻技艺。这一窟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造像是目前我国佛教石窟造像中保存最为完整、雕刻最为精美、唐代建筑细节表现最为精细的一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石窟艺术作品”,故梁思成曾盛赞其“全体构图,与敦煌壁画同一系统”。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向约15公里的宝顶镇,现存雕刻造像万余尊。此处造像最初开凿于南宋年间,四周约3公里内的山岩上遍刻佛像,分布于东、南、北三面;以圣寿寺(南宋淳熙年间建)为中心,分为大佛湾造像和小佛湾造像。大佛湾位于圣寿寺下方的山湾,全部造像均有文字记载,无一龛重复,巨型雕刻达360余处,其中又以宋代释迦涅槃造像、华严三圣造像、九龙浴太子造像、牧牛图、三品九生图等最为著名。

位于宝顶山大佛湾中央区域的摩崖造像是宋代释迦涅槃造像,曾被梁思成评定为“国内首选”。此大佛枕手侧卧,如同栖息于山崖之中,通高31米,可谓高大,但也只能算半身像,因整座造像只雕刻至腿部,双脚隐没于山崖之中。大佛前的十余尊弟子及菩萨像,也只雕刻半身。宋代这种以虚代实、以不全概大全的高超造像艺术,在历朝历代的造像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仿若绘画中的留白,虽未全,但意无穷。

石中文庙

大足石刻大规模兴造于宋代,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儒学兴盛以及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代。因此,在大足石刻群中,常见三教并陈现象。

大足石刻中的儒教造像遍布各处,以石篆山的“孔门十哲”造像最为独特,堪称中国儒教造像的旷世之作。石篆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区西南向约25公里处,山上原有古剎名曰佛惠寺。寺院所在山麓的山崖间,尚存自北宋以来的历代摩崖造像,儒教“孔门十哲”造像就在其中。

“孔门十哲”造像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雕造。根据此窟壁上对各弟子像标注的题刻,可分辨主像为文宣王孔子,面向东南,正襟危坐,容止端详。孔子两侧,各立五弟子。按从内至外顺序,左一至五像为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右一至五像为仲由(字子路)、冉雍(字仲弓)、宰予(字子我)、冉求(字子有)、卜商(字子夏),共为“十哲”,即《论语·先进》中所载孔子门下分别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最为杰出的十大弟子,与孔子一同接受儒教祭祀。

龛外左右门柱上,各立一半身武士。龛左侧门柱上,镌有造像记一则,文曰:“元祐戊辰岁孟冬七日,设水陆合庆赞讫。弟子严逊,发心镌造此一龛,永为供养。愿世世生生,聪明多智。岳阳处士文惟简。”表明此造像为严逊出资开凿,由当时著名的雕刻匠师文惟简等雕造。

在石篆山的孔门十哲造像中,孔子及其弟子诸像皆圆领、大袖、登靴、执笏,体现了宋代文官的服饰特点,且神态各异,或斯文矜持,或老成持重,或相敬如宾,或沉思若悟。整体而言,孔门十哲造像有学人、贤达谦礼之风,却无仙佛、帝君之威仪。此外,各弟子像的命名皆直呼其名,而非人们耳熟能详的尊号、封号或字号,如“子贡”题名为“端木赐”,“子路”题名为“仲由”等。这都折射出北宋时期的学风与世风,即尚学理而不尚神化,尚史实而不尚修饰,完全没有后世那种儒教神谱式的教条。

大足石篆山孔门十哲造像距今已近千年,为以孔子为主体形象的摩崖造像之最古老者,亦为国内同题材造像孤例,弥足珍贵。

崖间道观

大足石刻虽以佛教造像为主,但道教造像的分布也极其广泛,佛道融合、佛道互动的龛窟几乎遍布大足各方郊野,南山、石篆山、石门山、舒成岩不乏其例。其中,南山道教造像为大足石刻中道教摩崖造像的典型代表。

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东南向约3公里的南山。此地古名广华山,原有道观,名玉皇观。此处造像最初开凿于南宋时期,明清两代稍有增补,主要有三清古洞、后土圣母龛、龙洞、真武大帝龛等,是中国道教石窟中单窟造像最多、神像最集中、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一处。

其中,三清古洞于南宋初年开凿,为高约4米、宽约5米、深约6米的复合神坛式深窟。中坐三清像,即上清、玉清、太清,洞两侧壁则有三百六十天尊像。主龛左侧外壁上有云仙与神龙一条。在人工开凿的深窟中,三清尊神、六御尊神构成的中心神坛与双龙中心柱,以及黄道十二星宫、三百六十天尊构成的外围神坛,共同构成了“万神殿”式的造像体系。与道教经典相对应的道教“神谱”,十分完整地映现于此窟,各式神像森然列置,令人叹为观止。

三清古洞也体现了大足石刻道教造像的最大特点,即以面部特征的塑造来展现仙家气息,如丹凤眼和美须髯的运用。在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丹凤眼和美须髯是正面人物的形象特征。在宋以前的道教造像中,须髯飘拂是一个重要面部特征,而大足石刻道教造像不仅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还将丹凤眼与此结合,使人物更具仙家气息,又眉目慈祥。

据统计,三清古洞内造像共计达400余尊,且基本保存完好,堪称中国道教“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

大足石刻就如同一座艺术殿堂,它集中国释、道、儒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于一处,仿佛构建了一个个人间佛境、一座座石中文庙、一间间崖间道观,讓人目不暇接,又引发无限沉思。

猜你喜欢
儒教摩崖石刻
朝鲜朝对巫俗信仰的社会认知和二重文化信仰结构的形成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从《舞姬》看立身出世主义的影响
摩崖造像
儒教的牺牲者和守护者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