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反思与展望: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30年

2019-09-10 07:22仝磊尚琦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文献综述

仝磊 尚琦

【摘 要】我国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介绍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各国的基本经验做法,到结合国情,开展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已有研究涉及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意义、依据、制约因素及实践对策等,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着研究主体比较单一、研究方法缺乏时代感等问题。反思已有研究,文章认为,今后在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中应扩展研究内容和研究维度,更新研究方法,加大研究队伍建设,让教师成为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体。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本土化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3-0023-08

【作者简介】1.仝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尚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德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概述

我国研究者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个性化教育”为主题,对近几十年的中文文献资料进行搜索,共检索出各类文献1906篇,其中期刊论文1660篇,硕博士论文153篇,会议论文53篇。每年论文发表的具体数量趋势见图1:

笔者结合文献内容,对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发展进行了分析概括。

个性化教育思潮涌现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兴起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话题,这一时期多是对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和评述,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刘根平的《J.W.基夫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述评》,张崇喜的《当代世界个性化教育发展趋向》,俞啸云的《为了开发每个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国外个性教育综述》与《为了开发每个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国外个性教育综述(续)》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学生个性与个性化教育的认识,为个性化教育的本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整体来说,个性化教育并没有广泛进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相关的研究成果仍寥寥无几。

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颁布,1999~2012年,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1998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些政策文件不仅为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者们在这一阶段对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意义、特征、制约因素、实践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建构了自己的研究维度,在研究视角上也将个性化教育放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探讨。

2010年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自2010年开始,对个性化教育内容的研究更加全面,研究者们开始使用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探索不同学科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开始走入课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局限于思辨研究,并基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不断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新举措。

二、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意义、制约因素、实践策略等几个方面。

(一)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研究

讨论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有必要先从“个性”这个词谈起。个性是个多学科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这影响到研究者对于个性化教育内涵的认识。而关于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不同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诠释有所不同,但始终存在着共通的认识——对个性化教育本质的把握。

1.个性的内涵。

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定义个性,认为个性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或“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哲学中“个性”与“共性”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属于一对辩证关系,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1],对于个体而言,个性是其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而“所有社会学的个性定义的特点是他们否认个性的自定的属性。个性总是这样或那样被看作社会背景的反映或依赖于社会背景”[2]。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培养人的活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定义“个性”时更加突出个体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体的能动性与生长性,“是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3]。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学科视野,各个学科所理解和定义的“个性”不尽相同,其关注和强调的方面也有所区别。但无论以何种方式理解,大家的共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而且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多数研究者是在“个性”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个性化教育的。如顾明远提出“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并进一步解释: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扈中平在其著作《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个性化教育是在发现和尊重现有个性基础上,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包括体能智能、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冯建军则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5]另有研究者基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由此提出: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別差异的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6]。

目前,大家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常见的认识偏差,即把个性化教育类比于“因材施教”“一对一教育”“个性教育”“个别教育”。于越在文章《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中对上述四种偏颇的认识进行了系统的辨析,认为:“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某种教育理念或教育形式,而是在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7]实际上,“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观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特别是现代教育实践,则显得过于单薄笼统;“一对一教育”可称为目前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的一面旗帜,但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非“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个性教育”属于心理学家的观点,与教育学领域的学生个性发展有较大的区别;“个别教育”仅仅是教师针对某些学生开展个别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有关个性化教育的定义,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观点: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形式的变革,而且是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等方面的跨越和更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把个性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某种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或教育形式,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教育系统,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系统。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正确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避免个性化教育就是个别教育的认识偏误,既不能偏颇狭隘地理解“个性”,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师生“点对点”的个别教育;也不能把个性化教育单纯理解为特长教育、精英教育,成为个别人的专利。

(二)对个性化教育特征的研究

特征是指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个性化教育有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但是,个性化教育的特征具有复杂性,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特征不能简单地从个性的独特性、和谐性、主体性等特征入手,而应有广阔的视野。

