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质匮乏,能食用的物质更少,智慧的先民就把植物资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与植物共生共长的密切关系。桃原产于我国,分布区域广,枝叶花果在日常生活、节庆、礼俗、宗教等方面都有用处,在文学、文化、审美观念中有丰富的意义,是吉祥民俗植物。
三岁结子三月花
桃树结果早。民谚说“桃三李四梅子十二”,意思是,桃树三年就可以结果。又说“头白可种桃”,意思是,即使年纪大、头发白了种桃树都可望吃到桃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桃“早实,三岁便结子”。白居易《种桃歌》写道:“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意思是说种下的桃核第一年就能发芽,第二年春天枝条伸展,桃叶初成,第三年春天就能开花、结果,五六年就长得花繁叶茂了。宋代著名田园诗人杨万里的诗歌《东园新种桃李,结子成阴,喜而赋之》,描写了去年种的桃树、李树第二年就果实累累、绿叶成荫了,诗人喜悦无比,连连说“今春胜去春”。
桃树开花也早。在我国南方,阳历二月桃花就开了;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一般是阳历三至四月次第开放。《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桃始华”,“仲春”是指农历二月,也就是阳历三月。每年惊蛰(阳历的三月五日或六日)时节,大地万物开始苏醒、萌芽、生长,桃树枝头的花蕾也被唤醒,东一朵西一枝地次第绽放,似乎一夜之间,远远近近的桃花全开了,可谓“楚烟绿处春风起,吹放桃花遍五溪”,物色鲜明,春意浓郁。因此,阳历的三月也俗称为“桃月”。春秋时期,人们把桃花称为三月的花神。相传楚国的息侯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打算娶漂亮的息夫人,息夫人坚贞不屈,殉情其夫。当时正是三月,桃花盛开,为了表达对息夫人的赞许,人们奉她为桃花神。
植物的生长周期与人的成长阶段类似,春生、夏长、秋实对应着人类的恋爱、结婚、生子。桃花阳春三月开放,三月就像人生的青春年华,《诗经·周南·桃夭》用灼灼桃花形容年轻美丽的新娘,非常贴切。古代有风俗认为,花王父母是掌管生男生女的神仙,在陕西一带,求子的人们会去华山祭祀花王父母,祈求花王父母帮助实现生女或生男的愿望。而在两广一带,新人结婚前夕,亲戚好友都去送红、白花,红花代表桃花,白花代表李花,祝福新人如果生女孩儿就像桃花一样美丽,生男孩儿就像李树一样健壮。
甜美益寿可避邪
桃果大而甜美,被列为“五果”之首,是先秦时期国君宴会所用食品。古代神话中说吃桃可让人延寿。相传汉代东方朔所著《神异经》说:“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民间传说,西王母桃园栽的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蟠桃,吃了可以长寿百岁,所以,桃又有“仙桃”“寿桃”的美称。传统年画中的寿星,手中总是捧着一颗大寿桃。在庆寿或祭祀时民间也常常用鲜桃,如果没有鲜桃,就用面粉等制成面桃等,同样可以表达颐养天年、寿比神仙等美好祝愿。
古时还认为,桃树是玉衡星之精生成的,是神树。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夸父追赶太阳,路途遥远艰辛,筋疲力尽,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浓浓绿荫为后来之人带来了阵阵清凉。所以,民间认为桃木有神异功能,是仙木。在古代,每逢辞旧迎新等节日时,人们就用桃木制成桃人、桃剑等,用来避邪除凶。宋代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新春时挂在门前,祈求幸运吉祥,王安石《元日》就描写了这一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相信万物都有灵性的时代,人们把桃树当作可以驱鬼驱邪的神圣植物,郑重其事地在桃木上刻画神仙的形象,寄托远离邪恶、灾祸的愿望。这种意识一代一代传承,成为桃民俗中极具神秘色彩的内容。
桃纹精美寓吉祥
桃不仅有很多美好的寓意,色彩、造型也很漂亮,无论是桃枝、桃叶还是桃花,都有很强的观赏性。古代器物上常见桃的枝叶花果造型或图案,这些造型或图案就是桃纹。
明清时期,无论皇家宫廷器物还是民间百姓的日常家用都常见桃纹,如九桃纹、桃蝠纹等。自然界的桃树、桃花经过工匠的艺术加工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枝叶花果栩栩如生、春意盎然。皇家器物上的桃纹寄托了皇上多子多福、福寿绵绵的愿望,而民间百姓用桃子、桃花装饰器物家具等,表达对生活幸福、健康吉祥的祈求。
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他设计的桃花浪纹样的窗棂,这一灵感或许来自明代瓷器上的桃花纹样。明代中后期,瓷器中出现了不少桃花浪纹样。这种纹样的画法是以波浪为背景,然后在波浪中点缀桃花,桃花有单朵、数朵、排列成行等几种形式,李渔的桃花浪窗棂用的就是排列成行的桃花。李渔制作桃花浪窗棂,一方面是因为桃花浪形式优美,另一方面还因为桃花象征福寿吉祥。
清代帝后庆寿的贡品或器物上也常常有桃、桃花装饰。201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九十周年院庆“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展出了红漆描金福寿纹攒盒、象牙雕桃蝠盖碗、珐琅红珊瑚九桃盆景、紫檀座玉石蟠桃宴等,桃实饱满硕大,桃花艳丽清新,表达了生命久久、福寿绵绵的祝福。庆寿是古代宫廷盛事,清代经济、科技都比较发达,作为祝福寿辰的贡品或器物造型精美、技艺精湛、寓意吉祥,体现了朝廷上下的祝寿思想,也展示了清代的礼仪。
桃的习性与人类的情感是相通互感的,《诗经》把自然界中的桃变成了文化符号。后人对桃的认识、理解、应用都得益于《诗经》中的情感体验、艺术描写。今天,随着资源利用方式的變化,我们的生活已从延续了千年的利用植物的习惯中渐行渐远,如果得不到重视,有些古老的民俗文化甚至会有永远流失的可能。让我们回眸从前,贴近自然,想象先民在初见桃花的年代是怎样生活的,桃花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渠红岩,文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部编审,《阅江学刊》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