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刚
“通过朗读第二段,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夏天的尕海就是五彩缤纷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关小学的一名三年级藏族小学生,正在回答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是一节常态课,远隔千里的两地师生通过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同上一节课。下课之后,两地的教师还要“聊”上一会儿,说说这节课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哪些环节应该增加互动,并就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学案、资源选择以及两位教师的分工进行了交流。这样的课、这样的教研集备,每周都会有好几次。
天津市红桥区在对甘肃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中,充分应用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打造出“互联网+教育”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一、实施背景
为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2017年6月,红桥区教育系统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庆阳市合水县签署教育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制订了“扶贫先扶智,教育率先行”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红桥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优势、红桥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优势,以及名教师、特级教师、学科教研员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育技术、教师培训的专业优势,精准聚焦、深化帮扶、确保实效,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职业教育就业帮扶等多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帮扶活动,努力提升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缩短东西部教育差异。
为了使教育帮扶更加精准化、常态化、操作性强,2017年9月,红桥区向碌曲县捐赠了2套校际网络同步教学工作站,分别安装在甘南合作二中和碌曲县城关小学,并将系统应用平台的使用权限扩大到全甘南州学校。2017年12月,红桥区向合水县捐赠2套校际网络同步教学工作站,分别安装在合水一中和西华池小学。
二、需求分析
为利用好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实施更加精准的教育帮扶,2017年底,红桥区面向碌曲县、合水县一线教师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求调查》,针对教师基本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65份。
(一)基本教学能力提升
从5个方面开展调查,教师采用多选的方式,选出自身最需要提升的内容,分别是:教学理念(455人次)、教学设计(660人次)、说课(322人次)、信息技术应用(704人次)、听评课(281人次)。数据显示,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教学能力有较为迫切的提升需求。
(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教师采用多选的方式,选出自身最需要提升的内容,分别是:教学语言(430人次)、师生互动(455人次)、板书设计(260人次)、课件应用(722人次)、教学评价(334人次)、作业设计(290人次)。数据显示,教师们对课件应用、师生互动、教学语言等方面的课堂教学能力有较为迫切的提升需求。
(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提升
从4个方面开展调查,教师采用多选的方式,选出自身最需要提升的内容,分别是:多媒体课件制作(315人次)、电子白板应用(247人次)、微课设计和制作(303人次)、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175人次)。数据显示,教师们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白板应用、微课设计和制作、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均有较为迫切的提升需求。
三、实施策略
为形成精准帮扶机制,根据前期需求分析,结合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的软件与平台功能,红桥区以教师进修学校为牵头单位,遴选出4所项目校与甘肃省4所项目校对接。
(一)教研科研指导
充分发挥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专业指导职能,应用远程同步系统,带动甘肃省两个对口扶贫县在教研、科研、教师教育、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共同进步,研究网络教育扶贫的特色应用模式,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自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区域教育教学业务主管单位,组织两地学校开展远程網络视频教学,红桥区的学校做到每周上报课表,供甘肃教师、学生远程观摩、学习,并开展两地师生网络视频互动式教学。同时,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专业优势,开展远程网络视频教研,教研员通过远程视频观课、评课,对甘肃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指导,实现了多点视频互动、课堂实时互联、网上教研培训、优质资源传送,为当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水平搭建了平台。
(二)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网络同步授课与教研、科研交流、百家讲坛、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推动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关小学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协同发展。在推进“促进教师发展,网络同步互评共议”活动中,力求通过同步课堂,从教材的研读到学生的研究、情境的创设、教法的选择、教态站位的把控,引领教师们以科学的态度、学科本位的高度、学生“学”的角度、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教师的课堂。
(三)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异地教研、异地班队会、异地联欢等立体多方位的“彩虹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小学和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协同发展。“彩虹课堂”是西站小学的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将该校的“彩虹课堂”教学融入同步教学系统,给甘肃西华池小学的教师们带去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同时,实时互动的课堂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课后,两校教师继续一起研讨,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在互助的同时,也能整体提升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师驾驭多地课堂互动教学的能力。
(四)特色课程建设
通过远程协同听评课、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学校特色教育资源挖掘等多种形式,推动天津市铃铛阁外国语中学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二中在英语和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协同发展。铃铛阁外国语中学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全国外语特色常务理事学校,英语师资力量雄厚,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通过与外教面对面的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基于英语学科优势,铃铛阁外国语中学积极将英语课传输到甘南合作二中,利用远程直播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学习服务,使那里的师生全面受益。同时,心理辅导也是铃铛阁外国语中学的特色课程,该校与甘南合作二中多次开展了网络互动心理辅导活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专业的心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从体验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积累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五)高中课程改革
通过远程课堂教学的课表化、常态化管理,以及远程教研集备等形式,推动天津市第三中学和甘肃省庆阳市合水一中在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学科教学研究方面协同发展。结合项目实施,天津市第三中学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备开展同步教学的课表化、常态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互通。同时,学校还制订专门时间实现网络教研,将学校骨干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共享,将学校高中课程改革以来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共享,实现对兄弟学校——合水一中的精准帮扶。
四、实施效果
红桥区与甘肃省的两个对口扶贫县在教研科研、教师教育、教育技术应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建设、高中课程改革等方面共同发展,推动了两地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精准化、常态化的网络教育扶贫模式。
截至2019年5月,红桥区各类学校通过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共输出339节(次)优质课及370次网络教研活动,还将少先队活动、普通话推广活动、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等各类教育活动通过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向对口援助地区直播。此外,除对口帮扶地区之外,甘肃省其他地区以及海南省等其他省也在不定期地收看红桥区各类教育活动直播。
这种以远程网络视频互动为支撑的教育帮扶,为甘肃省两个帮扶县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水平搭建了平台,为形成常态化对口帮扶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网络扶智”工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更为藏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学生们提供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责任编辑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