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写课的“巧读”与“妙写”

2019-09-10 07:22:44张雅萍
关键词:本课小节框架

张雅萍

摘要:英语读写课倡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梳理和概括,再结合已有经验,用缩写、改写或仿写的方式完成写作任务,降低写作难度。一节成功的读写课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巧读,学生能够理解本文的内容与结构;二是妙写,学生能够写出与阅读文本主题相关的文章。

关键词:巧读文本妙写作文写作素材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新的课型,英语读写课倡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梳理和概括,再结合已有经验,用缩写、改写或仿写的方式完成写作任务,降低写作难度,因而受到很多英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笔者以为,一节成功的读写课至少要完成巧读与妙写两个任务。所谓“巧读”,是指除了对文本的内容、结构和重点句型等把握准确到位,还要对文本的结构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所谓“妙写”,就是首先要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帮助学生充实写作素材,提炼有用句型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1 Unit 3 The Example of Success的读写课教学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巧读与妙写,提高英语读写课的有效性。

一、课例呈现

(一)巧读文本:关注内容与结构

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出示学生熟知的Bill Gates的图片,然后提问:Is he successful? Why? 学生基于已有认知,给出了很多理由。继而,笔者抛出讨论的话题:What does success mean to you? 之后,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理解板书在黑板上,自然导入本课阅读的主题。

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笔者请学生阅读文本第一小节后回答:(1) Who is the example of success? (2) Did the grandfather make a lot of money or have a big important career? (3) What do people think of the grandfather? 3个问题的设计,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为后面对文本结构的梳理做了铺垫。

要想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读懂并接受,势必要借助一定的顺序或是结构层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文本内容以外,还要注意梳理文本的框架结构。在简单解释新单词后,笔者告诉学生,文本的第一小节称为Introduction,是对基本信息介绍。学生结合上面3个问题的回答以及提示,总结出Introduction部分的3个信息:who he is; what he did; how people like him。

对于文本的第二小节,笔者采用与第一小节相反的做法,先梳理文章结构再理解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后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意,学生能说出reason。继续提问:What information can be the reasons? 根据表格标题提示,学生精读后完成表格填空(如表1)。为了帮助学生对3个原因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归纳,笔者还让学生进行改写填空,并对所填内容和之前对成功的理解进行比较,引出文本Conclusion的内容:To me, grandfather is the example of success。最后归纳出:Success means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What he believedWhat he said/ didReason 1Reason 2Reason 3此时,学生基本明确了文本框架:第一小节总体介绍成功例子,简单描述主要事迹及他人的评价;第二小节通过列举3个例子来详细阐述他们被称为成功典型的原因,结尾总结作者对成功典型的理解。进而,学生对“总—分—总”的结构也有了初步认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笔者穿插了对文本结构的梳理,并且进行板书,使这一框架的指导意义能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妙写作文:确定主题与框架

写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写作任务真实有趣才能吸引学生参与任务活动,使他们有感而发。因此,写作环节应遵循写作话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本课中,笔者选择了企业家马云和本地励志学生“水晶球男孩”倪振威作为写作对象。前者堪称家喻户晓,后者的事迹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筆者展示了2个对象的英文简介提纲,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In your opinion, who can be the example of success? 并且告诉学生:如果能想到其他的成功典型,也可以使用并仿照刚才展示的例子写一个关于他(她)的提纲。

接下来,请学生选择一个例子,然后在框架结构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作文。具体框架如下:

When I look at the photo of , I think about what success means.

.

I think many young people can learn important lessons about life from a person like him/her.

Firstly, .

Secondly, .

Finally, .

represents success, not in a traditional way that most people understand. To me, he/she is the example of success.

有了文本内容与结构学习的基础与提纲框架的支撑,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

课堂中的习作练习完成后,笔者挑选1-2名学生的文章进行投影展示,主要针对学生常犯的语法类错误进行现场点评。之后,让学生互相修改和点评,并书写评语。考虑到水平差异,个别学生不能当堂完成写作任务,于是把这一过程延续到课后作业中,并要求学生互相评价,通过互评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后反思

(一)阅读活动要充分

“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是写作的‘彩排’,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了‘彩排’的道具。”因此,一节读写课,阅读环节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本节课所提供的阅读文本含义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笔者采用了回答问题、表格填空、改写填空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二)写作素材要充实

作为一种写作素材,文本中一些优美、地道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是本课教学中比较欠缺的地方。笔者通过直接提供写作模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虽然降低了写作难度,但是比较死板,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挥。理想的设计是开展寻找“useful expression(实用表达)”的活动,然后由学生进行归纳,再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这些表达方式来进行写作。这种方法比直接提供模板更灵活、有效。

(三)读写过渡要自然

读写课中,读与写相辅相成,两者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才能使整节课完整有效。对本课例的读写过渡,笔者曾经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但是,由于阅读部分原来的处理方法是先整体理解内容再分析具体结构,无法自然地从结构过渡到写作。于是,笔者将对第二小节的理解分析调整为先结构后内容,对比作者和学生对“成功”的不同理解后总结:“不同的人对成功的理解是不同的,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的过渡遵循了过渡语的生成性原则,能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理解,顺利过渡到写作环节。

(四)评价体系要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本课的评价过程中,笔者先挑选1-2名学生的文章投影展示,进行现场点评修改后,安排學生互评。由于时间关系,这一过程被当作课后作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红.对一节美国教师执教的初中英语读写课的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1).

[2] 侯亚敏.高中英语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1).

[3] 董越君.利用阅读文本有效拓展写作教学(中学篇)[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6).

[4] 王凯.巧设过渡语 妙架文本桥——浅议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设计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猜你喜欢
本课小节框架
框架
快把我哥带走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 03:45:44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黄河之声(2019年15期)2019-12-17 09:32:52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北方音乐(2018年23期)2018-01-24 05:36:21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承德清音会16首乐曲段落分析
艺术评鉴(2015年19期)2015-05-30 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