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民
摘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的有效辅导模式,开展好心理辅导工作,对心理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在校园心理辅导的咨询实践中,用好故事作为媒介开展心理辅导,能够消弭学生的心理防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助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好故事;心理辅导;模式;成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
心理教师有热情、有意愿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但由于心理辅导的工作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心理辅导的方法常常偏重理论,心理辅导的手段偏医学化,造成针对单一学生的心理辅导耗时长、效果不理想,学生认可度低。因此,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探索成为广大心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学校心理辅导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开拓空间。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学业竞争、升学竞争的压力,他们在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或问题,特别渴望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纾解。同时,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经验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时候还不能够给予学生及时而有效的帮助。以好故事为媒介的心理辅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广泛开展助力添彩。
以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是在《纲要》的指导下,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况,选取学生熟悉、容易理解、可借鉴参考、积极正能量的好故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采用学生认同并接纳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好故事,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解决困惑的方式方法、处理态度和人生哲学等,及时有效地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学生的阻抗行为
《纲要》要求,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校园里,心理教师和学生经常见面,这很容易引起来访学生的内心顾虑,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公开,信任关系不容易建立起来。在心理辅导的时候,由于学生顾虑多,不太愿意敞开心扉和教师坦诚交流,辅导的效果有时候不太理想。
心理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可以满足学生对自我隐私的保护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学生的阻抗行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能够帮助心理教师及时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实现早期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疗机构。
(二)有利于减轻学生内心负担,规避医学模式的弊端
大部分来心理辅导的学生都有自我救治或求助的经历,在困惑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查阅很多资料,了解相关心理问题的术语,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去一一对应。当学生在努力尝试改变之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则会开始担心自己得上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心理疾病,并给自己贴上很多“标签”。当这样的学生向教师求助的时候,既特别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又怕教师给出“标签”式的结论。
其实,大部分学生遇到的情况都可以归纳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困惑,只是他们自己不了解相关的情况,知识储备没有那么多,处理问题的经验比较少,暂时还没有找到应对的办法。校园心理辅导可以绕开对心理问题的诊断,选取与学生类似情况的启迪故事,给学生提供可以参照、模仿和改变的样例,做好为学生“去标签”的精准辅导,减轻学生的内在壓力,激发学生改变的动力,从而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三)有利于节约辅导时间,满足学生改变状态的愿望
高中生在校生活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活动多,当他们遇到了困惑,特别渴望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调整。很多心理咨询模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知识储备欠缺的情况,很多心理学专业用语学生不懂,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解释这些专业用语的含义,从而使得心理辅导耗时较长。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不善于沟通,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弱,变通能力不强,也会使得心理辅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以好故事为媒介的心理辅导模式,能够迅速打开学生心窗,故事中鲜活的人和事为学生提供了可视可见、可模仿、可尝试的模板,给学生树立改变的信心,满足学生改变状态的愿望,避免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四)有利于心理教师提升同理心,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学生来心理辅导,往往对心理教师的期望过高,常常以为只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说出来,教师就能给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多年的心理辅导实践告诉我们,心理辅导的结果往往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的领悟能力、想要改变的动机、意愿的强弱、改变预期的设定、配合的程度,对内心困境或冲突强弱的认知;学生过往的情感体验,包括是否经历过被鄙视、憎恶、忽略、嘲笑、否定等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家人在经济上、情感上、学业上的支持力度,这些都会对辅导的效果产生影响。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很多心理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有时工作比较繁忙,辅导时间不能保证;面对工作压力,常常出现情绪不稳的状态。此外,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人格魅力、人格成熟度,以及心理辅导工作经验的多少,这些也会影响到心理辅导的效果。
实际上,校园中的心理辅导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仅凭一次辅导不能够解决问题;但同时,这种隋况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共同改变和提高的机会。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对于一时不能找到满意答案的问题,师生可以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像其他学科那样为学生留一份家庭作业,师生利用辅导之后的时间共同寻找答案,如找一些遇到相似问题的人,或找遇到相似困惑的故事,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在下次心理辅导时师生可以一起探讨,续写属于学生自己的成长故事。心理辅导是一个艰难的连续改变的过程,是人影响人、人感染人的过程,是师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的过程。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特质不同,遇到的人和事不同,解决的方案往往也会不同,帮助学生在好故事中“顿悟”,往往能让学生自己找到最满意的解决选项。
(五)有利于将心理辅导活动推广到课堂以外,扩大受益面