刘彦文等学者把个性化教育的特征概括为民主性、针对性、多样性、全面性、社会性和主体性。[8]第一,个性化教育是真正的民主化教育:一是教育民主的本质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发展,这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个性化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型的。第二,针对性与民主性有交叉点但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为个体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民主化教育,也是针对性的体现;不同点在于,针对性还暗含选择,即针对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发展优良个性,摒弃消极个性。第三,个性化教育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在学校教育制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具有兼容性,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第四,个性化教育真正把握了人全面发展的潜能,个性的全面性最终构成个性整体;个性化教育的全面性还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第五,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一方面,社会化总是具体人的社会化,社会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必然体现出个人的特点;另一方面,个性化必然是在社会过程中完成的,个性化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性化。第六,个性化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反应,使得个性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学会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达到主体的最高境界。

张尚兵等学者则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个性化教育三方面主要的特征:学校特色化、教学艺术化和学习个人化。[9]第一,个性化教育必然包括学校的个性,即学校特色化,具体包括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管理和特色的课程设置。第二,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张扬。第三,学习个人化是个性化教育实现的基础,只有把学习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习变为个人自主的行为,学习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三)对个性化教育意义的研究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整齐划一式教育提出的,是对当前“应试教育”强调标准化评价、固定教学方法和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回应。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增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提高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1.为社会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基础教育培养出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人才。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看,这种基于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龄化社会加速形成、经济结构升级举步维艰,社会转型对新型人力资源的需求迫使教育进行转型和创新。[10]另外,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具有协作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现代意识,具有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11]新时代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本质与优良个性的培养不谋而合,因为优良的个性是一个人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发展变化和需求的一种良好的、健全的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为社会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个性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活跃、独立、自由的个性是创造力萌发与生长的土壤,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创造性的人才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独特的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一种反映。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力。[12]

2.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机械、培养模式单一、教育管理强求一律等。种种问题导致千人一面,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此类顽疾致使教育不能承担起促进“个性的释放与完善”的历史重任,这就意味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3]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这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也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14]有学者从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与个性化教育的要求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结论: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15]此外,個性化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诸多启示,如注重实践,使教育过程人性化;尊重选择,讲求平等,改革学校课程;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等。[16]

3.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

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石。教育公正主要包括起点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过程公正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在平等基础上以各种适合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17]抛开客观因素,教育公正主要体现在教师、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是否给予不同的学生公平的心理影响、和谐的文化氛围和公平的竞争机会等。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有效保证了教育起点公正,那么,个性化教育的意义与教育过程公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个性化教育彰显教育过程公正,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而且,个性化教育尊重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其本身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因此,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公平的教育,在本质上,个性化教育与教育公平是相互融通的。[18]

(四)对个性化教育制约因素的研究

个性化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19]在当前,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虽然个性化教育有诸多意义及其实施的必要性,但必须注意到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即应看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性,以免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有学者认为,在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包括升学考试制度、教育优质资源的有限性、学历至上的用人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学校内部机制的制约,表现在“应试教育”理念强固、课程设置单一、班级集体授课模式、教师缺乏个性化等方面。另外,教育评价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了个性化教育的实施。[20]还有学者从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分析制约个性化教育实施的诸多因素,指出学校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升学,工具主义倾向严重;学校课程设置高度集权,学生与教师的主体性缺失;教学组织形式僵硬死板,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评价与考核单一,导致个性化教育难以实施等。[21]

(五)对个性化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

如上所述,个性化教育涉及一系列教育相关的要素,因此,多数研究者以系统的眼光提出策略建议,以加快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进程。如杨德山提出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建立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堂教学,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师资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22]刘华东提出建立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机制,主要包括转变教育思想,创造宽松的环境;明确和落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宽专业口径,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方法灵活性,构建适应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23]刘彦文和袁桂林提出了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是在学校中落实个性化教育,如教育目标具体化、确立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教师教授艺术化、课程个性化、评价多维化等。[24]

