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逐渐从理论层面落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但是在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核心素养游离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之外,没有将核心素养的涵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中去;第二,将五大核心素养人为割裂,缺少有机统一,或者面面俱到,缺少主次详略。基于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关键要在“融合”上下功夫。本文就结合人民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外交》一课的教学实例,谈谈进行核心素养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路径。
一、核心素养之间的有机融合
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之间是有机统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五大核心素养进行分层溶解、科学整合、有机融合,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核心素养培育“配方”。
1.分层溶解,在科学研判中调配核心素养
五大核心素养好比是富含学生成长营养的原材料,在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品格和能力之前,教师必须根据生情和学情对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分层溶解,以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面对是刚刚走进高中阶段的新生,尚缺乏一定综合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在对核心素养进行处理时,必须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标准,侧重于培育学生水平1、2层级的素养。
参照五个核心素养水平1、2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可以形成如下的核心素养具体培养目标(表1)。
2.主次分别,在综合平衡中融合核心素养
五大核心素养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1]同时,五大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又是有明显的主次之别,即历史解释是诸素养的核心,因此,教学中要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以时空观的贯穿为主线,通过史料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和理解,在理解和建构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见下面图示)。
以历史解释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具体到本课,其历史解释素养主要体现为通过相关历史史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从革命外交走向国家外交华丽转变的历史认识。要达成这一主旨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辅之以时空观念的融合,即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史事放入1949到1955年的短时空下,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这一时空下,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而放入中国近现代的中时空下,引导学生归纳、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前因后果;再放置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对峙的长时空下,引导学生探析新中国外交政策方针制定、调整的深层原因和深远影响,为历史解释素养培养提供必要前提。其次,要以唯物史观为统领,即在分析特点、变化趋势以及前因后果时,必须要坚持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结合特定历史环境具体分析外交发展、政策调整的因果关系。再次,要辅之以史料实证素养的渗透,即通过遴选适当的史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分析、探究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第四,要融入家国情怀素养。家国情怀是课堂生命力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基于本课,就是要在新中国外交曲折历程的勾勒中感受新中国领导人在逼仄的外交空间里开展外交活动的困难与无奈、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分层溶解与主次调和是实现核心素养内部有机融合的两个重要方面,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分层溶解是实现核心素养内部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主次调和则是实现核心素养内部融合的方式和途径。先溶解再调和,在层层递进中推进融合。
二、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通过分层溶解,针对学情调配核心素养,再结合核心素养内在关系,将核心素养进行立体整合、主次调和充分融合,初步“调制”适合学生需求的素养“套餐”,那么如何将这一份精心调制的素养“套餐”转化为学生的成长素養呢?这就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套餐”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度融合。
1.明暗交织,在交相呼应中将核心素养与教学主题相融合
一堂课要有一个明晰的主题。教学主题不仅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结合生情对所学知识点的梳理、凝练和高度概括,更是通过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因此,将核心素养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即在备课中铺设明暗两条主线,在明暗两条主线交错演进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并自然生成学生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例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史,因此,以时间的推移为主轴,新中国建交国家的变迁将是本课教学的明线。在这一明线的引领下,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的成果和重大外交活动,并通过不同时期新中国建交国家形势图的呈现渗透核心素养。可以截取1949年、1953年、1955年三个具体代表意义的时间节点,展现新中国的建交情况。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在“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指导下,我们主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外交关系(图1),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概述新中国的外交状况(时空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图4指导学生依据时代背景分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唯物史观);1953年左右,新中国外交较1950年相比(图2)几乎陷于停滞(时空观念),究其原因是什么?结合历史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史观),在新中国外交陷于逼仄的空间时,新中国领导人作出了哪些伟大的调整和转变,显示了共和国领导在逆境中思变,在思变中前行的魄力和勇气(家国情怀);50年代中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下,新中国外交又迎来了一个建交的小高潮,结合图3进行概括和认识(时空观念)。因此,通过特殊时间节点的抓取,借助空间上的外交变迁形势图,建立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纵向关联,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渗透其他核心素养,同时也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和“表面化”。
这是教学实践的明线,并在明线的铺设中将时空观、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素养核心素养部分融入其中,但是如何突出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解释,升华各核心素养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除了铺设新中国外交变迁的“明线”之后,还要有意识嵌入新中国从革命外交走向国家外交的“暗线”,在螺旋式推进、交相呼应中,将以历史解释为核心的素养“套餐”真正融入教学主题中。新中国外交教学的真正价值是让学生能形成对新中国外交发展规律、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这样的解释中感悟历史,感受历史的温情与深邃。从1949年的“一边倒”到1953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这背后其实是蕴含着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大国外交的一种认识、一种思维,更是体现了新中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的艰辛历程。因此,通过“暗线”的梳理,引导学生揭示出新中国领导人从革命外交走向国家外交的规律,将是本课的灵魂所在,更是对教学内容的升华。在这样的升华和理解中真正将核心素养培育其中,滋润其中。
2.问题引领,在情景创设中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核心素养除了要和教学主题相融合,还要与教学内容高度融合。如何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思维氛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为核心素养的融合营造活跃的思维空间。问题是思维的磁场,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在讲1949-1953年新中国外交历史时,我们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这一时期外交是“革命外交”这一历史解释,可以通过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问题1:依据图1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与中国建交国家的类型(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我们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依据材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通过直观地图的呈现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时序思维、空间思维和历史思维顿时被激活。此时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教师的引导,紧紧围绕“建交国家类型”、“外交方针”和“现实原因”几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素养的融合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核心素养的主体是人(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真正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核心素养的丰富“营养”物尽其用。如何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就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材料一:中共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其标准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所掌握的国家。
——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2]
材料二:(中国革命胜利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援助亚洲各被压迫民族中的共产党和人民,争取他们的解放,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少奇年谱(1898-1969)》[3]
问题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教材中关于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1949年-1953年这一时期我们的外交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这样历史解释的构建,历史解释素養的融合,不是直接交给学生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自己去辨识和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2就是立足符合高一学生认知水平的材料进行设问,引导正确读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再结合之前“了解”,逐步形成对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的认识和解释。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2]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