校园心理辅导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开展的,很多学校为此限制了辅导时间段,一般都是针对个别学生或同质小团体。学生对校园心理辅导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出在特定时间段内辅导量大的特点。比如起始年级出现入学适应问题需要辅导的人多,阶段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前后的咨询应试问题的人多,毕业升学压力产生问题需要咨询的人多,等等。在这些时间段里,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往往又多又急,而学校的心理教师偏少,心理辅导的场地有限,再加上心理教师常常兼职学校其他工作,时间上不能得到保障,很难满足所有学生一对一心理辅导的需求。
为集中解决校园心理辅导“扎堆”、辅导时间和辅导空间缺失的问题,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团体咨询、集体体验活动、同质小组咨询等辅导方式,遴选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故事,有机地传达渗透给学生,既保护学生的隐私,又节省学生的时间,不受时空局限,集中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
校园心理辅导常常会遇到学生家庭中存在亲子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很多情况下家长的责任往往更多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心理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或心理輔导的工作中来。在心理辅导室的家庭辅导中,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好故事作为讨论的素材,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放下偏见,客观地讨论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探讨他人故事寻找到亲子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故事设计得好、引用得好,就可以有效规避亲子之间沟通不畅的矛盾,提升亲子间深入交流的成效。
针对学生在某个阶段集中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的培训活动,帮助家长共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学习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理解,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心理教师还可以将好故事编辑成册,或放到学校信息平台和微信群中供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或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家长和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
(一)严格遵循《纲要》的理念和原则
在心理辅导实践中,借用学生熟悉的授课模式,在心理课堂上选好故事、讲好故事,打消学生害怕被指责、被批评的疑虑,以轻松愉悦的暗喻方式,打开学生的心门,让他们乐于接受、肯于接受教育辅导。
好故事的“讲”,不仅是心理教师讲,更是师生间的交流和分享。通过好故事的讨论和辨析,心理教师能够以独到的解析、客观的评价、接纳包容的态度,充分赢得学生的信任,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师生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心理辅导想要达到良好效果,与有辅导需求的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是前提。当心理教师能够得到学生信任的时候,教师就能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适合学生心理接受程度的启发性好故事,从而达到开启学生心智、协助学生成长的目的。
把故事讲好的前提,首先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在潜移默化为学生提供榜样故事的同时,传达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矛盾的方法、处世哲学等。讲好故事追求的境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故事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内在的潜力和正能量,强化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二)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对心理教师来说,“讲”往往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讲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谓“讲好”,就是能把要向学生传达的理念“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毋庸置疑,讲好故事的前提,就是能让学生真正熟悉教师、认同教师、接纳教师。心理教师通过常规心理课,让学生了解自己、喜欢自己,这个过程不仅是通过课堂上与学生和谐的交流互动,还包括教师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热心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格魅力展示。只有心理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个人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好口碑,当学生遇到烦恼时才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心理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常常接触学生,与学生保持常态化互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当心理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情况了然于胸,对学生成长的烦恼了如指掌,学生来做心理辅导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辅导效果,节省辅导时间。
(三)切换好心理辅导的角色定位
心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心理课的授课教师,又是心理辅导教师,这两种身份对于学生来说属于不同的角色定位。心理辅导时,心理教师要始终与学生处于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要始终以心理辅导的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尊重学生,换位思考,敏锐观察,提出设问,用心倾听。
尊重学生,意味着完整地接纳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礼貌待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隐私,给学生创造安全、温暖的交流氛围,从而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真诚对待学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用心倾听,要求教师多听少说,放下教师的角色,换位思考,尽量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教师要放下对学生已有的印象,用心观察学生,用同理心感受学生的感受,依照学生的表述恰当地设问,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故事库”
讲好心理故事,功夫在平时。心理教师日常要养成收集故事的习惯,就像其他学科教师根据单元重难点收集典型题一点点建立“题库”一样,要根据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平时积累的海量故事进行甄别和检验,逐渐形成“基础故事库”“拓展故事库”“创新故事库”,并在使用“心理故事库”的具体实践中,随时对原有的故事进行补充和再加工,逐步形成层级清晰、难度递进、学之有效的新故事库。心理辅导教师要养成从书本、网络、日常教育教学中收集整理故事以及及时对故事进行整理分类的习惯。从心理授课的角度上看,拥有的故事越多越好;但从心理辅导的角度上看,每次心理辅导所需要的故事不在于多,更在于精准。
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具有阶段性、紧迫性、群体性的特点,对心理辅导教师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想切实有效地讲好故事,则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平时就要注重对故事进行整理分类,如分为学习类、情感类、人际交往类、个人成长类等,然后对每一个大类进行细分,并按照学生的特点、效果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以便于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景下,以及辅导不同学生的时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好故事。
1.选取的故事要贴近学生生活
