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而有效的渗透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三点策略,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课堂教学渗透类型,做出科学合理评价;注重课后适当延伸,落实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而有效的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及思考,拟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载体。构建有效生动课堂是有效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有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因此需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要素,以此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构建有效生动课堂的先决条件。例如民主决策一课,要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要素,无疑是要以模拟水价调整听证会为载体的,具体来说,学生分小组分别扮演消费者、市人大代表、专家、政府部门人员、企业经营者、媒体从业者等,他们课前搜集各自角色信息,课上要从自己的职业和立场出发发表对水价上调的看法,则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要求,可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明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模拟水价调整听证会,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业特点和从业要求。能力目标:通过模拟水价调整听证会,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履职过程,领会从事相关职业所需具备的素质;通过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提高比较、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模拟体验、合作学习,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初步感悟所扮演角色的职业心理;提高职业意识。可以看到,这样的目标设定既包涵了常规教学目标,也兼顾了职业生涯教育目标,不仅符合课程内容特点,也具有较强的落地性,大体而言是比较合理的设定。
二、选择课堂教学渗透类型,做出科学合理评价
依据不同的教學目标和课程内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为主,以常规教学目标为辅,另一种则与之相反。至于实际教学中选择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课程内容的知识容量和难易程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中所包涵的职业生涯教育要素的多少以及价值大小等。例如,《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一课,设置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了解就业形势、政策与观念,以及自主创业方式等重要方面,其次则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思维活动拓展视野,因此还较以往增添了求职技巧、职业素养等新的知识,最后则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单元知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显然,在教学本课时,非常适合于拓展教学内容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因素,因此明显属于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为主的类型。在高中政治课程模块中,像这种带有强烈的职业生涯教育特性的内容并不多,可以说非常“珍贵”,因此教师就应抓住机会利用本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
三、注重课后适当延伸,落实生涯规划教育
课后的适当延伸以课后作业为主要载体,因为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视作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它是整个教学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概括地说,课后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检验不足,更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乃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锻炼。对于教师而言,作业的布置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重要的保障。当然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看作业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就基本原则上说,通过课后作业来进一步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在作业中融入相关要素。譬如说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时,就可直接布置作业——设计一份“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并在必要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并规划实施。这样就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课上延伸到了课外,进一步提升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三点策略,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课堂教学渗透类型,做出科学合理评价;注重课后适当延伸,落实生涯规划教育。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而有效的渗透,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其兼具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之见,尚盼与同仁多多交流。
参考文献
[1]王芳. 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7):62-65.
[2]李家卫.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新课程(上),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