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恬羽 杨翠玲
摘要:本研究以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例,通过信息化技术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从课前准备、课堂导学和课后巩固三个方面,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设计全过程,为本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宫殿
一、引言
《导游基础知识》是中职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在导游讲解服务中所需的基本知识,理论性较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与教师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互联网+”融入各个行业,信息化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手段。本篇论文选取“宫殿与坛庙”中的宫殿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把新媒体、新技术和新理念融入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和常见陈设是导游讲解工作的基础,属于教学重点;该部分内容涉及历史、艺术等知识,学生难以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因此本部分内容也属于教学难点。
笔者结合导游岗位实际工作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并补充北京故宫的实际案例,设计与工作情境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首先,从认知因素来看,学生们都听说并看到过故宫的图片和视频,却鲜有深入的认识;个别学生有过亲自游览故宫的经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其次,从非认知因素分析,中职学生年龄大多15岁~18岁,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关键期。学生们常用软件集中在音乐、社交和游戏三类。基本信息技术缺乏,同时也折射出他们依赖性强,懒于动脑,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学习思维。
最后,进行社会因素分析,80%学生家庭来自于县镇和农村,经济水平一般,一般没有外出旅游,特别是去故宫游览的经历。另外,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实际生活中,也难以向子女提供有关中国古建筑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强调学生能够识别出宫殿建筑和宫殿陈设,并理解背后的文化寓意。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常见手机软件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庄严、均衡和谐的美感;并能够领悟“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次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导学和课后巩固三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软件,发布问卷调查、限时投票,并通过该软件督促跟踪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时统计数据。
在此基础上,利用手机游戏《皇帝的一天》和“万兴神剪手”等视频编辑软件,设计动画配音作业,克服传统预习作业“读”和“写”形式单一,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偏好,做到了知识性、技术性和趣味性三项合一,有利于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由此将“北京故宫”作为案例,整体插入本次教学。
(二)课堂导学阶段
课上,首先利用热门影视剧中与故宫有关的信息进行剪辑,如《延禧攻略》中令妃所居的延禧宫在哪里?《如懿传》中如懿封后这个场景发生在哪里?《甄嬛传》中甄嬛回宫的场景又是哪里?这些学生熟知的影视剧情节能够快速抓住其注意力,将静态的故宫建筑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接下来,通过分享优秀预习作业《皇帝的一天》,情境由课前自然过渡到课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 任务一:王者中轴——宫殿基本布局
根据优秀预习作业的呈现,教师带领学生并在故宫平面图上标注重要宫殿,然后沿着所标注的宫殿折纸,就会发现故宫的中轴线,动手与动脑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下来,播放纪录片《王者中轴》,视频中通过平面、鸟瞰、局部和整体等多角度,对故宫整体空间布局进行呈现,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意识,逐步揭示“中轴对称”的文化寓意。
最后环节,利用“希沃智能黑板”组织“分组竞争”的课堂活动,强化导游基本内容的识记部分。
整体思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最后回归导游服务层面,完成第一个教学重点。
2. 任务二:寻找故宫“守护神”——宫殿基本陈设
任务二的学习,由宏观转向微观,开始认知“宫殿常见陈设物品”。该内容以“任务驱动”形式开展,以学生合作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呈现任务。动画《故宫大冒险》趣味呈现了昔日紫禁城的场景,提出任务:有“煞”来袭之时,故宫“故宫守护神”是谁呢?
第二,分析解决任务。观看微课《“灵猫”带你游故宫》,来完成任务。该微课创新性将景区3D游览软件和AR相机结合起来,既突破了学生无法实地参观故宫的难题,又因为“灵猫”的出现使得游览更具真实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接下来,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完成。
第三,完成任务。
应用环节,教师使用蓝墨云班课中的“小组选人”,选派代表抽取明信片,模拟故宫导游讲解服务。讲解中,学生借助“希沃视频展台”向大家呈现宫殿陈设,充分模拟现场实地参观,对陈设物品进行讲解。
最后,教师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与学生一起感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内涵,引领职业发展,以此完成本次课程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完成后,我通过“蓝墨云班课”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对比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异同;总结“工匠精神”的含义;进行综合测试,巩固重点知识。以此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学科内知识的关联。
四、课后反思总结
(一)改变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教学成为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积极互动的对话过程,师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使用“分组竞争”游戏、AR相机和景区3D全景游览软件等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教学的难题;并整合故宫热门新闻,巧妙地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其中,深入人心。
(二)创新资源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资源上,动画配音《皇帝的一天》、情境任务《寻找故宫“守护神”》把大家喜欢的动漫形象与真实的文化建立关联,在场景中埋入多个交互点,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本次授课中将手机AR相机与景区3D全景游览软件相结合,实现虚拟现实增强功能,让学生感受3D全景游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将会被应用到职业教育的课堂中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理论与实操并重的典型学科,需要教师继续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课题项目: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能力关系研究》(JZY17340)
参考文献:
1. 郭励. 中职旅游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以“探秘天王殿”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1):273-275
2. 徐娟,徐军.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究——以“导数的概念”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55-56
3. 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學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