校友成长成才的故事、学生身边发生的励志故事、CCTV《开讲啦》中的故事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心理辅导选取的故事材料。这些材料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感悟。心理教师要养成主动备课、集体备课的习惯,多参加省市区集中备课交流,还可以把积累的好故事编辑成册,与其他心理教师分享。
2.选取的故事要与学生状况“对症”
学生遇到的困惑多数比较集中,很多故事可以作为通用材料。但是,对于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困惑,心理教师则需要精挑细选故事,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确定适合的故事,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反思,找到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切入点,进而提高辅导效果。
3.选取的故事要能够被加工和丰富
如何把故事讲好讲透讲到位,是心理辅导的关键。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利用鼓励学生改写、续写、重写故事等方式,对故事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加工和丰富故事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我觉察、换位思考、客观看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在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以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是反复实践提升的过程
心理辅导工作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工作,由于平时心理课课时少,很多心理教师在学校还需要兼职其他工作,缺少组内学习交流研讨的时间,加之学习提升的途径少,造成心理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提升慢、个人成长慢等问题。
心理辅导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心理辅导本质上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心理辅导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心理教师自身可供发挥的空间有限,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心理辅导模式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提升验证的过程。好故事为媒介已、理辅导模式的实践,需要心理教师长期积累反复实践,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匠人精神”。其内涵包括:
1.爱岗敬业
心理教师真心热爱心理辅导工作,能够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每一位来访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次辅导都不可完全重复,心理辅导教师要把每一次心理辅导当做第一次,怀着敬业之心讲好每一个故事。
2.精益求精
心理教师在把好故事讲好的基础上,应做到常用常新,把好故事不断打磨完善,使好故事运用得更精准、更到位。
3.执着专注
心理教师要具有信心、耐心以及执着和坚持的精神。既然选定了心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用心做下去,在每一个细节上不断积累经验,找到自己的咨询技术优势,努力成为本行业领域的佼佼者。
4.创新意识
对心理教师来说,每一位来访学生都充满了未知,每一位相似的来访学生的辅导情况不尽相同,教师应当保持追求突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追求较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5.奉献精神
心理教师容易成为来访学生的精神寄托,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会越来越高,其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校园心理辅导不收取费用,辅导的时间设置也不是很严格,常常需要心理教师奉献一些私人时间,为学生献上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无疑对心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和职业要求。
(二)以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是因人而异的动态过程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校园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着几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社会经济状况对就业导向的影响,新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情、校风、家庭教育理念对心理辅导的影响等。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结合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增删、修改故事。
二是心理辅导教师个人能力、职业态度、辅导经验的变化。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经验的丰富、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心理教师要敏锐地了解到自身成长的变化、性格特点的变化、身心健康的变化、辅导能力的变化等,及时调整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方案。
三是来访学生的家庭亲子状况、心理状态、情绪特质、困惑程度、求助动机等方面的变化。随着“二孩”家庭的日益增多,学生的个体特质和心理困扰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校园心理辅导模式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对心理辅导及时性、有效性的需求。
在以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的实践中,也会出现好故事与学生不匹配的情况。也许上一位来访学生的辅导效果很好,下一位就可能出现“抵抗”和“防御”情绪。心理教师要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做好来访学生的基础调查工作,通过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表述特质和非言语行为的细致观察,为来访学生选取最适合的好故事。
当心理教师和来访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辅导关系后,随着师生辅导关系的日益加深,接下来的每一次心理辅导对双方来说都是二个新考验。心理辅导教师要发挥专业心理辅导的特点,及时发现来访学生的点滴变化,恰当选取和调整故事内容和应用方式,做到因人而异、常变常新。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的应用,在心理辅导教师经验少、学生领悟能力较强、学生有强烈改变愿望、解决一般心理困惑时效果比较好。
(三)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是提升辅导成效的探索过程
心理教师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而以好故事为媒介的心理辅导模式,是笔者在20多年心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随着心理辅导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作为心理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要时刻保持开放的思维,随时提高心理辅导的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心理学不同流派的理论精华,适应新时代对校园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
校园心理辅导工作,学无止境,做无止境,进无止境,各种现代心理咨询技术的整合和融入,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更深入更精准更开阔的平台和助力。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尝试使用沙盘和投射画技术;对于戒备心理强的学生,尝试选用叙事疗法等咨询技术;对于自卑感强的学生,尝试采用焦点咨询技术……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心理教师绕过学生的心理防御,触摸到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全面提高心理辅导的时效性。
以好故事为媒介心理辅导模式具有广普性强、适用性强的特点,易于心理教师掌握和实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空间。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不同的咨询阶段、不同的焦点问题,选取恰当的好故事作为媒介,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在有针对性的深入交流中,逐渐积累心理辅导的经验,协助学生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