也有研究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实践策略,如王振权在《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一文中对个性化教育涉及的“一生一案”“一课一品”“一科一谱”“一评一策”“一师一家”五个实践范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为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25]李小宝提倡通过创设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各种特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各种能力都能得以充分施展。在具体操作中,做到以下四点:模拟实践,整体参与;展开思维,任其发挥;充分民主,鼓励竞争;走进社会综合提高。孙小渌在《大班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一文中指出:一是要悉心發现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心理测试报告和与学生的多向交流准确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学生的真实表现;二是营造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通过教学节奏的把握、学习小组的编排以及自信心的培育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26]另有研究者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对个性化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见解。吴刚认为:个性化学习系统需要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泛在学习,需要教育云技术与条件支持;而学生驱动的自主学习,更需要充分可用的教育资源。同时,由于学习分析学的崛起,我们可以借助技术平台将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通过智能分析,转化为教师的针对性课堂决策及反馈。换言之,个性化教育将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这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开端。[27]大数据为个性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推进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28]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关注区域与学校视野下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推进情况,总结先进理念与有效举措。

三、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个性化教育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目前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内容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涉及了内涵、特征、意义、制约因素、实施策略等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方面,从理论思辨拓展到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已经将个性化教育置于区域、学校、课堂等不同场域,从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展开探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状况和现实困境,或者使用人种志或者民族志深描学校的个性化教育,使用教师随笔、案例故事等研究教师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理解与认同。研究视角方面,相关研究者已经从新课改政策、学科教学、课程设置、个性化学习、师生关系等视角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整个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研究内容亟须进一步拓展。个性化教育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本土化过程,但鲜有研究者探讨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方向和价值立场问题,缺少个性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一致性的研究。在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及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个性化教育所承载与担负的历史重任是不同于以往的。因此,个性学生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必然有新的提升,研究者需要加强这一层面的认知与探索。

其次,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维度应更加全面。纵观现有研究,更多的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对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关注较少。今后研究还可以把个性化教育与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既能感受当下个性自由成长的幸福,又是为未来自由幸福的生活做准备。另外,已有研究多关注区域与学校的成功经验,而没有把视线放在教师对于学生个性与个性化教育的理解,实际上,教师的理解与认同直接影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核心角色,班级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主要场域,课堂教学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等都没有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

最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队伍应更加壮大,研究方法应更加多元。目前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体多是高校的理论研究者,而在个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并没有成为研究队伍中的主要力量。教师参与个性化教育研究,不仅能强化自身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还能够提供另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因为教师处于距离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发生的最近的地方。研究方法层面,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成为主要的趋势,还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方法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傅艺.国内哲学界对个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哲学,1993(3):60-62.

[2]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吕敏,刘彦.中小学整体改革与个性发展──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第七届研讨会暨讲习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5(3):1-4.

[4]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8.

[5]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2004(2):11-14.

[6]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57.

[7]于越.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145-148.

[8]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J].教育评论,2000(4):16-18.

[9]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16.

[10]冯明,潘国青.个性化教育:理想照进现实——2012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78-81.

[11]崔瑞锋,田东平.个性化教育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6):49-51.

[12]谢小燕.个性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5-89.

[13]刘彦文.个性化教育是现实的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2(5):13-24.

[14]崔瑞锋,田东平.个性化教育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6):49-51.

[15]陳至立.大力提倡个性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3.

[16]韩冬梅.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38-39.

[17]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43-47.

[18]傅坤昆.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与反思——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综述[J].中国教育刊,2011(10):9-11.

[19]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J].北京教育:普教,2000(12):17,37.

[20]柳丽平.中学实施个性化教育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1]马炳霖.我国普通高中个性化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2]杨德山.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4):69-72.

[23]刘华东.关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几点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94-97.

[24]刘彦文,袁桂林.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J].教育科学,2000(3):9-12.

[25]王振权.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J].中国教育学刊,2012(5):13-17.

[26]孙小渌.大班教学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4):7-8.

[27]吴刚.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育:策略与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04-110.

[28]张莉.深化院校研究推进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9):107-109,2,111-112.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文献综述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