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善导,打开策略单元的“预测” 大门

2019-09-10 07:22贾素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老屋预测文本

贾素平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创设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策略单元”,即将有同质特点的文本统整在一个单元中,便于学生在感知理解、赏析评价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将“学会预测”作为一种核心训练策略,究竟如何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设计有效话题,借助“问”的方式打开“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大门。笔者提出要据理而问,立足文本预测;以据而问,激活旧知预测;致用而问,读写结合预测,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据理而问,立足文本预测

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的目的和方式与其他单元不同,第四单元的篇章页中明确提出:“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为了保证预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这一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都无须预习,教师可以从单元中选择一篇范文组织学生精读,依托原始的认知经验,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

1.紧扣外显线索预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不仅可以展现主要内容,还可以解释核心主旨,是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揣摩文本意蕴的窗口。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依托文本内容精心选编的,在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也成为学生窥探文本的重要内容。预测单元就需要紧扣这些文本之外的内容,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

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在揭示课题之后,教师紧扣话题组织学生有理有据地预测:读了课题你聚焦了哪个词语?学生纷纷从“老屋”想到了年代久远、破烂不堪的房子;从“总也倒不了”想到了老屋有着神奇的魔力,可能会在倒下时就被别人扶起……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插图,从杂草丛生和老屋满脸皱纹的面容来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老屋的特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形成初步的感知。

这种基于标题内容的猜想式阅读可以有效历练学生快速检索、聚焦关键词语的能力,对于后续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厘清内隐线索预测

对阅读过程进行猜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想象力,促发学生在预测想象中快速走进文本,积极落实学生的自主朗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表达方式奇崛、故事结构反复,对准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紧扣关键的情节设计研讨话题。

首先,老屋会倒吗?这次可能是谁来请求帮忙?为什么?在阅读了小猫、老母鸡请求帮忙的相似情节之后,依照上述话题来猜想第三个请求帮忙的人。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尤其是最后的结果究竟是继续选择帮忙,还是会出现其他变故,在学生交流分享、辩论后,教师逐步揭开面纱,学生与自己的猜测形成比照,原来小蜘蛛一直都没有吃饱,还给老屋一直讲述故事,使得老屋一直都站立在那里。这是一种怎样令人期待的阅读过程啊!

这样的结果可能很多学生都不会猜到,为此教师就可以相机设计合作研究的话题:为什么故事的结尾与我们的猜测完全不同呢?其实,这种结果在课文描述中已经留下了一些隐藏的线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新回到课文中寻找。预测结果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阅读时对文本细节的掌握以及其判断过程中的推理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某一具体的话题再细读文本,寻找线索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如三个动物先后以这样的方式出场:“一个小小的声音”“一个小小的声音”“一个小极了的声音”……时间的推移也依循着“再过一个晚上”“再过二十一天”“再站一会儿”呈现。

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就越发关注文本的细节,这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精准把握文本、提升预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据而问,激活旧知预测

1.依托阅读基础预测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积淀了初步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鼓励学生依托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紧扣内容学会解释、聚焦旁批、呈现答案。教师对预测话题的设计就应该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

有的学生根据主人“老屋”联想到安徒生的童话《老房子》,可以引导学生相机预测这篇课文中的“老屋”里是否也会住着一位老人。有的学生从反复性结构中联想到《猴子种果树》,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了前面两个事例发现了文本的反复性结构之后,引导学生从结构视角出发,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有的学生从本单元《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长胡子上沾了果酱,就会联想到《神奇的果酱》中的情节,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猜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否还可能会继续长长。

学生的阅读活动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自身的原始经验积累,与当下的阅读形成碰撞与体验,为学生的实践猜测奠定基础。

2.借助生活经验预测

学生进入课堂时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这些经验对预测文本内容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学生读到“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时,教师就着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追问、猜测。如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横在线上,甚至横跨整个马路,会不会给行人造成诸多不便;有些学生会联想到这些胡子会不会被来往的车辆给压断,或者被谁踩在脚下,那样胡萝卜先生就会被牵绊着不能前行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借助话题的引领,激活了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阅读的文本进行理解和预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预测结果,并相机交流自己预测的证据,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拉近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致用而问,读写结合预测

1.提供句式,指向口头表达

预测所需要的思维一般来说,既需要内在思维能力的介入,同时又需要引导学生紧扣口头表达展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进行预测,并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句式进行引导,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当学生读到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就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很多学生都会猜测到可能老屋会觉得不耐烦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总是被别人打扰,老屋的态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读到小鸡们要离开老屋时,学生也相机猜到又会有人要来了;当小蜘蛛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学生猜测到老屋会有怎样的表现。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时,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我读到……,就猜测到……,因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内在思维的结果,同时利用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相机历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关注细节,指向书面表达

统编本教材中的策略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认知有着较大的区别:编者在单元中安排一篇精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预测学习,另外两篇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在掌握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巩固性练习,然后在利用后续的交流平台对学生形成的策略进行梳理、内化与升华,最后的习作平台借助于三幅图以及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尝试续写故事结局,其整体性目标非常明确:即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预测策略进行实践运用。

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幅图的观察入手,说一说图上都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并以此引导学生在聚焦人物、地点和事件中提炼出核心信息,相机引导学生从教材旁边的小泡泡中联系自己生活中过生日的场景,猜想图中人物过生日的画面。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将原本抽象的事物不断生活化、具体化,从而为后续的续写故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对教材中前面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想、证实,让学生学会关注文本的细节,而对于当下观察的图片就可以在紧扣细节中走进图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话可写,达成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个好的话题是激发学生内在思维的金钥匙,是牵引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解读文本,把握教材中的目标,珍视童真趣味,就一定可以引导學生围绕着话题开展合作学习,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老屋预测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不倒的老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老屋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