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秀
摘要: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公式、概念等的教学是基础,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关键。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了,学习效率会随之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会得到强化。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应当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能力即指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感性认知来把演绎、归纳、对比等逻辑思维方法正确地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数学学习越深入,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就越显著。所以,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意识到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精心研究有助于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切实的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进行研究。
1.注重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教师无微不至的指导不如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或者给学生制定一定的探究学习任务,力求既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又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
例如:在进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具体来说,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正是这样的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十分钟学习任务,即我让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自主学习,在十分钟之后我会给学生展示几个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看他们的自学能力到底如何。十分钟的时间会给学生一定的紧迫感,但又不至于造成学生学不完的现象。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好胜心,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差。因此,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认真,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应当注重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
2.巧设问题引导
问题引导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因此也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教师的问题恰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之上根据具体的课程给学生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进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具体来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都打过篮球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点头了。紧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观察过篮球从抛出到落下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吗?很多学生都知道是抛物线,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物理上已经接触过了。并且,有学生说如果能精准地将抛物线计算出来,那投球的准确率会提升很多。顺着学生的话,我继续问学生:如果抛物线可以准确计算出来,你知道需要哪些数据吗?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并且想到了抛物线和椭圆有一定的形似,有学生据此进行了大胆地猜测,觉得抛物线与椭圆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推理和猜测,这有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3.多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有助于思维发展,既能拓宽思维的宽度,又能加深思维的深度。也就是说,高中生一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习惯,然在合作交流中,他们可以针对于同一个问题了解到不同观点和看法,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合适的时候给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合作交流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到感受到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具体来说,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不过需要进行分情况讨论,比如:直线与平面斜交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直线与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之后才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中,有学生没有想到不同情况下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不同的,只想到了直线与平面斜交的情况,在进行合作交流时才从同组同学那里了解到了其他两种情况,并因此有了分情况思考、动态思考的意识。由此可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總而言之,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会越来越吃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越来越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赵敏.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张红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