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朋哥哥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先民们最先使用的金属是铜,那为什么没有直接用铜来制作兵器或者礼器,而是需要在红铜里面加入其他的金属,如锡和铅,熔合成青铜呢?这就要从青铜的优点说起了:
青铜的熔点比较低,这就确保了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古代,不需要特别高的温度就能制成青铜液;第二,青铜的硬度比较大,虽然先民们认识铜的时间比较早,但纯铜制作成的器物软,很容易变形,而青铜就没有这样的缺点了;第三,铜矿石被炼成液体之后,会非常黏稠,不容易用来浇铸青铜器,但是当里面加入了锡和铅之后,就变得更加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了。另外,成形的青铜器还表现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所以才被先民们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很多方面。
当我们走进青铜器展厅时,会发现有的青铜器呈深绿色,有的是浅绿色,有的略微泛点儿白色,还有的甚至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刚刚做好的青铜器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其实,刚铸造成形的青铜器大多都呈现出金色的效果,但是深埋在地下好几千年,厚重的铜锈让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绿色效果。造成颜色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和铸造青铜器时铜、铅和锡的比例有关,比如器物的用途不一样,可能其中含有三种金属的比例就不一样;其次和出土的地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水土中所含有的矿物质不一样,所以对青铜器表面腐蚀的效果就不一样。对了,还有些青铜器表面看上去油光锃亮的,那是因为可能有人在表面打蜡擦拭,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年代:西周早期
器物规格: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约8千克
出土时间:1976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
所属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身世揭秘:利簋是一件西周早期的著名青铜器。“利”是制作这件青铜器的人的名字,“簋”是祭祀的时候用来盛放谷物的礼器。
利簋铭文
這个70里的距离,依据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汉代的70里,相当于现代的25千米左右。
利簋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和它内壁32字的铭文有关,因为这短短的32字,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最后一场重要战役。商代末年,国力衰微,纣王残暴昏庸,兴起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周原一代的周人在周武王的带领下率军攻打商王,来到距离商代都城仅仅70里的牧野时,两军短兵相接,开始了最后的决战,经过这次战役,商代灭亡,新的政权建立了。“利”作为跟随周武王征战的军士,参加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在胜利后的第八天获得了奖赏,因此便铸造了这件青铜器,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
利簋是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当中,唯一一件记载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的,对于商代和周代的断代有着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中国”两个字,在大约3000年前首次成组出现在我的身上。
年代:西周早期
器物规格: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约14.6千克
出土时间:1963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
所属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身世揭秘: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陈仓区贾村镇的一户陈姓人家在屋后断崖上取土时挖出了一件青铜器,把它放在家里用来存放粮食。1965年,因为家里穷,陈家就把这件青铜器连同其他破铜烂铁,以30元钱的价格卖给了废品回收站。幸运的是,身在废品回收站的这件青铜器被当时宝鸡市博物馆的一位职工偶然发现了,随后被收藏在宝鸡市博物馆(现宝鸡青铜博物院)。它就是著名的何尊。
何尊铭文拓本(圈中为“宅兹中国”)
何尊的珍贵之处有两个,一个是精美的铸造工艺,还有一个就是里面122字的铭文,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训,营建新都洛邑,并且对后辈进行了训诫的事情。周成王还赏赐了贵族“何”,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何”铸造了这件青铜器。
这122字的铭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宅兹中国”,“中国”两个字第一次成组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记载里。尽管这里的“中国”两字的意思是“天下的中央”,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作为中国人,何尊应该成为被我们记住的一件重要青铜器。
年代:西汉
器物规格:高34.1厘米,长58.1厘米
出土时间:1963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兴平县
所属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身世揭秘:1963年,在陕西省兴平县的豆马村出土了一件神秘的青铜器,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正孤零零地躺在一个土坑里面,简单的清理过后,大家这才看清楚它的样子,原来是一只小犀牛。后来人们给它起名为“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尊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酒器,有的是规矩的方形或者圆形,有的会被铸成不同的动物形象,这件青铜尊就是以犀牛为原型铸造的。它长着又短又粗的四肢,身体肥硕得快要走不动了,就连身后的尾巴都已经被夹在了屁股中间。犀牛的头部向上微微昂起,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背部有一个可以揭开的器盖,打开后可以向犀牛的体内注酒。嘴巴右侧凸出来一个圆管,当人们轻轻抬起犀牛的屁股,装在它肚子里的酒就可以倒出来了。
古代的中国有犀牛吗?其实,世界上有五种犀牛,非洲的黑犀和白犀都长着两只角,而在亚洲生活着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犀牛,印度犀和爪哇犀都长着一只角,只有苏门答腊犀体形最小,头上长有两只角。亚洲的三种犀牛都曾经生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曾多次发现犀牛骨,后来随着人类猎杀和环境原因,犀牛渐渐南迁,直至20世纪初在中国绝迹了,我们在中国再也见不到野生的犀牛了。
如果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工匠们没有见到过苏门答腊犀,怎么会做得这样逼真?因此,有人猜测工匠们曾经在西汉都城长安附近的皇家林苑中见到过南方进贡的犀牛,这才能做得如此栩栩如生。
犀牛
年代:东汉
器物规格: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出土时间:1969年
出土地点: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所属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身世揭秘:1983年国家旅游局征选代表中国旅游的标志,最终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东汉铜奔马获选。它后来又被确定为我国首批64件禁止出国参展的文物之一。这匹从东汉奔来的骏马,头部微微昂起,马嘴张开,像是在嘶呜;体态健硕,比例匀称,四足腾空,尾巴还向上扬起来。最精妙的是其中一足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显得自然、平衡,整个造型既有力量的渲染,也有节奏的动感,带给人丰富的想象。
甘肃省武威市是汉代中原与西亚各国沟通的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出土铜奔马的雷台汉墓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和他的妻子的合葬墓。长期以来,人们为了给这件青铜器起个最合适的名字煞费苦心,有的人认为马下所踏的是燕子,应该叫它“马踏飞燕”;有的人认为马下所踏的是秦汉传说中的神灵龙雀,应该叫它“马踏龙雀”;也有的人认为这匹马并不是汉代人们常说的汗血宝马,而是天马。不管怎样,这件铜奔马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汉代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另一方面更向我们展示了汉代中外交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