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激探究 助成长

2019-09-10 07:22车玉晶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9期
关键词:液体尝试儿童

车玉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学前教育宣传月“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指导、细化了我们的教育工作与实践,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幼儿的科学活动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成人的支持和引导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如何在《指南》“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引领下师幼多维度的成长?我们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一、培养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幼儿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丰富多彩的探究内容

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我们注重选择知识性强的内容,教孩子过多的科学知识,急于完成教育内容。幼儿只是文字上的收获者,是短期的受益者,缺失的是受益终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指南》中详细的描述各年龄段活动目标,以及细化而易于操作的教学建议,引领我进行思考、实践、反思。我重新开展中班:《纸的世界》探究活动,取得了不同的活动效果。见图表1:《纸的世界》活动登记表。

图表1:《纸的世界》活动登记表

(二)温馨和谐的探究空间

蒙台梭利教育指出“儿童是个探索者,需依赖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唯有透过开放的环境,才能将真正内在的潜能开发出来。”因此,日常生活、区角活动、主题墙、社会资源等潜移默化地吸引孩子,晕染童心,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案例一:在开展大班《风》的活动中,我们来到户外寻找风,孩子们快乐地跑着、跳着,有的孩子说:风在摸我的脸、风在唱歌、风在跳舞……孩子们发现风在我们身边,活动中豆豆小朋友说:“老师,我们把风带回教室吧!”师:“好呀,怎么带回教室呢?”我没有急于给予答案和方法,而是让幼儿探索。这时幼儿开始想办法,有的孩子用手抓、用嘴巴含、用衣服装,还有的孩子回教室拿瓶子、袋子等,活动中支持和鼓励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积极动手、动脑,保证每位幼儿真正参与活动,支持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去寻找、去收获。

(三)持续发展的支持引导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做中学”的过程,很多活动只有在反复操作中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和变化。我们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引导支持所有的孩子大胆参与。例如:能力相对弱的孩子、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必为探究失败而战战兢兢,不敢动手,孩子只要参与就是成长,只要动手就有收获;让能力强的孩子在完成第一次尝试后,大胆地开始第二次、第三次尝试,尝试不同的方法,添加不同的因素,让每次探究都闪烁智慧和创造的光芒。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探究中我们快乐成长

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活教育”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运用到幼儿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主动学习探索,反复尝试操作中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感受探索的喜悦。

(一)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儿童主动的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作用”除了直接的教之外,还可以通过中介来开展,教师把教育意图化为自由开放有目的的探究材料,让幼儿更充分地汲取外部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每次活动开始时让孩子自由讨论,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活动中主动尝试探索内容,跟随幼儿的成长步调,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认知速度主动地进行探究、玩耍,通过摆弄、操作、记录等方式生成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与幼儿原有水平之间成为一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二:在大班《制作泡泡水》的活动中,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次尝试,周心怡小朋友第一次:水+两勺洗涤用品,结果没成功;第二次:水+洗涤用品+一勺胶水,结果还没成功;第三次:水+两勺洗涤用品+一勺胶水+一勺糖,结果成功,孩子用表情图记录操作结果,活动中的孩子们在主动地进行记录、思考、观察、尝试直至制作出自己满意的泡泡水。主动的操作、快乐的体验、成功的兴奋。

图表2:幼儿操作记录表

(二)幼儿创造性的建构

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事物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各项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起点。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从这一意义上讲,探究活动为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案例三:《不同的液体》活动中,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尝试寻找液体的特征,幼儿摇晃着装有不同液体的瓶子,用小棒搅动,不断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各种液体的颜色、味道等。还发现液体流动速度不同:水流动得快;蜂蜜流动得慢;把纸上的水端平流得慢;把纸斜着放,纸上的水流得快等,并生成第二次活动内容:哪种液体流得快。

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局限、受约束的状态,应让幼儿创造性地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等的相互作用、交互作用,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发展。

(三)幼儿社会性的提升

在探究活动中幼儿产生的师幼合作、幼幼合作等的合作行为,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拓宽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互动的渠道,以及活动中的帮助、求助、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求助、索取等行为,都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同时,活动中的规则也有利于幼儿学习自律、尊重他人、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比如:在“大树的变化”活动中,提醒幼儿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争当环保小卫士等,随着人物活动、人际关系的增加,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探究活动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支持引导合作于幼儿,让他们在反复探索中共同学习、进步、成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在发展探究能力的同时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液体尝试儿童
液体小“桥”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层层叠叠的液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尝试
尝试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