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回自然 育数学

2019-09-10 07:22马国毓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念创设目标

马国毓

教育部第八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如何做好准备、何为零起点的“零”成为探讨的重要话题。美国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中采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描述现代社会孩子缺乏与大自然联系。新《纲要》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尝试让数学教育回归自然,不仅仅局限于活动室和提供的材料,而是随时可以利用环境中的因素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本文以探究数学自然情境教育课程为例,阐述了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数学自然情境课程理念生成的背景

脑科学研究背景。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分析讲解,还是幼儿操作练习,调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情境教学直接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个过程中左右大脑交替协同工作,挖掘大脑潜在能量,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国家政策背景。二期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育提倡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来激发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实现教育目标。其实,大自然就是最真实的教育环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因素,比起刻意创设的环境、制作的教具,自然物的触感和形态更加丰富。自然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幼儿蕴藏的学习主动性,把幼儿带入自然情境中,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动机,在连续的情境中强化学习动機。

国外研究背景。一篇英译的文章中指出NET教学理念是教学生脱离结构化教学环境,使用自然环境中的材料来教授学习内容。但是,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和技能是很难在一开始就在自然环境中教学的,教师通常会采用创设情境、操作教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特设的情境中学习。因此,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与自然情境相融合才是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在明确了教育理念之后,我们成立了教研小组,通过理念渗入——课程生成——实践检验——理论提升的螺旋式研究过程生成一系列课程,再以团体带教的方式将教育理念植根于老师心中,鼓励教师自主研发课程,在不断研磨、实践过程中有效探索数学自然情境教育课程,科学地协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二、架构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课程

(一)以《指南》为核心思想,制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确定课程教育目标,才能有效架构课程,给教师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提供参考依据,使课程架构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指南》数学领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有三点: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指南》高度概括了学习总目标,并分层细化到了各年龄段目标。我们在课程总目标引领下,采用了纵向分解的方法,自上而下梳理出分解目标,从概括的总目标到具体、细化的具体活动目标,目标层级要清晰,以保证各年龄段目标的连续性。

(二)架构与目标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制定后,目标的实现就需要选择适宜的课程完成目标实施。数学课程相对比较独立,在课程的架构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纵向结构的连续性,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和连续性。针对数学活动如何走进大自然实施教学,从三个方面来探索有效的路径。

1.明确目标,选择适宜内容。第一轮研讨,结合《指南要求》,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了感知数与数量关系,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生成了三个不同层级目标下的课程(见表1)。

2.选定区域,完成教育目标。自然环境中的活教具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教师要根据需要,选择广度、宽度适宜的学习区域,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第二轮磨课过程中,选择了相对独立的内容,将幼儿带入自然情境中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探究的乐趣不再属于少数能力强的幼儿,而是属于每一个小朋友(见表2)。

3.设计适宜路线。自然环境中,物体都是分散的,因此,目的明确地设计一条路程最短,相对集中的合理化路线,避免重复、回绕,减少幼儿“东奔西跑”造成时间损耗,避免幼儿过于分散教师难以引导下一环节等问题(见表3)。

经过三轮的选课、观课、磨课,老师对自然情境教学理念已内化于心,搭建出了课程的基本架构,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内驱力推动下持续关注幼儿行为动向及兴趣点,寻找时代发展隐含的教育因素,不断生成与时俱进的情境教育课程。

三、探究、反思中提升整合能力

经过三个阶段的持续探究与研磨,不断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因素,生成情境教育课程,在反思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主线,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需要注意的几点供参考。

(一)转变教育契机,促进数学学习

情境创设意在自然环境中引发幼儿内在探究与思考动机、拓展思维、激发创造力。以自然背景为素材的情境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在自然情境中完成,例如,“几何图形”的教学在自然情境中就很牵强,又何须强加一个“情境”呢?

(二)情境与情景相辅相成,提升数学教育价值

融合自然情境与情景创设教学为一体,前者包容量较大,内涵更丰富,常常处于动态,具有过程性,而后者仅仅是问题的一个背景素材,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是有鲜明的目标指向,能融数学教与学为一体,具有数学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并使数学教学“活起来”的立体教育。

(三)理念迁移,促进课程发展

数学情境教育的探索过程为其它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育环境应是多样化的、丰富的,在教学中运用得当,有利于幼儿的知识迁移和融会贯通,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将教师从大量制作教具中解放出来,让教育成为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自然课程。在理念迁移过程中,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课程如何以自然作载体,构建课程体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值得研究。

猜你喜欢
理念创设目标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用心处事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